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点心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小吃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盧大方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江南 小吃 点心 扬州 花色小笼

    小吃之与宴会,性质和风味截然不同。小吃自有一种特殊情趣,不像宴会那样严肃,因是一般人,对于各种不同方式的小吃,莫不心向往之。笔者这里所指的小吃,也并非指几个朋友上酒馆的小酌,因小酌往往也有冷盘和热炒,而小吃则属于另食点心的一类,如过去上海的城隍庙,每逢例假,广集人群,虽然游客旨在「轧开猛」,但那里的各种小吃设备,也是对游客的唯一诱惑。至今我人相隔万里外,偶然想起那边的鱿鱼、「糖藕粥」、「糟田螺」「南翔小笼」,和油面筋百叶等等,依然会食指大动,且更会憧憬

  • 文章故鄕憶往——拱北樓滄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3期  作者:仇蘭華  出版时间:1980-11-20
    关键字: 故乡 回忆 拱北楼 清朝 点心

    拱北楼也是无锡一家最有名的点心店,位于老北门外游衖内,历史悠久,创设于逊淸光緖年间,迨民国二十年后,由邑人周荫庭,荫伯兄弟经营。供应食品,以早餐面点、豆砂、甜菜、鲜肉、蟹粉馒头(即包子)等为主,面点的浇头尤为出色,有脆鳝、软鳝、排骨、燻鱼,焖肉、虾仁、粉蒸肉、卤汁肉,素什锦等,一应俱全。该店为三楼建筑,一楼为作业场所,烹调面浇,做馒头、煮面等都在此处。二楼为食堂,每日高朋满座,近悦远来。三楼设雅座,因四面皆窗,在夏季凉快无比,此地的顾客,比较都是邑中

  • 文章《民初景色》无锡面馆点心店的厚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3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民初景色》 面馆 点心 厚道

    文。面条楼下价:阳春面五十文。大肉面、鳝鱼燻鱼,有浇头者均一百文。而楼上用金边白磁碗,乌木筷国牌櫈,雅座则加倍,肉包子则同价。无锡出名的面点店,一家是城内崇安寺寺门口,已忘其名,一家是北门外沿城河拱北楼这两家离我家不远。如父亲回锡,必然带我兄妹同去『吃点心』。随着年岁渐长,至十一、二岁时就观察出面点营业状况,表现出无锡人独特的人情味,与暗暗中的厚道处:一、各家面店都是楼上贵,楼下廉,不同价。二、门巿开笼肉包中猪油白糖水晶螺丝包,上门来孩童优先获得,客人如要

  • 文章怀念家乡的几种点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5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8-07-20
    关键字: 苏绍文 刘传来 点心 风土习俗

    鸡、淸炒虾仁;聚丰园的鱼和虾;南门外菜馆的筒肠;喜福里的蟹粉。这几家的名菜,谅五十岁以上的同鄕都知道。前些日子,过域平鄕长请同鄕吃饭,还介绍日月潭涵碧楼的同鄕烧的肉骨头,才有无锡三凤桥愼余熟肉店的肉骨头味道。至于无锡的「吃」、在各报章杂志及本刊已屡有记载,无用笔者再行喋喋,现在想来谈谈想吃而吃不到的几样点心罢。在台北市的吃,可说已集全国之大成,南腔北调,确也不少,但蟹壳黄、糖芋奶、烤山芋、白糖甜粥、油豆腐线粉、大小馄饨、热方糕、豆腐花……总及不上我们家鄕

  • 文章金剛肚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4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2-08-20
    关键字: 金刚肚脐 小点心 佛寺 惠山油酥

    我邑著名特产惠山油酥,以「金刚肚脐」的别名著名于世,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小点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小点心,是元朝与明朝之间惠山许多佛寺制作出来,供朝山进香游客食用的素食,淸代惠山寺住持惠性法师特别为它取了一个「金刚肚脐」的名称,从此广传四方,沿袭至今。这种油酥,模样很像围棋子,以桃肉、靑梅干、糖瓜条、桔皮、糖、素油等多种原料作馅,用面粉与芝蔴作皮,由于用料精细,具有香甜、酥、松的风味,油而不腻,飮誉江南,称为羣酥之冠。

  • 文章閒話維揚早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2期  作者:李漢昌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扬州茶馆 早点 干丝 点心 面条 包子 蒸饺 烧麦

    扬州茶舘主要是供应早点。因取取材讲究,烹制技术高妙,早已驰誉全国。当顾客入座泡茶之后,早点的供应,便开始分干丝、点心、和面条等三道,逐次向顾客陈送。干丝,是早点中的第一道。干丝有汤煮和干拌。干丝的制作,宜以未提过豆皮的原汁豆浆,先制成大块豆乾,再由厨师精工切成细长均匀的干丝,才能达到其他应有的标准。茶舘中的干丝,便是依照这种标准所特制。故其品质柔润有筋,当厨师取用时,因那些干丝预先大批备浸水中,为挤掉干丝上的水,便随手狠狠一抓,但无论怎样用力,都不会

  • 文章鱼米之乡—宝应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朱啟清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宝应 茶馆 点心 家乡小吃

    的地方,还请诸鄕亲多多指敎!茶馆:有萧家园的欣上草堂、朱家巷的×草堂(老板周师傅)、张仙庙前的淸眞敎门老恒兴、鱼市口的张聚贤、郭家巷的禺园。早上三五知己,一碗煑干丝、两笼点心、或者来几样炒菜、四两高梁、最后再来个锅面,包你到中午两点还不想吃午饭,笔者时常下午五时许与家兄启辉到老恒兴,一人一碗片而汤、一盆折四件当晚茶(我们家鄕晚间九时才用晚饭)。点心:一般点心除烧饼油条外有油饺(里面包菜)、油堆(糖和油面)、油扁担(发面蒸熟后再油炸)、椒塩大饼,茶馆内有小笼包饺

  • 文章启东食饼印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建平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桂花印糕 家乡小吃 家乡点心

    带着桂花芳香,是最令人怀念的家鄕点心

  • 文章揚州憶談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7期  作者:戴問梅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扬州风景 唐诗描绘 绿杨村 扬州点心

    味。千层油糕,为猪油白糖制之,上有红查糕丝,红绿相映成趣,极尽色香味之三美。拌干丝为细切之刀工,和以生姜丝,虾米,小磨麻油,四美酱油,极为可口,扬州点心有四十余种之多,不胜枚举,与广州点心齐名于世。笔者并非老饕,此不过据实陈述,今台湾虽有,实无法与之比拟。此情此景,如登临仙境。倚栏旁眺,则小船往来,上有白色布蓬,内有木凳、籐椅、小木桌;又有靑年船娘为之撑船。或则啜茗下棋,或则引歌高唱,或则饮酒吟诗,淸风徐来,心旷神怡,人生一快乐之事也。

  • 文章忆扬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7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69-02-10
    关键字:点心 磨年粉 千层油糕 童年回忆

    三十三、蒸点心与磨年米粉五十八年的新年已过了一个多月了,但我们的意识中仍然觉得没有过年,虽然旧历年已早改名为“春节”,但实际上大家仍然要过旧历年,可见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个习俗,根深蒂固,永不改变。谈到过年,大家小户,都是忙穿忙吃。可是台湾已走向工业化的社会。即使一个人赤身露体,只要有钱,要穿什么有什么,立刻可以衣冠楚楚;没有人再在家里做新衣、绣花鞋了。至于吃吧,在我们家鄕过了“五天年”才开市,但在台湾年初二即有猪肉、鱼、虾卖了。加之台湾是亚热带的天气,你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