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鱼圆鱼糕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難得嚐到家鄉味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童綺遠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慈湖谒陵 宗亲访问 长汀豆干 种类做法 鱿鱼馔猪肉 生馔满 团结乡亲

    雅士各持一块,或漫思细酌,频添了如许诗情画意,其乐融融!本年农历重阳节之前二日——国历十月四日由同鄕会常务理事钟诚大律师,在杭州南路中美餐厅主办之敬老餐会中,分由理监事廖永淸、修麟章二位鄕长所提供而亲临监厨烹饪之鱼圆、鱿馔猪肉及生馔满(肉丸),三种珍馐,食之余味犹香。笔者北返后,食髓知味,馋不厌精,抽暇造访郑启英等鄕长,讨敎上菜制作烹饪方法,故不揣陋,兹为餮饕者介,并以记之。鱼圆(丸):(或称鱼糕),用新鲜豆腐一桌(板),绿豆粉廿二两,(纯太白粉或纯

  • 文章常熟點心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1995-05-01
    关键字: 爆鱼面 汤圆 和点 梅花糕 故乡之旅

    塘桥头松盛去买,松盛的松、糖香松,经嚼不黏,一斤四元,九月底尙是三元一斤。另外尙有八角一段的黄脏出卖,那种外包糯米粉的豆沙甜品,洒以松花黄粉,不知尙有印象否,这生疏的名称,现在的黄粉似已非松花粉了。下午酒酿子上市,经过店门,不但酒香扑鼻,阵阵桂花味也会招揽入座一尝。醋库桥上有「焕」摊头,豆腐脑,「焕」字写不出,且以音充数。豆腐脑装在陶坛内,以之保温,铜瓢舀出,木炭小炉炖热的酱油浇上,再散上虾皮紫菜屑、淋上两滴麻油,乘热上口,油香玉嫩,其味津津,一碗

  • 文章江浙春節食俗口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2期  作者:賀錫翔 出版时间:2000-03-10
    关键字: 年夜饭 口彩 年糕 元宝 烤麸 脱苦菜 新年汤圆 新年羹饭

    谐音的发菜,象征著升和发、如吉祥如意的发芽豆和黄豆芽,以及表示「吃剩有余」的。年初一早晨,上海人第一顿饭大都吃年。这种吃年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清。古代把看作为一种瑞兆,且字读起来和「高」字谐音,吃了年,有生活水平年年升高的意思,确是吉祥如意的口彩。过去上海人在年初一吃年,切成片丁后,或与糯米子相配,或和长长的面条同煮而食,取意「高升」、「团」和「长命百岁」等口彩。初四旧俗是接财神爷之日。这天上海人喜欢用穿丝绳、贴红纸的活鲤作为接财神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