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年糕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农历腊月蒸年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8期  作者:莊政榮  出版时间:2007-02-20
    关键字: 年俗 蒸年糕 年糕寓意 传统民俗

    过新年,吃年糕,是无锡人喜迎新春佳节传统风俗,而在农历腊月蒸年糕则又是乡下农户们盛行的民风习俗。蒸年糕,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里尚为盛行。吃过「腊八粥」之后,农户们喜气洋洋准备忙过年的首要事情就是蒸年糕了。五〇年的隆冬,在小学读二年级的我刚放寒假,就被太湖边西站的寄娘接去渡寒假过新年。从南方泉镇至西站头的七、八华里路程,一路上遇到不少与寄娘熟识的村妇,她们见面头一句话就问:「今年收成好勿好,要蒸多少米年糕?」看来,蒸年糕确实是农家们辞旧迎新过大年

  • 文章歳朝憶無錫故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吉人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无锡 守岁 炮竹 财神 年糕

    故鄕岁朝,每家人家的厅堂上或客厅里的花瓶,是那麽的古色古香,红的天竹子,黄的腊梅花,喷着微微的幽香,守岁烛熊熊的光芒,把厅堂或客厅渲染得格外富丽堂皇。守岁人一夜没睡,浓重的鼾声,显得很疲倦;起身得最早的是孩子们,从帽子到鞋子,一身都是换得簇新,他(她)们认为今天是最快乐的一天。乒乓乒乓的砲竹声音,使人听得很淸脆愉快。掉狮子的来了,铛铛铛,铛铛铛,跳,踪,闪,扑,掉得那麽吃力,代价仅仅给他们每人一片薄薄的年糕。网船上的说好话佬来了,声调柔和,好像在敎堂里唱

  • 文章漫谈家鄕的年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1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9-01-20
    关键字: 上海年糕 倪云林 家乡 台湾年糕 糖元宝

    流栖宝岛,忽焉卅载,每逢农历过年,对家鄕的景象,思念殊深,尤其对过年时所吃的糖年糕,思之更为殷切。在台湾市上,食品店中虽然也有苏式的上海年糕可买、但外观虽然很美,可是蒸煮后,即面目全非,变成一团烂糊浆,吃在口中,叫人啼笑皆非,只好自骗自的聊慰思鄕之情罢了。苏式年糕在台湾叫上海年糕,考其发源地,就是在我们无锡故鄕梅里地区,当元末在过年时期,流寇饥民、四出抢掠粮食,遂由居住在梅里的先贤大画家倪云林发明,敎鄕人把米制成像砖块的年糕,砌成墙壁,以隐瞒流寇饥民

  • 文章續鄕先賢倪雲林軼事二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2-09-20
    关键字: 倪云林 元代画家 名贤轶事 苏氏年糕 蒸制年糕

    故在立卖田文书的开首一句,就写了「这下脚耕种」四个字,因为你下脚走下田里去,所以你就要耕种下去,将田卖给你了。这是在锡东的鄕间,大家都知道这不成文习惯法「下脚耕种」四个字的来历。苏式年糕的发明人我们在大陆时,到了年底,家家户户,不论穷富,多要蒸制年糕过年,这种长方形如一块砖头的年糕、在上海一带的人,多称他为苏式年糕,因为这种形状的年糕,祗有我们无锡,苏州的城区及邻接无锡地区的鄕鎭才做,其他地区就不做这种长方砖形的年糕,又因苏州在明淸二代,是省会大都市,比较

  • 文章古豐美食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閻旭揚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烧羊肉 年糕 蒲菜 麦膏

    幼年曾睡过蒲棒做的蒲绒枕头,故而一见便知。二、麦膏(土音叫「沫哥」)我县县城内北关东家后,名中医邵世芬家附近,有个买「沫哥」的,天冷后,每天下午一、两点钟,才挑出来沿街叫卖。看来极似台湾的「米膏梅」,西安市的莲子稀饭,仅其中的加添物略有不同而已。我们家鄕的「沫哥」,似较外地更为美味,内有:「碎红枣」,「栗子片」,「莲子」,「白果仁」,「百合」,「红豆」,「白江豆」等物,用红糖糯米煮成。民国廿年前后,每碗仅铜元五枚(一分),可谓物美价廉。三、年糕、糖糕北门内路

  • 文章年俗:話得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陶一峯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话得好 歌词 年糕 水上人家

    —得好!走过米行到糟坊,糟坊招牌挂得高——得好!大缸小坛堆满仓,香闻百里把名扬——得好!刚在糟坊领了赏,转身又到绸缎庄——得好!苏缎杭绸香云纱,货眞价实生意忙——得好!不分商店住户,唱完一家又一家,主人只要在她们竹篮里分放一块小年糕就行;年糕还不能太大,因为她们年纪小,太多了挑不动。话又得说囘来,别看她们都是娇滴滴的大姑娘小妹妹,唱小曲的本领可一点也不含糊。街坊上只要有人邀请,她们便会很大方地唱一只完整的小曲,让大家饱饱耳福。如:四季花开、打牙牌、十二月探妹

  • 文章江南的年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陳永春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江南年俗 灶王爷 年糕 接祖 新年乡思

    提,光就吃的可就忙着:炒炒米、炒花生、炒蚕豆、炒大谷泡(即玉米,用沙炒爆成泡花状。)磨芝麻粉、蒸年糕、蒸糯米粑,做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菓。大人们忙个不亦乐乎,孩子们绕在大人膝下团团转,吃着这样,望着那样,嘴里吃得不歇。虽然孩子们缠绕的挡手绊脚的支使不开,可是心里却都乐孜孜地,不再恶声恶语地随意叫骂,声音也变得柔和多了;过年了,对孩子们管敎也松和得多了,自己也顾忌点儿。廿四过小年。在过小年的前几天,选了个晴朗的吉日,全家人总动员,施行大扫除,衣服、被褥、家具澈

  • 文章煮婦隨筆 談糰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3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5-09-30
    关键字: 煮妇 随笔 过年 年糕 萝卜丝

    约有五十个,一人能吃下一笼。过年时除了做年糕,还要做几种团子,不包馅的一种小汤园是「斋灶」(祭灶神)用的,稍大一点如元宵是「谢宅」(祭宅神)用的。一种其大如福碗(鄕下人的饭碗口径约十五公分)的,那是储存起来可以吃到清明时节的。储存的方法是下雪时把雪盛在七石缸里,化水后把团子泡在水中,用保温的草屯盖盖好,放几个月不会坏的。包馅的那种是现吃的,每天早餐都有它,新年里客人来,都是鸡子索粉作点心,碗里也可以加团子、肉圆、鸡块等。团子的馅都是用萝卜丝、猪肉加猪油渣。粉

  • 文章腳踏糕:踩出來的年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9期  出版时间:2015-01-25
    关键字: 脚踏糕 年味 年糕 典故

    又是一年糕香时脚踏糕,也叫年糕,因制作时需要用脚踩,故得此名。按常武地区的风俗习惯,每当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做脚踏糕、吃脚踏糕。春节前的三五天内,还要用此祭祀祖先,民间就叫「过年」。在本地老百姓心目中,这沉甸甸的一方脚踏糕不仅是美,食还蕴含着深厚的飮食文化内涵。「糕」谐音「高」,过年吃年糕被赋予「年年高」、「一年高一年」等吉祥之意,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这段时间,是郑陆鎭三皇庙的清浩粮油店一年里最忙的时节,六十五岁的店主李清浩一家

  • 文章新年囘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期  作者:莊育民  出版时间:1970-02-15
    关键字: 铜钱 铜板 纸尺 年糕 掉苍龙

    它为年猪(过年祀神之用)。中型之家是两只,一只叫陪年猪。富有之家,是在正月就买进的,养得又肥又大,称为周年猪,以表示他们富有。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叫腊八,要吃腊八粥。过了腊八,就准备着磨年粉、做年糕,糕是扁方形,长尺许,有甜的、不甜的、红白夹花的、此外有大团六个,每个重量一斤多,同样大的有六个元寳,以及寿桃、鸡、鸭、松子、聚寳盆,无非是在新年讨好口彩。此外菜肉的萝卜丝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做年糕必定在腊月二十三日之前。神话传说是腊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向玉帝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