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美食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佳餚一片 齒頰留香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故乡美食

    淺談濱海香腸一片切得薄如蟬翼的香腸映入眼簾,首先引起食慾的,是那樣紅白搭配相宜,美豔奪目的顏色,如一朵待開的花苞,引得人們饞涎欲滴,放進口中細嚼細品、更有一種實在捨不得下嚥的情趣。或下酒或品茶都有一種妙不可言的快感;這就是濱海香腸的特色。難怪那些美食者們總結的那樣:「佳餚一片,齒頰留香。」也還有人說:「細嚼細品,齒縫無渣。」就此,首先談談濱海香腸的選料和配料。選料第一要素是豬肉。一般豬齡在十個月以上的閹豬。瘦肉選用里脊,少部分選用後腿,前夾肉雖嫩,筋筋絆...

  • 文章南門豆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1期  作者:陳君義  出版时间:2004-11-20
    关键字: 无锡 南门 豆腐 故乡美食

    無錫南門的豆腐,在無錫的歷史上是有點小名氣的。製作豆腐的歷史,至少在五百年以上。早在明代就流傳著「南門豆腐北門蝦」的民謠。民國三十八年前,無錫南門地段的豆製品加工作坊,大約有三四十家,大都是農村的家庭副業,或者是能夠吃苦耐勞的小業主。因為做豆腐這個行業,是一項苦差使,古代諺語中已經提到:「世上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有些豆腐作坊,是數百年代代相傳、沿革至今。這些祖傳的製作人,技藝精細,選豆講究,在浸漬、磨漿、蒸煮、點化上,自有一套獨特的技藝。豆漿一...

  • 文章故鄉之食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作者:時霖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故乡美食 虾皮豆渣 蒸馒头鱼 油炸银鱼

    大多數人離鄕背井,一過中年以上,都要眷念故土,囘憶童年往事,包括髫齡時期慈母身邊飮食,所以年來很多報章雜誌,經常刊出有關故鄕之食文字,除了對桑梓家鄕口味表示依戀之情,還有弘揚食道推廣我國烹調術的意思,筆者最近獲讀「浦東」創刊號,正有童年憶往與家鄕食譜諸欄,爰提筆將幼年時在家鄕金山縣沿海地區民間日常享有的幾種他鄕罕有菜餚,介紹如下:蝦皮豆渣豆渣之爲物,盡人皆知是製作豆漿豆腐的剩餘廢物,一般人常棄之若敝屣,或以餵豬,實際其營養價値極高,不獨不在豆腐之下,且含...

  • 文章浦東食譜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作者:夏兆祥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故乡美食 扣三丝 蟹腐皮 往事追忆

    蟹腐皮在南起閘港北至王家渡這段黃浦灘上,每年春季,約在淸明前後,大槪僅有三四個星期的時間,每逢落潮時就有成千上萬的蝨蟹,逆着潮頭向灘上爬,由網船捉來出售,蝨蟹與大閘蟹的形狀一樣,就是特別小、大的像現在五角輔幣,可能是因小取名。將蝨蟹攪爛,包在布裏擠其汁,棄其渣壳,拌鷄蛋調匀,用文(小)火攤成蛋皮,就叫蟹腐皮,我所知的只有兩種吃法,一是切絲拌醋下酒,一是下麵,尤其是麵湯,有一股特別淸香的味道,無法形容眞是「打耳光不肯放」,因爲出產的面積小時間短,所以能領略...

  • 文章南京豆腐乳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1期  作者:呂青 出版时间:1979-05-10
    关键字: 南京豆腐乳 南捕厅酱园 豆腐乳 故乡美食

    提起南京府西街南捕廳,住在南京的人,不論老少,沒有不曉得的,不是那條街有香火鼎盛的「城隍廟」;也不是那條街有精英薈萃人才輩出的「市立第一中學」;而是因爲南捕廳醬園出品的豆腐乳,入口卽化,鮮美無比,嚐過一次,舌底湧香,永難忘懷。抗戰以前,我們這羣「豆蔻年華不識愁」的孩子們,下課後常常三五成羣,凑集十幾個銅板,跑到南捕廳,衝着夥計一聲「嗨」!他就熟練地用大筍籜摺個方篋,裝塊兩寸見方紅艶艶的豆腐乳給我們,加上兩匙小磨蔴油,再到對面買幾個剛出爐的酥燒餅,坐下來,...

  • 文章故鄉雜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徐錦明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故乡美食 制作方法 山川景物

    下山澗海州城,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向海,白虎山,錦屏山、孔望山,由西而東形成海州城南半環狀的屏障,夏季東南季風爲山勢所阻,不能吹達城廂盆地,所以氣候特別燥熱。自東北海面吹向內陸的潮濕雲層,又爲山嶺滯留,常常在山北麓形成沛然大雨俗稱過山龍。在山雨欲來之際,錦屛山整個隱沒在雲霧裡。我們在城內可以淸楚的觀賞到難得一見之奇景,但見濃雲密霧呑噬了整個大山,宛如萬頃波濤,洶湧澎湃。在翻騰滾沸的雲霧裡,出現了一葉扁舟,若隱若現地鼓浪前進,所謂怒海孤舟掙扎求生的情...

  • 文章吃魚在江南(上)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孟梓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吃鱼 草鱼 鲢鱼 鲤鱼 刀鱼 鲭鱼 故乡美食

    古代的三江口,江南地區素稱爲魚米之鄕的太湖流域地區;北邊濱靠着長江,南面橫列着太湖、澱山湖等湖泊,在這地區中間,像晨星似列佈着許多許多的湖泊沼澤,而江河塘濱,則又是像蜘蛛網似的,密佈而且四通八達。早年在交通方面,車馬遠不及舟楫方便;鄕村農家的房屋,都靠着河水建築的,所以人們的出入,多是用小船代步。那裏的水,除長江裏面的,是帶點微赭黃色外,都是澄淸無比。出產的魚蝦,豐富鮮美;當年家中飯菜,魚蝦螃蟹,每餐皆備,現在囘想起來,猶覺垂涎。還有,像臺灣地區,魚產亦...

  • 文章回鄕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6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故乡面貌 故友相聚 故乡美食 博物馆

    十月天氣,秋高氣爽,是旅遊的好季節,過去幾年,每逢這個季節,我終要安排去國外遨遊,廣開眼界,近年來,因種種不遂意的事情纏身,減少了興緻,今年因事,於十月五日搭機回滬,廿一日返台,回鄉期間,看到、聽到、想到的隨筆記述於下:春申外貌 脫胎換骨闊別三年的上海灘,在外貌上不啻脫胎換骨,高樓大廈,到處可見,尤其徐匯區,聳起了密密的大樓,層數都超過廿層以上,而且還在建造中,鷹架與起重機,隨處可見,舉目皆是工地,這些建物,可以預見的將來,又是一幅嶄新的畫面,變動之快,...

  • 文章宜興膩蟹糊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8期  作者:蒙正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宜兴腻蟹糊 故乡美食 螃蟹之鲜美 太湖之滨

    故鄕宜興,位居太湖濱,深秋持螯對菊,螃蟹之鮮美,比起名聞遐爾的洋澄湖,毫不遜色。九月尖、十月團,在大陸,現在已是近尾聲,因爲十一月裏已買不到一斤重的對蟹了,連一隻四兩重的也少見,有的只是小蟹,蒸熟了上桌,剝起來費事,挑不出多少肉,誰也不耐煩去吃牠。不過,小蟹可以做一道名菜膩蟹糊。說實在的,一般海蟹肉粗,怎比得上長江內湖的蟹肉細緻,旣嫩且鮮,所以做出來的膩蟹糊也特別鮮美。這時候市場上賣的蟹都只有二、三兩重,價錢也便宜,買一串十來隻回家,用淸水養牠半天,然後...

  • 文章吃魚在江南(下)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孟梓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吃鱼 河豚 鲈鱼 鲫鱼 乌鱼 鳜鱼 鳝鱼 故乡美食

    河豚:河豚也是長江裏的產品,在五月間出產,河豚肉鮮美無比,肉不帶骨頭,切起來,是像猪羊肉一樣,一方塊一方塊的切,每塊瘦肉帶肥,肥瘦適度,肥的部份,並不像一般油脂,而是像燒爛了的牛筋一樣的膠質,所以吃起來總是大塊文章,不同平常魚肉一樣雜碎。河豚肉不能隨便吃,外鄕人到江南吃河豚,決不可以自賣自煑,因爲不懂得洗割燒煑方法的,吃了會中毒死亡;所以在江南有一句俗話,說:「拚死吃河豚」,就是河豚雖好吃,吃了可能會損失掉性命,你要吃,就不要顧到性命。外鄕人到江南吃河豚...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