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粳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粳米 年糕 早稻 海米

    家鄕所产的米,大致可分粳米,术米(糯米),早米,黄占米,畬米等。粳米价最贵,质粘而稍硬,不作常食,以之煮粥或制作白粿(上海人叫年糕),软中带硬,极好吃。术米写作糯米,有尖术和圆术两种,质粘而软,以之酿酒,包粽,或麿浆做粿,及搓等用。以上年仅收成一次。早米,黄占是普通食米。早米就是早稻,和此间的在来米相似。黄占米是晚稻,和蓬莱米有些类似,价较早米稍贵。以上均水稻,年可收成两次。种植之法采取问揷法,不待早稻收成,便将晚稻于间隙揷进去。畬米产在北门外山地,为

  • 文章二月二吃條子糕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4期  作者:錢世昌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条子糕 糯米 粳米 拜大麦岁 桂花

    編者按:條子糕是定海的時令特色名產,別處好像沒有見過。早年以中大街豐裕南貨號作坊的出品最爲道地。比條子糕細緻的還有一種胡桃糕,正方型,餡芯除玫瑰白糖外另加胡桃仁,故特別香甜。這兩種糕自二月初二起祇賣到淸明爲止,過了淸明南貨店不再做。但西大街柴水弄口姚順興糕糰店仍照做批給小販零售。早年定海人淸明上墳,靑餅和條子糕是兩色必備糕點。

  • 文章故鄕雜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期  作者:任湘蓉  出版时间:1973-04-20
    关键字: 故乡主妇 敲瓜子肉 养蚕 螺狮 粳米

    麻油葱椒,白糖、眞是好吃极了,故鄕有句俗语叫:「吃得打耳光也不肯掉」。螺蛳肉炒菲芽,也是其味无穷,这种菜已二十多年没有吃过了。香粳米是故鄕的特产,香粳米粥,可说是最上等的淸补食品,香粳米的香气,眞是令人开胃,一家在煮香米粥,左右前后附近的邻居,都能闻到香气。记得 总统六秩华诞,与夫人一同避寿到我们故鄕无锡,吃到了香粳米粥,赞不绝口,在总统和夫人回到南京后,无锡县党部特代表故鄕的农民把香粳米十石送到南京总统府去给他,以表祝寿的敬意。光阴如矢,转眼已二十七

  • 文章話說年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3-02-10
    关键字: 年糕 宁波 年年高 糯米 粳米

    近日,我在当地媒体发表的一张图片新闻上看到,定海一家农家乐又开始做年糕了。图片中做年糕的小作坊里不仅围满了一群小孩子,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观摩,由此引起我对童年时老家宁波乡下做年糕的记忆。记得儿时过年前,乡下每家每户都要做年糕。由于旧时我们宁波人大都做的是水磨年糕,所以做年糕的过程很长,其工序有浸米、磨浆、压干、粉碎、上蒸、挤压、分切、晾干等,而最关键的就是浸米和挤压。现在回想起来还依稀记得,大人们会在进入冬季时把洗净的糯米跟粳米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个

  • 文章云台山特产——大车粳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大车粳米 本稻米 地方特产 水库

    大车粳米,我们俗称:「本稻米」,这就是说明是本地产品,其米质优良,品味芳香,曾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美誉,做出饭来,米粒长长的,带有红润颜色,好像是一碗小虾米,明清朝代,都运上京城,贡奉皇室品尝,又叫「皇稻米」。不过大车粳米,产量很低,但是价値很贵,笔者小时候居住板浦时,受母亲差遣常到市场买米,记得很清楚,一斤要一角钱,一般普通米,我们俗称「南米」,因为是南方来的,也就是下河一带,一斤南米,只有五六分钱,相差几乎一倍,当时板浦是盐商集居地,有钱人儿,只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