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彩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节话年糕彩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李金波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春节联欢 年糕彩头

    类似台湾的:用纯糯米却不磨粉,系蒸熟后再经杵臼发靱,节省揉揑,然后做成圆圆大大有如荳饼馒一样,名叫「饽饵」。(意在合家大团圆)至于眞正的所谓年糕,是用一种颗粒较大,黏性仅次于糯米的上好米做成,也系用浸过的米蒸熟,再经杵臼使发靱,节省手揉。以上两种为什么不磨粉再蒸而做,原因是用米蒸熟再杵臼,所制成的年糕,会充分细腻,黏性足,入口滋味醇好,愈嚼则愈香美。至于本文所要谈的彩头,也即做年糕的眞正用意。人人都有祈求安和乐利及吉祥的心理,所以制作年糕,尽量讲求彩头,如年糕

  • 文章津城夜景之一

    来源期刊:《江津》 第26期  作者:何貴蓽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江津夜景 跌打药 乌鸡白凤丸 江津县城 彩头

    彩头拿在手里向四周围着的大人小孩说:「有事问事,无事问财,正财偏财,谋事求财,来在三叉路,便问去来人,若有疑难事,来问测字人,肯问路不会走转路,肯问事不会做错事,拆字花五百钱,打酒吃不醉,买饭吃不饱,指引迷人去路,提醒久困英雄,花小钱能救大事,闲来问事防身宝,事到临难悔后迟,抽彩头不要钱」,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抽,又把彩头递到面前说:「碰碰手气不要钱」,他的彩头内容有十二则,依我小时候能记忆的只有如下述几种:一、有人在找你:有人在找你,不知为那起,拈个字来看

  • 文章客家人讲究好彩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间习俗 好彩头 婚嫁礼俗 传统民俗

    粤东梅州市大埔、梅县等七县一区与闽西龙岩市永定、宁化等纯客家县的地方。客家人极其讲究「好彩头」,亦即好兆头吉祥话。结婚喜事逢年过节,迁新居,做生日或拜寿,出外探亲或旅游,甚至办每件事都想有个「好彩头」,或在送礼的谐音作为「好彩头」的吉利,比如碰上好事物、好言行、好时日等,其心中就异常高兴,觉得办事将会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获得成功。相反地如若碰上「彩头」不好,往往会认为可能「行衰运」、「触霉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及时改变主意,或等待有「好彩头」时再进

  • 文章元宵燈謎晚會誌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期  出版时间:1964-04-01
    关键字: 元宵节 中元节 灯谜晚会 彩头 谜语摘录

    寧屬各縣,燈迷雅集,向例於中元節擧行。大都在當地盂蘭盆會中,由文人墨客,製燈懸謎,贈獎徵射,爲頗具意義之文康活動。台地文化事業,自鄕賢沈斯庵先生肇其端,繼起者代不乏人,尤以淸季行政首長唐景崧中丞,挹風揚雅,詩賦集社之餘,兼做燈謎娛樂,不受季節限制。故台地風尙,每於元宵、端陽、中秋,以及國慶紀念、光復節等慶典中,均有燈謎雅集,甚且有「謎學硏究」等社團組織,出版「燈謎專書」,蔚成專門學問。本年元宵節,本會由「專」於「謎」道之鄕友袁定華君發起,邀請新聞界前輩賀...

  • 文章春節談禁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陳國禎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新春佳节 节日禁忌 好彩头 湿衣不过年

    每当壁上的日历换新,年的脚步便近了,今年是闰年,多了个八月,除了过两个中秋外,年也延缓了步子,落在国历二月的十九。从前农业社会,过年是件大事,除了阖家团聚,打个牙祭,还要「求」未来一年的吉利;新春伊始讨个好彩头。由于迷信,所以忌讳一箩筐。近年台湾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年味虽然淡了,但迷信的忌讳,仍沿袭着,大人们怕人笑而不敎,孩子们犯了错(忌讳)而遭殃,眞是寃枉啊寃枉!乘此年前余晷,谈谈年节的禁忌,以敎示孩童,俾免犯错,不也好事一桩?一、太岁当愿坐,当心说

  • 文章這個蘿蔔不是蘿蔔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果子哥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萝卜语意 种植萝卜回忆 萝卜习性 萝卜品种介绍 彩头寓意

    ,那张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嘴脸,也算他有自知之明。你不可轻视了「萝卜在台湾」,它有一个本土化的谐音—「彩头」,「菜头与彩头」,有了二合一效应,在每次选举中,萝卜特邀上宠,在候选人成立候选总部时,政党领导人,为候选人站台,除了大力美言候选人人品道德,学识能力之外。一个必需而带点滑稽性的节目,就是赠送大萝卜仪式,一只肥肥壮壮椭圆型大萝卜,系上一根红彩带,由政党领导人高高举起,先向围观民众来个凤凰三点头。这时候选人也将双手高高举起,作成V字型,哈腰点头荅礼。在半空中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