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学歌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首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校歌 药王庙初小 新俊小学 长汀中学

    一、药王庙初级小学校歌(民国廿年以前)校旗升,堂钟鸣,靑年世界启文明;乐洋洋、礼彬彬、休哉!今日会同羣。二、新俊小学校歌(民国廿八年以前)可爱的新俊,屹立鄞水环绕的中心,校史悠久,校风澹淳,满堂师友,敬业乐羣,同学们!同学们!前进!前进!努力作新民,接受新时代的文化,发扬新中国的精神!(吴星垣作词、曲)三、福建省立长汀中学校(民国卅八年以前)龙山下、汀水滨,天钟灵秀,黉舍聚羣英,为学譬如登山,中途莫自矜,欲穷千里目,须上最高层。读书救国,仔肩重负谁与京

  • 文章(县事钩陈)家鄕小学读书时所学

    来源期刊:《睢寧鄕訊》 第13期  作者:尤逢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小学 夕阳歌 苏武牧羊 空枝树

    仅录六十五年前,我等幼小在家乡农村小学读书时,所学的几首,如「夕会」每晚放学必唱其他如「渔家乐」、「苏武牧羊」、「小白菜」、「空枝树」平日唱游所唱的特邀请大陆同学及在台乡长集思而成,摘录刊载以飨老辈乡亲,勾起童年回忆玩味无穷,并请指正。提供人尤逢渠乡长朱承延乡长一、夕会功课完毕,要回家走,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我们回去,不要悠游,须把今天功课再研究,明早会好朋友,明早会好朋友,愿明早齐到校无先后。二、小白菜小白菜呀!点点黄呀!三生四岁没有娘呀

  • 文章忆母校弦歌小学兼怀良师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又綱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弦歌小学 良师 追忆

    歌小学成立于逊清宣统二年,时値康梁变法维新,倡议废科举,兴新学之后,国内新学思潮,日趋热烈,惜皆限于大都会地区,吾乡地处僻壤,风气较为保守落后,仍留连于蒙馆私塾阶段,乡村子弟,接受教育,仍以读古书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幼学琼林,以及五经四书、唐诗宋词为主,而无法接受新式教育,当时地方老一辈通达仕伸及知识份子,有见于此,为因应时代潮流,有意倡办新学,但限于校址难觅及开办经费困难,乃由张寅曦、张海涵、张问簧、王端明等前辈发起,将金石桥附近之周氏

  • 文章横堑桥小学校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期  作者:則嚴 出版时间:1970-05-20
    关键字: 横堑桥小学 校歌 开化乡第七小学

    余生长于吾邑南门外,滨临太湖,山明水秀之开化鄕。儿时常行经邻近之横堑桥小学(原名开化鄕第七小学),时闻该校学生高唱校,声调雄壮嘹亮,余心弥深向往,囘家后常仿其声调,引吭长号,但究不知所唱为何?輙引起家人大笑。惟该项声,虽时至今日,犹萦廻脑中。乃近于酬应席上,得晤现任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张文伯,及已退休公职,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黄宗汉二鄕长,均为当年该小学之学生,余提及该校校时,张文伯鄕长立即随口背出,其词为:震泽湖畔,横堑桥旁,开化第七门墙,勤劳

  • 文章怀旧忆往——安仁中、小学沧桑史以及教学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潘運元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安仁小学 安仁中学 校歌 教学精神

    师生一千四百余人之梅县最大规模小学之一。安仁学校校

  • 文章从儿<两只老虎>谈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克难小学 往事回忆 《两只老虎》 儿歌

    孙儿们唱着儿<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朶,一只没有尾巴,眞奇怪!眞奇怪。」使我突然回忆起六十七年前:父母带着我住在那时山西抗战时期的领导中心「克难坡」的二新沟,是年我才四岁,在那黄土坡上走一段路,就是「克难小学」,教室三孔小型窑洞。洞内有黑板、简单的长条木桌和长板凳。那是给大一点的小朋友上课用的,我上的这小学的幼稚园班,同学只有四、五位小朋友,上课没有教室,只能利用校园的空地上课,幼稚班没有专任的老师

  • 文章记忆中的小学放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程翼雲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小学放学 儿时回忆 人物怀念

    暇时翻阅《海州文献》,在二十九卷一、二期合刊第八十六页看到徐公超先生回忆幼时「小学放学」,而最后一句词他已记不全了,希望补齐。不禁使我又回想起八十年前的儿童时代。那时我只有七、八岁,就读于沭阳东城门外承晖门小学,每天下午放学时都要在操场列队唱「放学」,因为天天唱,至今对曲仍记忆犹新。但那时因为幼小,正和徐先生一样对词并不完全理解,唱得出,写不出。几年前广生兄从故乡来宁,下榻我处,他是我小学时的同龄同班同坐位的同学,老友相逢,有谈不完的话,谈故乡

  • 文章宝文小学——启蒙的摇篮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揚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宝文小学 新市镇 校歌 关公庙

    教育强多等 小学为基本 鄂枣新市立宝文左右虎杏山 河水绕北行 山川灵秀最宜人同学快努力 及时求学问 文明进步日日新前途无限量 国事能担任 振兴中华壮国魂这首朴实、爽口、言简意赅的宝文小学校歌,虽是七十多年前我常唱,至今仍能写出、背出,因为我对启蒙的摇篮-枣阳新市宝文学校,一直怀着深深的眷恋文情。我的出生地,原是距逯堂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新建的沙河水库淹没)两华里的小吴庄,临近随州的三合店。名为吴庄,却无一户吴姓,都是未出「五服」的杨姓。不知经过

  • 文章灌南小学简史暨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灌南小学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校歌

    灌南小学创建于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校址何庄前一座庵,校舍十五间,是灌云县东南部首创的一所国民完全小学,故命名(今为何庄小学)。时何济宏先生及当地有声望的何学孟、何其岫等人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愿孩子再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申请灌云县政府批准,创建该校。何济宏任校长,何学孟、何其岫等人任校委。敎师由校长聘请(有秀才、童生及新学堂毕业的),薪金由县敎育科发放。此庵有三四个和尙,三百多亩地,他们动员和尙他居,给以生活田,余为校有,收入为校修缮等用

  • 文章我對交通安全教育之看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8期  作者:兪美芬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交通安全 常识 台湾 安全 小学生

    他们将来对于交通安全常识有深刻的认识。记得有一首交通安全,可以说现在每一位小学生都会唱,每当放学时一面走一面唱:「淸晨上学去,走路守秩序。大家靠边走,路上别游戯,……。」听他们那幼稚声,看他们整齐的队伍一队队的走出校门,通过马路,谁不赞扬小学交通安全敎育似乎已趋于成功呢?可是中学生就零零散散,有的甚至「横街覇道」,阻碍交通,使人看见了不禁慨叹!所以要改善良好交通秩序,首先积极推动学生交通安全敎育的认识,并切身实行,然后才可影响社会人民,普遍注意交通安全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