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食文化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秋蟹肥對菊黄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美食 饮食文化

    台灣炎威猶未盡退。然而故鄉已是丹桂飄香,楓紅層層,持螯對菊好時光。蟹是少有之美味。古人於蟹色味辨之甚嚴。山家清供云;蟹生於湖者紺而馨,生於江者黃而腥,生於漢者蒼而清。可知湖蟹負名已久矣。據清異錄記一則故事:「盧烽徒弟,純,嘗說:四方之珠,當以蟹爲第一」,然後純被螯夾其舌,血流及襟,烽戲以蟹是「夾舌蟲」。其味之雋。不言而喻。相傳清道人李梅庵生先,有「食能盡百蟹」之說,故有李百蟹之雅號。此與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想來雖然同樣都是形容辭,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 文章(——故鄉的飲食——)記寧波城隍廟小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宁波特色 城隍庙小吃

    开膳食文化之先,时至今日,所谓浙宁菜肴竟能飘洋过海而君临台北!流风所趋。连高砂族人也懂得点「抢蟹」或「鳗鲞」下酒、遑论其他。但是,宁波的小吃却不见得被带过来,光复当初,重庆北路的「圆环」,今已式微,本地人所谓「露店」有时集中起来名之曰「小吃城」,也大不了摆些贡丸、蚵仔煎、担仔面而已,眞是鄕土渊源,令人难以过瘾!故鄕宁波城里的小吃,其精华集中在城隍庙内,大陆各地的城隍庙也称邑庙、香火等于这里的妈祖庙,但游人集散却胜于此间,游人游什么呢?游「吃」也。鄞县邑庙

  • 文章民以食为天 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2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1-02-10
    关键字: 鲍鱼 饮食文化

    我們活在世上每天都要吃,時代越進步,也「吃」的越講究。所謂精緻美食,其實從營養學的觀點,吃得太好,太油腻,對人體是不健康的。先別說健康之道,我們只說三種食物,就我的所見所聞,摘錄如下:現在是秋冬之季,陽澄湖的大閘蟹,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從季節上來說,過了中秋北風起,就是大啖「蟹」的時候,上海人有句話說:「十二月的螃蟹只只好」,換言之,現在吃蟹不必挑,不必選,每隻都好。蟹分雌雄,雄尖雌圓,雖然老饕將它分成幾月吃什麼,其實是看自己的喜好,譬如雄的膏稠密,雌的膏...

  • 文章烏鎮「侃」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龔玉和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乌镇 美食 餐饮 饮食文化 桐乡

    民俗。清代《乌青镇志》记载:「姑嫂饼,用极细麦粉、糖及芝蔴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滚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闻名。」不难看出这种食品历史的悠久。次日,我将姑嫂饼拿到办公室分享同仁,竟然一抢而空。食后,大家说,此点心风味独特,下次去乌镇旅游,也要买一点回来与大家分享。此时,不由令人想到,各地的小吃及风味食品,无不凝聚著民族数百年饮食文化的沉积,在如今旅游业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年代,真的有必要广为宣传,使本乡的风味特色产品,都能像乌镇的传统食物一样得到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 文章情繫奉化芋艿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8期  作者:毛海瑩 出版时间:1998-03-10
    关键字: 奉化 芋奶头 特产 饮食文化 思乡

    捧出奉化「拳头产品」——芋艿以自诩。说来也怪,在所有的土特产中,我最喜欢吃的也是奉化芋艿头,那揭锅瞬间飘出的丝丝粉香令人垂涎欲滴,常常是「肚子撑胞,嘴里还嫌不够」。奉化芋艿头还让我想到了飮食文化。芋艿头一度被奉为帝王将相餐桌上的「佳肴」,不是它入口即溶的独特滋味,皇上又怎会轻易「爱」上它?当然芋艿头也不失为当时寻常百姓家的「长年菜」,在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小小的一个芋艿头竟成了一张自由出入宫廷的「名片」。时至今日,不论城市的人,还是下里巴人都一直钟爱着它

  • 文章滬上食神江禮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4期  作者:童志強 出版时间:2016-03-10
    关键字: 江礼旸 饮食文化 简介 祝寿 食神

    经策划,由上海、绍兴等地名厨负责提供菜品并撰文字稿,沪上著名摄影家杨中俭先生负责摄影,出版了一套4本江南菜谱,计有上海菜、杭州菜、绍兴菜、宁波菜,大16开铜版纸全彩印,约请江礼旸分别为每本菜谱各写一篇序文,论述该种菜系的传承和特色。江先生的文笔既大气又细腻,上下纵横,追根溯源,侃侃而论,眞是字字珠玑,篇篇美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这套菜谱增色不少。江礼旸对飮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的飮食文化是「遇水而兴,随水流动」。黄河流域,造就了鲁菜

  • 文章古时东沙食文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2期  作者:黃志國公羽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东沙镇 食文化 海鲜街 海味品

    岱山县东沙鎭濒临岱衢洋,一七四五年至一七九六年间随着东沙渔港的形成,渔业的兴起,居民、工匠云集,人口日增,于是市集兴旺,逐渐形成了具有海岛特色的食文化。东沙鎭横街素有「鱼市」之称,堪称「海鲜街」,各种海鲜品应季上市,常年有之。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墨鱼(乌贼)、鳗、蟹、虾、文蛤、海瓜子、海蜇等,皆鲜味可口,闻名遐迩。外地来客到东沙,必要吃上一顿海鲜,以饱口福。海鲜经加工成海味品,别有风味。东沙传统海味品主要有:⒈三刨鳓鱼:鲜鳓鱼腌制,经三道工序

  • 文章古时东沙食文化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1期  作者:黄志國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岱山县 东沙 食文化 海鲜 香干

    岱山县东沙鎭濒临岱衢洋,一七四五年至一七九六年间随着东沙海港的形成,渔业的兴起,居民、工匠云集,人口日增,于是市集兴旺,逐渐形成了具有海岛特色的食文化。东沙鎭横街素有「鱼市」之称,堪称「渔鲜街」,各种海鲜品应季上市,常年有之。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墨鱼(乌贼)、鳗、蟹、虾、文蛤、海瓜子、海蜇等,皆鲜味可口,闻名遐迩。外地来客到东沙,必要吃上一顿海鲜,以饱口福。海鲜经加工成海味品,别有风味。东沙传统海味品主要有:1.三刨鳓鱼:鲜鳓鱼腌制,经三道

  • 文章绝佳海味话海蜇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0期  作者:金星 出版时间:2010-06-30
    关键字: 海蜇 诗词 歌谣 美食文化

    抗癌方面,均有极强的药理效应,可为一种效果很好的食疗良方。舟山的海鲜何止十种百种,仅仅一个海蜇,就有这么多的典故与学问。若把舟山的海鲜作整体研究,舟山的海鲜美食文化,岂非更添光彩、更具丰富的文化底蕴也!

  • 文章向菜餚、點心討口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7期  作者:王琯瓏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讨口彩 赤豆年糕 如意菜 利市肉 宁波饮食文化

    在我国飮食文化中,历来有一种讨口彩的习俗,我们宁波人也不例外。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自不能以迷信看待。每逢大年夜,凡是家在宁波的,不论远近,能赶囘家的一定返家吃年夜饭,席上必置一大碗猪油汤团,意即一家人「团团圆圆」。大年初一,早点作兴吃赤豆年糕。赤豆者,「出头」也;年糕者,「年年高」也。烤麸、黄荳芽,原是一种极平常的素菜,可是宁波人却常把它作为一道重要菜肴置于席上,这是因为「麸」、「富」同音,而黄荳芽形如如意,故又名「如意菜」,取它吉祥之意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