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目山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靑鰣魚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俞允平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天目山 鲥鱼 捕鱼

    我家在天目溪畔的小鎭上,源自天目山的天目溪,全长五十三公里,是富春江上游的支流,水量充沛,在桐庐县治附近处汇入桐江而为富春江。富春江的鲥鱼,不但被老饕当成珍品,更是诗人词客吟咏题材,因此,每当梅靑时节,被视为珍贵时鲜的鲥鱼就会出现,而有关鲥鱼的种种,又会被人们再传述一遍,就像鲥鱼般,年年都是鲜美而受欢迎的。鲥鱼在鱼类中属于喉鳔类,又叫鳔口类。鳔音标,俗称鱼胞,长在胸间,可容空气,能自由张缩,是鱼控制沉浮的重要器官。鲥鱼的鳔是与食道相通的,是硬骨鱼之一。允

  • 文章天目山游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7期  作者:來光和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天目山 景观 游记

    丙子仲夏,应友人之约,游览了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浙江临安县境内,面积三十二万亩,山体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天目山主峯大仙顶,海拔一四七九·七米;西天目山主峯仙人顶,海拔一五〇五·七米。两峯对峙,相距八·六五公里。山顶各有一池,池水淸澈终年不涸,形似双目,故名天目山。据资料记载,东西天目山,以西天目山自然、人文景观较为丰富,且又被政府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我们这次游天目山,确切地说是游西天目山。我们从杭州乘车出发,越临安县城,约一个多小时,便到了西天目山

  • 文章從「香格里拉」經「人間天堂」回到台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鹿角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香格里拉 金平湖 西湖 天目山

    离开香格里拉,车子在阴晦的天色下,迂曲的山路间爬行七个小时才回抵大研古镇(丽江),换乘豪华的夜卧快巴,冲开浓雾驶向一星期前小住过三日的昆明,在昆明停留十个小时,侯搭夜软卧快班火车到广州,再转去杭州的火车,其可算行色匆匆。这四千五百多公里的迢递关山,首尾花了四日夜,如果坐飞机,只消三数小时,若回到百年之前,则须晓行夜宿四个月之久。生为浙江人,浪迹海内外千万里,但浙江省内仍有许多「名胜」尙未涉足!于是有天目山之游。先到在临安县境近年才开发为旅游区的「太湖源

  • 文章欣賞古樹在天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甦泓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天目山 古森林 风景名胜

    几年前就听朋友说,「要欣赏古森林景观非到天目山不可。」今年初夏,有缘到天目山小住,亲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天目山在浙江省临安县境内,距杭州仅九十四公里,乘汽车不需半天时间。「天目」山名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此山有东、西主峰,峰顶各有一天池,左右相对,宛若一双巨目仰视苍天,因此而得名。历代以来这里一直保存著原生性的森林生态,是浙江省名闻遐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集中在西天目山,保护面积为五万二千五百亩,森林覆蓋率达百分之九十五

  • 文章浙江天目勝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陸素眞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山川古迹 天目山 风景名胜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之西约七十五公里,北揽一盆淸水似的太湖,东挹溪沟样的钱塘,南临杭徽公路,西瞰京赣铁道。抗战中期,日军曾拟有夺取苏南茅山、浙西天目山、皖南黄山,以及京沪路、沪杭路,所谓「三山两路」政策,可见天目山在战略上亦有不可忽视的军事价値。天目山为浙西主脉,来自皖之黄山,西湖诸山,皆其余脉。故郭璞诗有「天目山垂雨乳长,龙凤飞舞到钱塘」之句,山之得名肇始于秦,而显于晋,至萧梁昭明太子建院于此后,因之益著。其后,党国元老于佑任先生曾在山顶十三围的大树

  • 文章天目山之特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天目山特产 茶叶 青豆

    天目山为国内名山,蜿蜒于浙、皖边境,西南与黄山山脉相接,入浙,于临安、于潜间拥起两峯,称东、西天目。因峯顶各有一池,左右相对似目,故名。昔人游名山,均注意其地理与风景,天目山自晋郭璞诗:「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更点巽峯起,五百年间出帝王」(末句后人指应钱武肃王。)到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钱塘西湖诸山之脉,皆宗天目。天目西去府治一百七十里,蜿蜒东来,凌深拔峭,舒冈布麓,若舞若翔,萃于钱塘,而崷嶒于天竺」。又震泽编:「太湖之山,发源自天目而来

  • 文章詩三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2期  作者:雨生 出版时间:2012-12-10
    关键字: 茶梅 飞瀑 天目山 大树王 现代诗

    茶梅,在寒冬里燃烧山茶的姿色寒梅的品格生命燃放著光彩用心血染红泥土一片你是一把火炬熄灭漫长的冬天你是冬天里的春天把希望的温度点燃飞瀑脱缰的野马奔腾于悬崖疯狂的勇士蹦极于深渊凌空一跃竟是这般潇洒粉身碎骨的跌落居然如此壮丽那是前行习惯的革命那是站立起来的气势这,需要能量的积聚更具有落差的高度天目山之大树王天目山呀碧浪千重绿深似海畅游于其中,心灵如浴天目无级镇山宝塔泛著古色光环的躯体裸露难言的悲哀本可虚心成佛枯木前面万树峥嵘高直云天的王者之势甚至呼风布雨甚至于

  • 文章烽火連天天目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9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西天目山 游记

    前日,钟松将军从荷兰返国,突然想起四十几年以前,游东西天目山的往事,记忆犹新,思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特简略记之。民国二十六年的冬天,第六十一师在桐庐防地,将上海作战三个多月所损耗的人员、马匹、武器、弹药及一切装备都全部补充就緖;官兵们长期作战所消耗的体力也完全恢复,使师的战鬪力大为增加。师长钟松将军非常爱护部属,一万多人融汇成一个大家庭,在大雪纷飞中,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二十七年初春,部队奉命移防于潜——因此时的日寇已窜占了杭州,距离于潜仅百余里,杭征

  • 文章戰時的天金道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10期  作者:沈秉文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天目山 金华 追忆

    抗战时期的西天目山,可谓夤缘时会,这个原本淸静无为的佛敎胜地,顿时变成了浙江半壁的政治领导中心。浙东的金华,则自古皆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是浙赣铁路上的一大交通枢纽,西控江西,南扼闽北,东临温、处、台三州,地位十分冲要,抗战军兴后,金华更成了浙江后方的重鎭,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均会萃于此,训练机构林立,去省府(方岩)或三战区长官部(上饶)治公的人员,皆以此为必经之道,浙西与浙东之间的往返联系,亦皆以此为据点。由是,天金道上—天目山与金华之间——也就一时髣

  • 文章抗战时期的西天目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沈秉文 出版时间:1986-06-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西天目山 追忆

    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地方设施等等的繁盛与否,素与地缘有其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群体生活的自然趋向,也即是历史演进之必然。但战争和巨大的灾害,往往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暂时乃至长期改变一个地区的情状——盛衰互易。位于浙江于潜县的西天目山,原本是一个相当僻静的山庄,虽以筑有名刹而颇足吸引香客或游客,日常毕竟人迹稀少,颇为淸静,但自民国二十六年冬杭嘉湖平原地区沦陷之后,特别是次年冬浙江省政府决定设置浙西行署于此之后,情形便大为改观。由于它已成为浙西二十二县市抗战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