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子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格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6期  出版时间:1995-04-20
    关键字: 格言 老子 英谚

    轻诺则必寡信。(老子)信用之落地,如镜之破,不能再圆。(英谚)信用是成功阶梯第一步。(常识童库)

  • 文章老子的内圣外王之学(三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老子 战争论述 内圣外王

    第三节 兵学原理春秋之世,乃「强凌弱,众暴寡」的时代,老子目睹战争的残酷,而不能不言兵,犹之我们身处于今日科技时代不能不谈科技了。先总统 蒋公的兵学思想,为集古今中外兵学之大成,去芜存菁,体大思精,独辟蹊径;但亦有与老子兵学思想有相合者,亦有与其不相合者,诚如 蒋公所说:「战争型态—从战略到战斗,随着社会组织,经济型态,科学知识的进展,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拿破仑曾经说过:『除非每十年改变一次战术,否则这个军队就不能具有良好的素质。』他这句话,是依据当时

  • 文章談我國固有的「致知與創造」學(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6期  作者:王鐳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致知 创造 事物 配合 老子

    由此,可知任何事物的构成,皆由多个相互有关的分子所组合而成。此即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今日科学所谓:「电子合成原子,原子合成原素(分子),原素合成万物。」的道理互相吻合。故欲创造事物,唯有按所需事物(目的),用配合的方法。所谓:「配合」,就是本着所需事物(目的),寻找(制造)适合所需事物(目的)之材料,并把适合的有关的各种材料依它相互的关系、性质、体积和作用(质、量、能),加以

  • 文章史记老子本传的补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老子 道家哲学 老子生平 人物考证 《史记》

    一、前言老子为道家的始祖,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至为深远。老子一书,流传甚广,据严灵峯氏所汇集书目的统计,据云有一千六、七百种之多,几遍及了全世界。民国六十六(一九七七)年的春天,纽约某团体选出老子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中包括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世界著名作家在内,亦可见老子在世界学术中的卓越地位了。(参阅王煜老庄思想论集五一五页)。老子本阴阳,推性命之极,原道德之奥,硏至变之机,采至精之归,其学原出于易经。张默生敎授说:老子

  • 文章對人生的淺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顏世光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人生浅见 孔子 老子 金山寺

    乃是依靠坚忍的力量,潜蕴蓄绩长期奋斗的结果,而不是仅靠一点血气一时冲力所能得来,善用力气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坚定不移,终可达到目标、才华充足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就获得了名或利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企求,才华反而成了自找烦恼的根源。名是缰,利是锁,富是桎,贵是梏,滚滚红尘是囿限心灵的囹圄,若能超拔得出,自我救赎,即能秽地生莲回归自我,不论是庄子的逍遥游,还是佛教的观自在,还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心

  • 文章南京桃叶渡的闵老子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4期  作者:吳智和  出版时间:1982-01-31
    关键字: 南京 桃叶渡 老子 九华山

    江山代有名茶出,用来形容闵老子茶,非常恰当。闵老子茶起于明末,几乎取代当时名茶的声望,惜不久値明淸两朝交替,战争频仍,闵老的后代逃死于兵端间;至淸初再度一统,而闵老子茶遂无闻于后世。白衣闵汶水,明末征州人,寓居南京桃叶渡,因精于焙茶,故茶名不胫而走,名满江南一带。闵茶享盛名时,汶水已是垂垂老者。在未谈及此茶之前,先来说「桃叶渡」这个地方的典故。桃叶渡的名称,有一段颇为动人的往事,据载东晋名士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个爱妾名桃叶,其妹桃根。献之有次临渡口(按

  • 文章史记老子本传的补述(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5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史记》 老子 道家思想 治国理念

    丧兼学礼,其说可通。又战国下蔡人甘茂之孙甘罗,年才十二,事丞相吕不韦,出使于赵,赵王郊迎,因听甘罗之说,割五城事秦,秦封为上卿。敬叔年十四,已长甘罗二岁,学礼亦无不可;且僖子为鲁大夫,子承其爵,身系贵族见君乃易事耳。故梁氏之怀疑不能成立。」(老子身世及其兵学思想探赜八四页,以后简称老子身世)总之,孔子是一定到过洛阳的,今洛阳东关铜驼巷有老子故宅,东行,有孔子庙,庙南有碑,上题「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处」,碑今尙存。孔子去洛阳的目的:一方面向老子问礼,问礼也就是问道

  • 文章老子的内圣外王之学(四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老子 谨持三宝 道家思想 用兵之法

    ㈣谨持三宝老子特别重视三宝,三宝本为修己应世的修养工夫,我在此从另一角度,特别就兵学的观点来说明三宝的意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按:万物也,道家以人为万物之一。)长。今舍慈且(王弼注:取也。)勇,舍俭且广,舍后取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广雅释诂:助也。帛书本作建,立也。)之,以慈衞(帛书本作垣,援也。)之。(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种最珍贵的宝贝,应当保持

  • 文章國學綱要(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老子 庄子 墨子

    勃兴时期及屈原离骚之创作一、诸子与离骚之价値——战国时,(亦称「先秦」)为我国学术思想最为发达之期。其著者,先有诸子之勃兴,后有离骚之创作。诸子之学说,对于我国哲学思想之启发甚大,而老子之玄言妙理,庄子思想及其文章之超卓,尤为后世学者所崇拜,可谓诸子中之杰出者也。至屈原创作离骚,对于我国文学上之影响尤钜。后世思想家文学家,大多因硏阐发,少有能若诸子与屈原之独特创造者。自此而开放源头活水,而推动文化巨轮,使天下后世受其深远之启发,先哲们之伟大贡献,不可漠视也

  • 文章中國歷史人物故事篇 孔子的生平及其死亡之前的奇夢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0期  作者:陳中保  出版时间:2008-12-20
    关键字: 老子 诗经 春秋 奇梦

    孔子自到周朝的京城洛阳考察,回到鲁国之后,在对弟子的教育过程中,会常常对弟子们说:「鸟,我们知道牠会飞,可是,会飞却常被人射下来;鱼,我们知道牠会游泳,可是会游泳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们知道牠会走,可是会走还常常落了网」。只有一种我们不能控制牠的,牠爱到云里就到云里,牠爱到风里去就风里去,牠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他就像龙一样。」从这么一段文字中,可以见到孔子对于老子由衷的敬佩。自从孔子西游洛邑,会见老子之后,孔子本身的学问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