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土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修兄來函隨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黃石久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绝句 随感 乡土

    穷汉最喜谈富贵,饿鬼偏爱讲喝吃,有梦不离鹤升馆,时约亲友醉筵席。绝句二首呈万修㈠何来仙老解难关,隆情大德笔难宣,嘱令孙辈长记起,海外知己恩如山。㈡铁马冰河忆从前,松老质坚今依然,愿掬徐海鄕土,献与枝柯茂百年。

  • 文章乡的土宜㈡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23-24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乡土 芝麻 棉麻 丝绸

    黍 有三種,皆產於高阜之地,又逢旱天,天久不雨,稻秧乾死,遂多改種此物。狗尾粟,穗大如狗尾,故名。高粱粟,形似蘆,莖細長,高丈餘,穗色黑圓,為釀火酒之原料。珍珠粟,稈高似穄,一名玉米粟,唐宋以來,作為貢品。芝麻 亦稱巨勝,有黑白赤三種,含脂肪特多,味香,白者尤佳。陶景弘云,八穀之中,胡麻最良。(芝麻自北方胡人處傳入我國,故亦稱胡麻。)麻 有三種,黃麻,歲必易種,季夏刈割,取浸水,再去皮,以其纖維績織成布,或以為繩,用途甚廣。苧麻,爾雅云枲麻宿根一歲三收,...

  • 文章乡的土宜(续)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6期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乡土 菠薐 蓬花

    菘 俗名靑菜,一名白菜,四時皆有,以大南門附郭園地所產者為佳。立秋後三日,西南門運河岸上(俗稱河段),附近鄕人種大菜秧,各鄕鄕民購囘栽之,自處暑後十日左右起,經七八十天,菜乃長成,大者重五六斤,立冬時洗淨晾乾,以鹽之,於次年春夏時,出之助餐,其味甚美。二月間春苔放花,遍地黃色,淸香撲鼻,子可榨油油,名曰菜油,亦稱香油。莧 為夏秋二季主要蔬菜,功能調理腸胃,並治輕瀉。有靑紅二種,立夏初生之莧,長寸許,尤鮮嫩可口。菠 一名菠薐,為秋冬食物。蓬 一名蓬花,為春...

  • 文章鄕风俗习惯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8期  作者:王志仁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家乡 风俗习惯 称呼 家乡土语 榆树

    一、我们宿迁畜的名称,与他省不同。如黄牛雄曰肩牛雌曰市牛。马雄曰骚马,雌曰髁马。骡雄曰骚骡,雌曰髁骡。驴雄曰叫驴,雌曰草驴。猪雄曰骚猪,雌曰母猪。如骟过的,则雄曰豵猪,雌曰豚猪。狗雄曰牙狗,雌曰母狗。猫雄曰男猫,雌曰女猫,与人称相同。畜的尾巴叫 巴,不叫尾巴。戏台上用的拂尘曰马 做的,不说是马尾巴做的。 二、人的称呼:祖父母曰老爹奶奶,祖父母之兄嫂,曰大老爹大奶奶。二老爹二奶奶。父母曰爷曰爹曰 曰娘。伯父母曰大爷大娘。叔父母曰

  • 文章乡的土宜(续)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3-03-15
    关键字: 乡土 练湖鱼 甲鱼 百花酒

    魚 魚產種類甚多,農村飼養者,不外靑魚、草魚、鰱魚三種,他如鯉魚、鯽魚為數亦多,到處皆有。呂城附近所產之琴魚(背上有徽紋似琴,故名),尹公橋下之釜蓋魚,溝塘五月間所產之蒔裏白,味均鮮美無比。勝利後練湖所產之魚,因係淸水,其味尤佳。蟹 練湖所產之蟹,味勝洲產。又荆溪之玉爪蟹,爪晶如玉,故名。鱔 我邑所產之鱔,出自秧田,以大暑前後,食之最肥,大者身徑盈寸,為他處所少見。甲魚 亦名團魚,因其身扁圓也,肥美勝他處。百花酒 產於南鄕,以糯米釀之,加以花露,故名。昔...

  • 文章鄕的土宜㈠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2期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乡土 农产物 稻米 麦类 豆类

    上市,绍兴崇明酒商,即连袂来邑采购,年値约为三四百万元。晚香粳俗称晚米,多出东鄕近郊,西南二鄕亦有之,用炊为饭,香溢四邻,官府餽赠多用之。麦 有小麦,大麦,元麦,荞物四种。小麦四鄕皆产之,以出蒋墅、滕村、吕城等处者为佳,粒大皮薄,胜于他处,年量产约六十万担,什九俱运销沪锡等地,作机制面粉之原料,年入约五百万元。大麦,有长芒、白粒、冬间下种,早熟者曰三月黄,粉之为粥,曰大麦粥,居无不食之。按芒大麦即美国所产之燕麦,物虽贱,而营养价値极高。夏日食之可去暑解渴

  • 文章乡的土宜(续)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5期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乡土 葡萄 山芋 山药 烟草

    无比。胡萝萄有黄赤二种,细长而尖,鄕人以之煮粥,为腊八粥之必需品。芋 农多种之以助餐。朱文公诗:沃野无丰年,正得蹲鸱力。山芋 俗称海萝萄,向非土产,近则西北二鄕高阜之处,客民多种之,贫寒之人,冬日用作早膳。山药 本名薯蓣,避唐太宗讳改名薯药,又避宋英宗讳,改名山药。烟草 俗称土烟,亦称淡巴菰,山田多种之。吉梦熊诗,山农爱种淡巴菰。按淡巴菰为英文Tobacco之译音。野荸荠 出练湖,岁饥,贫民多挖取和松面,作食疗饥。麻菇 吕城鎭东河圉里颜将军庙基产之,或间年

  • 文章新春團拜憶念鄉音集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2期  作者:王琰如  出版时间:1998-02-15
    关键字: 同乡会 新年团拜 乡音集锦 家乡土语

    八十七年同乡会新年团拜,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复厅举行,从四面八方来的乡亲,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热闹之至。幼时在乡过年,元宵「桑」(常州话:锣鼓铙钹等的总称)一响,欢乐气氛立刻拥现,至今回想,依然向往不已!乡亲见面,互道恭禧,有的是城里人,有的来自东、南、西、北各乡镇,乡音虽大致相仿佛,但只要相隔三、五华里,在我这个北乡百丈人听于湾人的口音,仍可辨别出不同的地方。在台湾出生的第二、三代武进人,几乎已无法听懂家乡土语了。我在十一年前赴港和胞弟重敏及甥女朱纹

  • 文章故鄕轶闻——一位疯疯癫癫的预言——秦汝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4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86-10-20
    关键字: 秦汝文 乡土轶闻 预言家

    明朝末叶,吾邑南门外杉木桥有位诸生(即在学之士)名秦汝文,七十岁后生子,九十五岁去世。他常常喜欢说谶语(就是预言),当时国尙称太平无事,他就往往说将来要如何如何的变乱,皇帝要怎样罹难,百姓要如何受苦,这样那样,说得大惶恐不安,而且不胜其烦。所以人看见他来,都远而避之。他来时,开口便大声的喊:「大风来了!」去时也是一样。人都笑他是个痴子。等到他死了以后,他所说的话,无一不验,果然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流寇造反,百姓吃不少苦。

  • 文章故鄉瑣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9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乡土回忆 家乡农田 家乡茶馆 家乡交通

    前些时和几位亲友相约去淡水海鸥别墅,往贺奚鄕长的新厦落成,车过士林鎭,沿淡海公路前驰,左边是河面寛阔的淡水河,右边是一片广大的田野,三五成羣的农夫,正在田里耘稻,远处田埂上,牧童牵着耕牛在吃草,这种景色,颇似鄕农村的风光,所以大闲谈话题就很自然地以故鄕的一切为题材,同时也引起大多年来已渐淡忘的鄕思,囘以后翻开唐诗「囘鄕偶书」——「少小离老大囘,鄕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读来令人惆怅不已。贺知章虽然久客他鄕,感怀年华蹉跎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