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定位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者投書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顧勉之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国会定位 政府立法 议员代表

    笔者读书不多,略识文字,对国会之定位不甚了解,不过深觉得一个国家之国会,应该是尊严的、神圣的,国会议员(包括立、监及国大代表),也应该是「温文儒雅,知书达理」的饱学之士,像英国人那样,处处表现著绅士派头,能够谦恭理性的反映民意,督考国事,那该是多好呢?以戏剧作个比喩:应该是穿官衣、戴沙帽,摆着四方大步的忠臣良将之型貌,绝不能是:出场乱蹦乱跳,说话汚秽无章,令人恶心呕吐的小丑角色,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国会走了样,每有「王婆骂街」和耍猴戏的低劣表现!曾听说过

  • 文章台湾经验如何定位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張騰發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台湾经验 施政成就 发展过程 前景发展 定位

    报载国府执政当局,为肆应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决定全面检讨对大陆文宣工作的内容,而其重点则在对「台湾经验」内涵重新检讨、规划和定位,避免过度强调经济成就,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两岸民间交流的障碍。对于当局要重新检讨「台湾经验」内涵的想法,我们认为有此必要;但若想把它重新「规划」和「定位」,则恐很难获致预期的结果。因为所谓「台湾经验」,是一种已经存在的事实,对于这种事实的利弊得失,値得加以检讨,却很难重加「定位」。台湾经验代表施政成就所谓台湾经验,就是由国民党

  • 文章淺談省是否爲公法人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七〇號解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省的定位 宪法体现 法规解读 孙中山 法律解释

    我国宪法系依据孙中山先生建国理念及其学说,为巩固国权、保障民权而制定,宪法前言载有明文。而民权之保障与实践,则须从地方自治开始。制宪代表笃信中山先生学说,并深受西方推行地方分权(或称去中央集权)运动成功之影响及鼓舞,乃于宪法中增列地方制度专章,将「行省」定位为地方政府层级,省以下为县、市,全面实施地方自治,并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之行使,以达到「地方政府由地方人民自己所治」之至高境界。此一地方分权化之设计,反映在宪法中者,计有第一百十二条:省得召集

  • 文章推動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給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星雲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台湾政局 省籍与族群问题 去中国化 历史定位

    发展未来呢?所以我请我们的当政者,不但不可以去中国化,尤其造成种族分裂,这无异为台湾的前途敲起一记警钟,千万不可玩火自焚;唯有大家摒除私心,跨越历史藩篱,互相重包容,一起共创人类的幸福与和平,才能为自己留下历史定位,这也是全民所乐见与期盼的未来,是所至祷。

  • 文章台灣該何去何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一国两制 两岸三通 停战协议 国家定位

    台湾是很自由开放的社会,各政党及无党籍人士对「国家定位」的主张,意见非常分歧,但大致来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主张维持现状,不愿与大陆统一,这是国民党当权派(独台型)及民进党(台独型)多数人的主张;另一类是主张渐进型、有条件未来进行式的统一,这些人认为两岸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不宜长期分裂,避免刺激中共,引起战争,给台湾人民带来重大的灾祸。持此主张者称为统派。目前在表象上似乎占少数,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势必会逐渐增多的。大家都知道台湾的生存主要是依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