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风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話風雅篇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俗语 民风

    在国外所见,说话声音最轻的是英国人,排队乱插的是中国人,而说话声音最响甚至完全不顾别人高声大叫的可以判断肯定是温州人。不能说这是捏造诬蔑,但这所说的温州人是最近几十年的风气薰陶培养出来的温州人。以往的温州人不是这样。古代以至近代,几乎每一个到温州的外地人——不管是任地方官的、做生意的、来教书的、旅游的——都对温州的民风的淳朴称道不已。清郭钟岳《瓯江小记》:”温民勤于稼穑,比他处游惰较少……地居偏僻,俗风近古,缘民心机变不熟,故未与时变迁。若以敦朴之习言之,转深

  • 文章蛇年談蛇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高龍飛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传说 图腾 民风民俗

    很多地方就成了皇帝的专属品,比如皇帝即位称「登龙位」,皇帝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黄色袍叫「龙袍」,而文武大臣则穿同样的龙图案袍服,但颜色上必须比皇帝的层次低一些,称为「蟒袍」,皇帝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就连皇帝子孙也叫「龙子龙孙」。龙在民间更活跃。龙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民俗是节日与龙有关。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和神,给人庇佑

  • 文章吳稚老與無錫的軼聞(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7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4-07-20
    关键字: 吴稚晖 无锡轶闻 伤兵医院 无锡民风

    那位胡副官又說:「我想:年輕力壯的幾個我亦不怕,憑你這矮小老頭兒更不放在眼裏,卽提高嗓門有意唬着他們說:『我們是傷兵肺病醫院,各處找不着房子,剛找到您們這幢房子,太好子,我已叫勤務通知馬上要搬來……。』話未說完,卽聽那老兒氣冲冲的說:『傷兵醫院!一向都借住在惠山祠堂裏,怎麼住到城中來了?尤其肺病患者,有傳染性的,更應找曠野單獨廟宇,以便隔離,城中有十多萬住戶,豈不要傳染着大量住民?我不准!』我聽他說『我不准』斬釘截鐵般的三個字,更是怒氣冲天,就大聲吼說:...

  • 文章關中山城憶雒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洛南 地理 民风 旧事 政事

    用的倔老头,居然和太子十分亲密,不淂不打消废立之意,这四个人就是商山四皓,他们志节与人格,对以后读书人,影响至深。王莽簒汉,刘秀起兵讨逆,当刘秀大将冯异大破赤眉,邓禹围长安时,长安城青年英豪朱弟、张鱼以王莽乃乱臣贼子,擒而杀之方称为快,乃入新莽宫,火烧宫室,追杀莽贼,王莽逃至渐台,被等在渐台的商雒人杜虞(读杜吴音),手持利斧手起斧落,断王莽头于渐台,与朱弟、张鱼共分其尸,将王莽人头传至洛邑。看上列史实,可和商雒自古即是「人杰地灵」之地。雒南民俗雒南民风保守

  • 文章漢川繫馬口滄桑(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王老黑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系马口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乡土民风

    系馬口這座漢江邊的歷史商業中心,自古就繁榮昌盛,百業興隆,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威望與地位,至於它的發達程度深遠,前輩人曾賦於了這塊襄南寶地很多神奇人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不是集,也不爲鎭,只有稀少的三家人住在這個像弓箭背的嶺子上。這三家人不同姓,是先後逃荒到這裡的。在這個孤山野嶺上,他們砍蘆割草編織了幾座菱角棚子來安身。一家以打漁,一家以挖藕,一家以種雜糧互相維持生命。古云夢澤朦朧晚期,住在這裡的人還叫不出他們所住的地方名字,由於地物的引證,只因爲...

  • 文章道州孝子獲佳城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笳聲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淳朴民风 何孝子

    道县,在零陵县之南,城濒潇水上流左岸。隋朝的永阳县,唐于县置道州,改县曰宏道,宋又改称营道,明省县入州,民国后改州为县。因其境内山明水秀,故人材辈出,除了宋代大儒周濂溪(敦颐)之外,至明代则有状元吴必达,榜眼何淳颐,入淸以后,又有何凌汉以探花及第,其子何绍基,也是道光进士,鼎甲之盛,为湖南全省之冠。何氏之于道县,历史并不甚长。由于宋室南渡时,有何念三者,擧家自益都避乱入湘,至道州后喜其当地民风淳朴,遂卜居于其县城的东门外石渔湖畔,这便是道州东门何家(道县

  • 文章家鄉味安陽碎肉白血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貫英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碎肉白血肠 华北民风

    好纯净瘦肉,批发到饭舖子(即本地面食馆)剁碎,如炸酱用的小肉丁丁,用原卤汁拌和,堆集在如单人房大的木板案子上,待客而沽。但决无生肉应巿,不知是何缘由。碎肉嫩而不腻,色香味俱美,无一点腥臊别致气道,远非其他牲畜肉类可比。家鄕人很少吃牛肉,可能受驴肉的影响力;或亦可能是土俗传说,吃牛肉要受阎罗王的处罚;然而牛驴何分,迷信的可笑。华北民风俭朴,家庭生活,常是疏粝饭食,遇有远道亲朋莅访,多是招待到饭舖子吃,来上几盘热腾腾地烧饼火烧(每盘五个),称上几两碎肉,或再配

  • 文章肚仙婆現形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巫觋 肚仙婆 招魂术 民风迷信

    巫覡以術召亡人之魂,附於其身,與家族談話,謂之關亡。阿拉寧波,叫做關肚仙,因為巫現作法,先請仙人入肚,然後由仙人去召亡魂,故稱之。所謂仙人,旣能替人召魂,又能為人醫治疑難什症,所稱當之無愧。業關亡者,別處地方,男女皆有,惟獨家鄕,純係女性,因此沒有肚仙公,而僅有肚仙婆焉。肚仙婆原屬三姑六婆之一,根本沒有仙人,更談不到召亡魂,治疾病,無非胡說八道,騙人錢財而已。婦女們前去關亡,亡魂十請十到,若有幾位男人同去,仙人必推說,亡魂沒有空,或陽氣太重,亡魂不敢來,...

  • 文章前店后廠的萬載茶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万载县 茶店 堂倌 民俗民风

    既喝茶又佐以糕点,所以,万载茶店有「前店后厂」(后厂专门制作各种糕点)之说。这一特点只有万载独有,毗邻的几个县也曾仿照万载开设过「前店后厂」的茶店,但无人问津,门庭冷落,只好关门。「前店后厂」的万载茶店源出何处,至今尚未见有记载,但与万载老表「客不筛茶,不是好人家」的民风有关。当地的老表十分重情义,至今还保持着一种热情好客的风尚,那就是「客到一杯茶」,凡是有客进屋,主人就会泡上一杯热茶,用双手端著,送到客人手中,表示对客人的敬重。所奉之茶必须是热茶,如果

  • 文章浦東本色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顧掌擎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民风淳朴 土布 长锭 农副业 勤劳节俭

    離開鄕土,已二十多年,尤其寄跡在人口最複雜的香港,當我報出浦東這個籍貫時,多數人會跟着說一句,「長錠要哇!」彼此相視一笑。說這句話的朋友,並無譏諷意味,販賣長錠的也十足是浦東的婆婆們,在上海大街小巷中,「長錠要哇」的叫賣聲,也留給了人們深長的囘味。說實在的,這也眞是浦東人的本色。浦東,東濱大海,西接黃浦,和上海一江之隔,所以名爲浦東。雖然僅一江之隔,但上海是國際性的商埠,浦東依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邨地區,所以浦東的本色,是和農業勞動分不開的樸實、勤...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