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味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味豫北的小麦捻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甄彦文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豫北 小麦捻饌

    來到中部山上,無意中,我看到兩塊半成熟的小麥田。當我一眼望見久違的小麥田時。我彷彿遇見久別的親人似的感到分外的親切!睹物生情中,我情不自禁的,撫摸着可愛的小麥穗兒,把玩之際,我又想起幼年在故鄕,吃小麥「捻饌」的往事。我的故鄕,豫北一帶,每年仲春的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是一年中「靑黃不接」之時。也是農村中最困苦之際,這時農人,不管窮富人家,都要到自己半成熟的小麥田裏,拔一大捆小麥穰子囘來,做餐味美而可口的捻饌吃吃,富家是賞其新鮮,窮家是來充饑果腹。捻饌的做法:...

  • 文章家鄕味——浙江臨海的蝦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葛忍 出版时间:1977-04-06
    关键字: 家乡味 年俗 虾虮

    在故鄕,每年春初時候,勤儉農民們歡渡了快樂新春,沿海附近水塘、水草叢裏,正是蝦蟣盛產時期,農民提着木桶,背着拖蝦網,撈捕蝦蟣,以作農餘副產品收入。蝦蟣形似一堆肉渣,撈獲時呈淺灰色小動物,體形細小無鬚身軟,煮熟時,現出淺紅色,非常美觀,味極鮮美,其生產期自每年冬末,以迄暮春三月左右,農民於每天撈捕約半日時間,卽可得十餘斤,挑到市集或村莊叫賣,當時價値每斤約一角二分(相等於目前拾元),可說是物美價廉,富貴人家及中低收入者,都買得起,吃得起。處理蝦蟣方法很簡單...

  • 文章家乡味郑州炒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寅卯  出版时间:1976-02-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郑州炒面 往事回忆

    每到寒冬天冷的時候,我就會不知不覺的想起了故鄕的炒麵。我的故鄕,就是平漢和隴海兩大縱貫鐵路交叉的地方—河南鄭州;在那裏,旣沒有高山峻嶺,也沒有河川湖沼,是一片廣闊無際的大平原。每到下雪的時候,馬上就變成了一個銀白色的世界,每天早晨,天氣特別的寒冷,在沒有吃早飯的時候,如果先吃一碗熱氣上升的炒麵,眞是感覺到舒服極了。炒麵的原料,非常的簡單,是由柿皮和小米的細糠組合而成的。首先把這兩種東西互相混合起來,放在太陽光下晒乾了,然後收藏了起來;每到冷天的時候,便用...

  • 文章家乡味安阳碎肉白血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貫英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碎肉白血肠 华北民风

    碎肉是滷驢子肉剁碎之名。白血腸是驢血灌入驢腸,凝固卽成白色。我自抗戰初期,離開故鄕——河南安陽縣,經歷幾及半壁山河,從沒問到過有賣驢肉的;因我酷嗜此肉的美味,不免夢寐爲勞,垂涎三尺。茲先將驢肉的來源,作簡單說明:在家鄕的殺鍋上(卽屠宰場)屠戶,到處搜購老弱殘廢的驢子,成羣地趕囘來,像餵猪似的養到肥美程度,再行宰殺。—這裡有一段小揷曲,家鄕駡人「殺材」,卽指此驢—宰後卽以燒開滾水,淸潔處理過,投入他們屠戶傳家寶世代祖遺不知若干年代的大滷湯鍋裡滷好,選上好純...

  • 文章家乡味河南荥阳的豌豆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京須台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河南荥阳 豌豆饀

    在家鄕每年春天有一種甜食點心—豌豆饀,在別處很少見到有賣的,吃起香甜無比,其製法如后:一、先將豌豆用磨子磨成碎粉狀去皮(不過羅篩)待用。二、將柿餅切小塊或條狀待用。三、然後用飯鍋在爐上燒水(水的多少視豌豆粉而定)水燒開後卽加入豌豆碎粉,不斷攪拌以免煑焦鍋底,待煑成濃糊狀馬上加入柿餅塊(條)及少許橘子水(以求黃色美觀)卽可起鍋,盛入容器(盆或碗)中,待冷却後,翻扣入盤中把盆或碗拿起後,就可看到盤中的晶瑩而黃黑相間如豹皮花樣的豌豆饀了;可放入冰箱中,隨時可切...

  • 文章家乡味河南扶沟蛤蟆虼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秦公讓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小吃做法 面食

    家鄕河南扶溝,叫靑蛙的幼蟲爲蛤蟆虼蚪。每年入夏之後,我們家鄕有一種麵食叫「蛤蟆虼蚪」,因爲作成之後,與蛤蟆虼蚪很相似,所以這種麵食取名爲「蛤蟆虼蚪」。工具—漏斗一個備用,其漏斗下面鑽若干小洞,但粗細以小指爲準。家鄕是以老圓胡蘆作的。做法—將麵粉調成糊,特別注意,不可太稀,也不可太稠,要適中,因爲太稀到鍋中不成型,太稠漏不下去。等鍋中的淸水大開之後,將麵糊倒在漏斗中,漏斗在鍋上搖動,而麵糊從漏斗的洞中漏鍋中,每一個小麵球有一個小尾巴,如同蛤蟆虼蚪在鍋中游動...

  • 文章忆儿时家乡味四处飘香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家乡味道 美食介绍

    经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上下共举」,现在的食,那怕是一块肉,一叶菜,已脱俗气而步入艺术之境界,然而不管菜馐如何蜕变,一般人对常年接触的家乡味,有一份不可或忘的情怀,吃来吃去,总认为还是家乡菜难舍。敬请指敎。

  • 文章家鄕味鹹菜的醃製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家乡味 咸菜 配制法 霉干菜 霉豆腐

    我們浙江人,不論寒暑,都喜歡吃點鹹菜。然而以我所知,江蘇人也何嘗不如此。其他地方,我就不敢妄爲臆測了。我們浙江,時令一到秋盡冬初,總是家家要醃點鹹菜,預備過冬之需。大戶用大缸,小戶用小缸,甚至一家醃上幾缸的。醃的大都是白頭菜,也叫靑頭菜,亦有人叫他做藏菜,意卽可以久藏之意,就是臺灣叫靑江菜的那種菜。還加上雪裡紅,亦可同醃,就叫做冬菜。要從立冬邊起,吃到翌年將近淸明爲止。到了淸明時,油菜心上市了,芥菜亦已長成了。除現炒現吃外,都可醃製鹹菜。鹹菜心如再復醃而...

  • 文章家郷味河南孟縣草包牛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得心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河南孟县 草包牛杂

    這幾年,由於大批外國牛肉進口,如今牛肉已成爲大衆的肉食。每吃到這些帶有濃厚腥味的洋牛肉時,我就會想起故鄕豫西一帶集巿與廟會上,掛着「淸眞」小木牌獨輪車上,賣的草包牛雜碎。草包牛雜碎,最好吃又便宜,是鄕下人,趕集與趕廟會時喜愛吃的一種小吃。它是用牛下水(五臟),經過精心煑滷而成,吃起來鮮香可口,毫無異味。比牛上肉,並不遜色,所以鄕下人,趕集時,都要買個一兩斤囘家吃。草包(卽牛肚)牛雜碎,是用牛肝、牛肺、牛筋、牛心、牛脆骨、牛腰、牛碎肉混合製成的。記得我姨媽...

  • 文章故郷的小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特色小吃 牛肉丸 珍品美味

    讀了賈文斌先生「懷鄕憶舊話河南」大作,(見本刋八卷九期)使我興起無限的故國家園之思。河南地處中原,幅員遼濶,人文地理,自然資源,可資記述者甚多,賈文簡明扼要,擷其精華,使人印象至深;尤以所附之河南省物產食品,一覽表中,指出某種物產爲某縣之特產,某些食品爲某地所馳名,足徵其博聞強記,頗爲敬佩。惟我豫一百一十餘縣,物產方面均屬大同小異,特別是五糓雜糧,蔬菜水果,只有產量之多寡,而無種類之不同,似不宜列擧產地,以免失眞,未識賈先生以爲然否?如附表中所列之柿子及...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