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商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晋商「旱码头」宗艾商业历史三步曲(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王智慶 李存華 郭華榮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宗艾商业 发展历程 晋商

    王智慶 李存華撰文/郭華榮整理一、宗艾鎮明代前,山西「壽陽商業是以神武(今尖山村)爲中心的,後來由於宗艾商業興起,集市逐漸轉移到宗艾」。明末清初,宗艾鎭的商業日趨繁榮,清朝中葉,宗艾鎭成爲壽陽縣的商貿重心,同時其作爲當時山西一個較大的商品集散地,對於活躍區域商品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正太鐵路通車之前。㈠宗艾商業興盛的原因壽陽縣宗艾鎭之所以能夠成爲晉東一大商貿重鎭,著者認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⒈區位優勢突出宗艾號稱「南來北往商埠地,千車百貨...

  • 文章晋商和煤老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晋商 山西煤炭工业 煤老板

    如今提起山西,「红火」的词语莫过于「晋商」和「煤老板」了。晋商曾经在中国明清时期辉煌了五百年,而作为商人的一种,新时期的山西「煤老板」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新晋商」,人们各执一词。仅仅三、四年时间,随着煤炭形势的好转,山西煤老板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二〇〇五年,山西煤老板一次集体购买了二十辆悍马汽车,此新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后来尽管当地一再否认该新闻的眞实性,但山西煤老板却因此而「名扬天下」。此后,煤老板就成了「暴富」的代名词。接着又有媒体爆出:「一九九九

  • 文章千里採尋忻州蒙商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秦雁亭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晋商史料 忻州商帮 田野调查

    为完成《晋商史料全览·忻州卷》的史料搜集工作,忻州市派文史委副主任杨宇宁和我,前往当年忻州旅蒙商走过的地方,搜集忻州商帮的史料。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我们踏上了征程。到达大同已是中午时分,在旅馆里我们查阅了大同市文史资料,寻找线索。第二天上午,我们与郭俊昌进行座谈。郭俊昌老人是原平同川人,一九二六年出生,十七岁到大同经商,是忻州商人在大同行商活动的历史见证人。我们谈了两个小时,郭老答应为我们撰稿,并痛快地担任了忻州商帮资料搜集的联络人。告别了郭俊昌

  • 文章吃「醋」的由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王真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醋”文化 历史考证 晋商传播 酿醋过程 民间故事

    即硏发出以「薰蒸法」酿制琥珀色香醇的醋。从此改善了寡淡的白醋。山西人善于经商,明清两代晋商独领风骚,及至民国二十年以前,晋商在全国各大都市几乎都设有字号,为因应晋商对醋的喜爱和需要,遂在各地设厂酿醋,于是醋的酿制工艺传至各地,也将晋人喜爱食醋的习性和食醋有益健康的讯息传至各地。笔者曾应邀参观太原销路颇广「老陈醋集团」酿制醋的过程,所使用的原料是米、高梁、豌豆、麸皮及苯甲酸等,须经蒸、酵、薰、淋、晒五大步骤,且不加任何化学物料,冀能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不致被

  • 文章晋商文化祁县乔家大院看渠府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范耀華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晋商文化 乔家大院 渠家大院 建筑文化

    明清时代,全国大院十八家,而山西就占了十六家。而十六家中最富的是祁县渠家。晋商巨族,渠家昔日在祁县有40多座院落,占地面积二三二六八平方米,人称「渠半城」。现己开发出五分之三。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二百四十间房屋,占地面积五三一七平方米,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接,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

  • 文章晋商文化博物馆(渠家大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田樹茂/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晋商文化博物馆 渠家大院 长裕川茶庄 战争故事

    重点保护文物,一九九三年辟为“晋商文化博物馆”。占地五三一七平方米,建筑面积三二七一平方米,东西轴线和南北轴线,共分一九个小院,一八七间房屋。其五进式穿堂院和戏台院被日军拆毁,已重建,在民宅中很罕见。渠家大院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外观为城堡式墙高十余米,高大的拱式大门洞,上有玲珑精致的眺阁。院内建筑布局合理,主侧院主次分明,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砖砌墙。院与院间隔有牌楼过厅、明楼、统楼遥相呼应。石雕栏杆石雕门、工艺精湛、砖雕篆文砖雕景、高雅美观。该院堪称民宅建筑艺术

  • 文章祁縣古城暨渠家大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少軒 張春平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旅行见闻 祁县古城 晋商文化博物馆 渠家大院

    张少轩口述、张春平整理壹、前言作家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书中述及:「在山西最红火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民间亦盛传北京游紫禁城、祁县游渠半城,趁著清明节前赴山西扫墓,顺道一游祁县古城,一般而言,直接前往可乘飞机或火车至太原,然后乘巴士直达景区,或由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祁县县城东大街—晋商文化博物馆,笔者由第二路线抵达,参观了古城、老街、文化博物馆并在东大街饱尝美食「八碗八碟」,眞是不虚此行。贰、祁县游渠半城祁县

  • 文章吕梁市臨縣磧口古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謝洪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碛口古镇 地理位置 建筑规划 历史记载 晋商文化 发展机遇

    中制」之后不久,碛口码头上官商逐渐淡出,民间商人逐步主宰碛口。另一个机遇是清代初年,满族统治者实行宠络蒙古人的政策,封爵通婚,修路赈灾,扶持农牧业生产,到康乾两朝时,官方在河套地区招民垦荒,大量的山西籍移民在河套地区辛勤开发。大西北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农牧业和以农牧产品加工以及为农牧业服务的手工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商品的内流,而且这种主要由晋商操作的内流要靠黄河水运完成。碛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内地一个对河套地区贸易的重鎭崛起,并繁华日盛

  • 文章晋商文化的精气神——品读常家庄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楊建峯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晋商文化 常氏家族 常家庄园 历史文化

    驰名中外的三晋商人,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崇商习商的民俗和社会文化氛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不畏跋涉、艰苦创业的晋商,他们之中有许多成为商人世家,瓶颈生财有道,富比王侯成为令人钦羨的对象和效仿的楷模,从而使重商风气与商业成就辗转相生,互为促进,这是历史上三晋文化最具特色的一面,在灿若群星的晋商人,有一支数百年长盛不衰、堪称中国外贸第一世家的名门望族楡次车辋常氏家族。他们以财取天下之雄才大略和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魄,开创了可与汉唐「丝绸之路」并称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

  • 文章晋商成功之道(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馬偉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晋商成功之道 行业规范 经营准则 商号文化

    家有家法,铺有铺规!晋商非常重视商号内部的经营管理,制订了一系列严格完善的行业规范与经营准则。晋商有谚称:「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其内容包括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有的商号订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如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大德通票号号规有这样一些规定和禁令:—在各分号互相之间,规定虽以结账盈亏定功过,但也要具体分析,如果本处获利,别的分号未受其害者,可以为功;如果只顾本处获利,不顾其他分号利益,甚至造成损害者,则另当别论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