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期(号):第11卷 第3期
出版日期:1985-12-20
出版周期:季刊
开 本:32开
余今年屆九十,除膝關節宿疾,行動困難外,飲食起居尙屬正常。雖子女遠離,隻身索處,難免孤寂;幸賴摯友至親隨時存問照顧,一切尙稱安適。考試院同事同鄕濟寧李玉鈴、益都劉振業二君,無間風雨寒暑,每天必來照料。而李玉鈴(字秀鐸)君更用心有細,照顧最多;余之大小事務均由其處理,十數年如一日。憶昔大颱風之夜,溝子口一帶水深數尺,彼涉水携饅頭及燭火而來,情摯意深。多次雖在病中,或腿骨摔傷,仍騎車過我。遇有公務在身,或私事待理,亦必先來余處,然後再去處理。余十數年來不離藥物,並時時去公保處看病,更有數次住醫院,均賴李君照料。而最感困難者,乃余行動不便,片刻不能離開佣人;而佣人之物色,前後新舊交替,均由李君不辭寒暑奔走。近來余視力衰退,閱報看信,雖用放大鏡亦模糊不淸,且手指發抖,書寫困難,一切來往函件,又加重其辛勞。類此種種,雖余子女在側,亦未必能如此週到。此種高風隆誼,不惟余個人感激,並足以淑世。大德固不言謝,惟願余陷身大陸之子女,將來知所感焉!回憶生平,自念於公於私,尙無所愧怍。但極平凡,乏善可陳。余學生趙國祥字子貞君,抗戰時在敵後工作,曾任臨朐及益都縣長。來臺後,在花蓮師專附屬小學任敎。現已退休,卽寄居花蓮市。年前來臺北相晤時,以爲余過去服務黨國六十餘年,所經歷之事蹟,多有關史實。尤其關於山東在北伐前後期間之黨務,多親身主持領導,更多珍貴史料,現已乏人瞭解。亟應擇要憶述,以供治史者之參考採擇,而免湮沒。余深韙其言,謹就記憶所及,槪述崖略。惟値衰年餘生,記憶銳減,掛漏必多,所幸此乃個人回憶,而非正史,聊存雪泥鴻爪而已。至於文字之工拙,則非所計矣。中華民國七十三年記於臺北寓廬,時年九十。
关键词: 王立哉 | 人物生平 | 家族情况 | 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 护国战争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102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