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陽于門,有二忠烈焉。一曰宗渭;一曰宗濟。世居濰西遠里莊。父輩同居,共謀生計,全家人丁,都六十餘口。世代耕讀,忠厚傳家。叔兄弟七人,伯名宗海,字會川;仲名宗漢:叔譜名宗江,(易名)春秀,字岷山。伯仲兩兄,遵奉親命,主持家政、事必躬親,公正嚴明,叔兄岷山,中國大學畢業,服務敎界。誨人不倦,桃李滿天下,家聲更振焉。(現在臺灣)烈士宗渭,行四,妻王氏,遺二女。強記憶、肯苦讀,旣長更爲澄神。山東省立益都師範前期畢業,後師肄業半年,基於日倭之迫侵,謀圖國家之復興,...
-
民國三十年至三十二年初,筆者服務於山東全省保安司令部特別黨部。駐地是臨朐縣西南鄕山區中的石河頭村。房東是一位讀舊書的老先生,曾談鄕先賢竇光鼐的軼事一則,略謂「竇光鼐被放某省主考官時,出的作文題目是孟子書中的『南蠻鴃舌之人』;考生認爲是侮辱,推出代表數人晉謁主考官交涉,並準備罷考。竇氏卽叫諸代表稍候,立刻取過文房四寶,寫『別蠻詩』一首:館閣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寵出重城;散心蕭寺尋僧敍,閒戲花軒向曉行。情切辭親摧寸草,抛撇朋輩譬飄萍:生逢盛世識書士,蠻貊氓民慕...
-
俏鼓姬官邸失身窮書記人財兩獲
-
逄公麗松,山東高密人,故山東聞人國大代表逄公化文(彬靑)次子,生於民國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卒於八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幼承庭訓,循規蹈距,勤練書法,隨政府遷台,就讀台北國語實小,每日朝會指揮全校唱國歌,六年級參加日本東京中國書法比賽,榮獲亞軍。稍長考入師大附中,爲軍樂隊指揮,小喇叭獨秦,體操技巧隊隊長,拳擊選手等。四十八年就讀屛東農專農藝科,爲全校壁報主編,籃球校隊,足球球門,演講、辯論、英語朗誦等校隊代表,參加校際比賽,屢獲佳績。五十年服役於小...
-
金幣爲人人所喜愛,卽以建國七十年紀念幣言,中興新村臺灣銀行分行側門,於十月九日晚十二時前,已有數老,仰臥草蓆,排隊以候之。吾於十日晨六時半趕到,排次三十一號,銀行開始營業。慣例爲上午九時,待我購時,已是十時半,足足四小時,合二百四十分鐘,腰疼背痠,疲累不堪。且僅得一大一小而已。價款又是不到期之定期存款,旣扣所得稅,又須減少利息,爲謀此種金幣,精神、體力、錢財,損失如斯之鉅,若非愛國心之激蕩,則大可不必。但金幣在手,閃閃發光,目睹 國父與先總統 蔣公二人之遺...
-
先生諱德耕,字育民,生於民國前五年(淸光緖三十三年)七月十九日,世居山東榮成縣城西不夜村,村面對偉德山,東西兩崗峙立左右,形勢天成,地靈人傑,累代功名輩出,父肇林公,爲人慷慨豪邁,望重鄕里,膺選村長垂廿有餘年,三十七年匪逼魯東,避地來臺,至五十年棄養,先生哀毀逾恆,爲築墓園於臺北縣五股鄕之觀音山,並自留生壙於其旁,母林太夫人勤儉賢淑,持守故家,不幸於抗戰期中謝世,有弟三,禮耕、書耕、舜耕,姊妹各一,均陷大陸,久斷音問。先生秉賦凝重,生性頴達,幼好讀書,奮...
-
濰城東南十里許,有一鳳凰山焉。凡位山后之近村,都冠以山后,而兩貞烈,均山后楊家人也。貞士楊姓,名鴻奎、字星五,後以字行。兄弟三人,君居長,妻王氏,諸城人,女名雪梅、遺腹子名〇〇。天分聰穎,家道淸貧,就學不二年。通事理,力上達,經農商,維家計,後對於公私簿記,普通書電公文,皆能手擬親批矣。民國十六七年間,(濟南五三慘案前後),濰縣南鄕民團團總李朝英先生。(軍校生李傳宗之長兄,李戡亂期,任某師副師長,犧牲于歸綏,國防部有案)。出任縣公安局局長,繼奉令成立警備...
-
民國二十二年,山東發生盜印印花稅票,印花稅局局長周延年呑食鴉片烟自戕一案。繫鈴解鈴,均爲省主席韓復榘一手所導演。貪汚凟職,枉法亂紀,草菅人命集於一身。有識之士固早已預知其終不得其死矣。呑食鴉片斃命之印花稅局局長周延年,字亞光,河北省景縣薛家寺人,父爲遜淸邑庠生(秀才)家道小康,民初任小學敎師,兼通醫理,樂善好施,頗爲鄕里所欽仰。周少時,父課讀綦嚴,不能堪,乃亡家出走,投入西北軍任司書(卽書記官)。隸師長韓復榘部下,抑鬱不得志,苟延生活而已。先是韓復榘任團...
-
靳先生諱維熙,字約齋,聊城人也,遜淸河道總督靳輔〔康熙間〕之裔孫。光緖戊子科優貢,肄業尙志堂,以文學知名,世傳治河方略,受知於山東巡撫張曜,三慶安瀾,奏保敎職。甲午夏五月,署莒州學正,課士循循善誘,寒畯咸受業於門,兼理日照縣敎諭訓導,文風大振,科第盛極一時,關城陽書院官課,得士尤多。科擧停,設校士館、高等小學堂,歷膺館長堂長,旋調升沂州府中學監督,斯時學制革新,士習仍舊,委曲調劑,措置咸宜,長吏器其才,兼派充莒州統計處總辦、山東通志——莒、日、沂採訪員,...
-
高禩志先生,字農珊,惟不常用,親友多不知之。山東省膠縣杜村鎭人,誕生於民前五年農曆六月十六日,家中以務農維生,稱小康焉。民十二?與王熙梅女士結婚,伉儷情篤。生子女各一,惜子早折。膠州瑞華中學畢業後,考入山東省立高工,再入膠濟鐵路四方機廠擧辦之機械訓練班,於鐵路機械技術言,頗有所長。尤以膠路承襲德國及日本先進國家所奠定之科學基礎,技藝之高明,稱全國之冠。六十年前有自製機車能力,此機車並非今日之摩托車,乃使用蒸氣機之火車頭也。據云另有昔日之京奉鐵路瀋陽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