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期(号): 第22期
出版日期:1986-01-01
出版周期:季刊
开 本:16开/32开
臺灣海島孤懸,原稱域外,數百年來,由於內地移殖者多,及土著「番人」之共辛勤經營,開闢草萊,披荆斬棘,乃從荒蕪之地,而成富庶之區;雖曾屢遭外強侵略,終能建立行省。可惜的是建省十年之後,光緖二十一年,甲午之戰告敗,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竟成日本殖民地者五十一年。幸以民國三十四年,八年抗戰結束,我國戰勝日本,台灣重歸祖國,終成爲復興基地,建設猛晉,遠勝大陸各省,在我國歷史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去年値台灣建省百年,又爲脫離日本統治光復四十年,台灣各界因有熱烈慶祝。按台灣原係福建轄屬,早在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吳金卽已主張「將台灣府另分一省,專設巡撫一員」,其醞釀期則可溯到沈葆楨爲保台而創其議。台灣建省日期原有清光緖十一年或十三年兩說之不同,終經多方考證認爲應係光緖十一年農曆九月初五日(陽歷爲十月十二日),因其主要依據,是那天慈禧太后有「著將福建巡撫改爲台灣巡撫」諭旨。故雖籌備不及,而至光緖十三年八月一日閩、台始告分治,但其先駐台的福建巡撫旣已改爲台灣巡撫,實已執行台灣巡撫之權,確認台灣爲在光緖十一年建省者,固亦宜也。台灣旣由福建轄下的一府,改制爲與福建平行的一省,淵源深切,應加認知。「香港時報」去年十月間刊有張譚先生所著「台灣建省百年」一文,對其史實沿革,敍述綦詳,玆爲轉載於次,以供參考。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116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