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台湾 > 客家人的文化记忆 > 客家话研究

  • 梅縣雜憶

    作者:殷卓倫 出版时间:1984-04-25 所属期刊:嶺南特訊 第37期

    廣東方言梅縣人情廣東地方大別爲四種方言,卽廣州話(廣府各縣)、客家話、潮州話和海南島詁。臺灣的客家人你問他是客家那一縣?都說是梅縣,其實臺灣的客家人並不一定是梅縣遷來的,也有廣東其他各縣,甚至福建或廣西的客家人,因爲梅縣是客家人的大本營,所以都說是梅縣客家人。梅縣的名氣雖大,但不是一等縣,縣的大小等級是根據田賦的多少而定,梅縣山多田...

    关键词:广州话客家话梅县潮州话客户节俭

  • 客家話的特徵

    作者: 出版时间:1992-01-01 所属期刊:尋鄔文獻 第5期

    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之一,分布於廣東東部、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和湖南、廣西、四川、台灣等地。台灣通行的有四縣話、海陸話和饒平話,至於詔安話和永定話,則幾乎已被其他語族所同化了。四縣、海陸和饒平話的主要差別僅止於聲調,故通常以通行較廣的四縣話爲客語的代表。客家話和閩南話、廣東話都是保留古音豐富的漢語,也有許多人認爲它比閩南話更接近國語,所...

    关键词:客家话声母汉语古音韵母闽南语活化石

  • 三分天下廣東人—廣州人 汕頭人 梅州人

    作者:張榮 張亮文 著 出版时间:1999-02-01 所属期刊:嶺南特訊 第191期

    三分天下廣東人—大部分人對廣東人的認識是「祗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們去廣東也祗是到過廣州或珠江三角洲,而對汕頭和梅州的廣東人則知之甚少了。其實,廣東人基本上由廣州人、汕頭人、梅州人三大部分組成,他們大有「三國鼎立」之勢。他們各說各的話,各有各的性格。居於山區的梅州人絕不同於平原的廣州人,而汕頭人之於「功夫茶」,又不是其他廣東人所能企...

    关键词:广东人广州话外来语潮州话客家方言

  • 台北市廣東同鄉會客語班開課

    作者: 出版时间:2011-07-01 所属期刊:嶺南特訊 第331期

    (本刊訊)本會客語初級班於本100年5月11日下午二時,在本會會議室,由鍾理事長如海先生主持開班儀式。授課前,鍾理事長(前排左三)客語老師徐瑞生先生(前排右二)及全體學員合影留念。

    关键词:同乡会客家话开班仪式合影留念

  • 笆子葉茶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2006-01-01 所属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笆子」是客家話,即番石榴。笆子葉茶是將笆子樹上之葉子採下製成者。吾鄉人飲用之茶,約可分為兩類,一為家境較裕男士及商界人士所飲用,以鐵觀音之類茶葉所沖泡之茶,俗謂「細茶」。另為一般家庭所飲用之笆子葉茶,或謂「粗茶」。客家人所居住地方,多為接近山區之貧瘠土地,山坡上野生笆子樹甚多,因無人照料,所結果實小而堅澀,不能入口,祇有其葉子可供...

    关键词:笆子番石榴客家话叶茶

  • 廣東三大方言趨勢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7-05-01 所属期刊:嶺南特訊 第281期

    一、粵語、潮語、客家話粵語、潮語、客家話,是廣東境內三種主要方言,這三種方言基本上三分了廣東的天下。而粵語是強勢方言,大量潮客人向珠江三角洲移民,不久即被粵人同化,使講粵語的人急劇增加。粵語,又被稱為廣東話或白話。粵語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方言。使用粵語的人數約七、八千萬,佔漢族人口數的百分之六左右。粵語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廣東話是粵語的...

    关键词:粤语潮语客家话文化特征趋势

  • 漫談客家話

    作者:李欣 出版时间:1999-02-01 所属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一客家話是一種方言,只有出門的人才會意識到在衆多的中國人中有一種客家人,和一種稱爲客家話的中國方言。只有生活在衆多的客家人當中,才會意識到客家話中還有許多分支。1927年我第一次離開家鄕到廣東潮州上了大埔旅潮小學,我才開始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是客家人。在一次聯歡會上,有五個來自大埔、梅縣、揭陽、五華和汀州的小朋友同台演說自己的方言,又使我得...

    关键词:客家话分支祖先与方言中原古音韵李白《陌上赠美人》蒋捷《女冠子》语音变化龙岩梅州汕头讲法俗谚道理客家话传授

  • 從客家淵源看今日大埔

    作者:劉長風 出版时间:2001-12-01 所属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據考證,客家人自唐宋時期從北方中原地區因戰亂和災荒遷徙到福建、廣東、江西邊界山區而逐步發展的漢族民系。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他們以獨特的語言文化和愛國愛鄉的精神,哺育了一代代英雄豪傑。如中國近代史以來洪秀全、楊秀清、丘逢甲、劉永福、孫中山、廖仲凱、廖承志、文天祥、朱德、葉挺、葉劍英、葉選平、楊泰芳等;身居海外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雅、現任...

    关键词:大埔县客家渊源客家民系客家话家乡发展

  • 談客家話回響

    作者:古之 出版时间:2002-02-23 所属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楊雄方言七說:攍、、賀、、擔也。到廣雅則說:攍、㧡、何、、擔也。溫仲和編輯清光緒嘉應州志卷七方言直說:「擔謂之㧡。土音讀恝之平聲。」並按語說:「今州俗明以擔為㧡,故擔夫謂之㧡腳。」楊雄方言是蒐集古今各地不同時空的同義詞。廣雅亦是。州志方言則是專指客家話而編的。依廣雅所說:㧡是擔義、則州志說「擔謂之㧡」,正是古義古語。只是客話恝平聲的...

    关键词:客家方言客家文化历史集萃

  • 客家話的辟諱雅稱別稱和外語

    作者:魏東海 出版时间:2005-12-01 所属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客家人世居黃河流域,因戰亂或飢荒逐漸南遷,渡長江,抵閩贛,直下廣東而定居。他們至今仍保留了我國古代文化、風俗和語言。這裡特將具有客家語特色的辟諱、雅稱、別稱和外語等,介紹如下:辟諱:客家話仍用辟諱一法。家禮上規定,對老人病故在堂,喪主對男人稱正寢,女人稱內寢。吊唁時,稱仙遊、仙逝或西歸、駕鶴等。口語上稱老、死、不在、過身等。舊社會曾...

    关键词:客家话避讳雅称别称外语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