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首故居地——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1期  作者:鍾濤 出版时间:1979-01-31
    关键字: 鼓楼 南京 抗日战争 模范小学

    我的祖宅在南京门西船板巷。那是两所邻接互通的深院,先曾祖时代,在这里一家五世同居数十年。晚淸时期,先父在这里设过养元学堂,开新敎育风气之先。民国前二年四月,我在这里出生,连同已故的兄姊,构成五口之家,在我三岁那年,先父至下关永宁街与舅父合资创设春生祥木行,我们一家也随后迁往居住,七岁进入圣公会办理之道胜学校就读。家姊出阁,卜居于楼薛家巷,先慈为便于就近照顾,也在黄泥冈六街购置住宅一所,包括三进老房屋和面积约一亩的空地,同时,我考入金陵大学附中所设的模范

  • 文章「五•一七」參觀軍艦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王耀東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鼓号乐队 仪队表演 参观游记

    也是鼠头蛇尾,千丝万缕难以成交。只有法国在政治上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才造成这宗买卖,谁料到后果是这样。我爬上了军舰甲板,看到了闪亮夺目的「昆明军舰」四个大字,保证是拉法叶。跟着人群挤,没人解说,仍然是一无了解,看到了休闲娱乐设施,也路过战情中心,爬上几层楼梯。又累又热。有人抱怨说,还不如昨天来,尙能看到海军官校的号乐队、仪队的精彩表演,再加海军陆战队的莒拳,都十分壮观。现在要想看,不可能了,等明年早点来吧!参观过昆明舰,看到海军官兵雄壮威武,精神抖擞,各个

  • 文章二次大战战史重温张峰」与「诺门坎」事件的剖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峰事件 诺门坎事件 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七年或一九三九年—一九四五年),是至今爲止,人類社會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七千二百多萬人死亡),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英、法、蘇、美、中國等組成的同盟國,與德、日、義大利等法西斯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對抗。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戰火遍及五大洲、四大洋。最後同盟國勝利。

  • 文章一片鄕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鱼鼓调 凤鸣宝塔 七七抗战 高皇庙 梆子戏

    号召一方。于是在禾稼收割已毕的农地里,搭起高台,便唱起戏来。繁嚣的絃管,震耳的锣,迸出山东大汉似的雄壮唱腔,管絃呕哑,委婉曲折,也有红妆少妇般的淸歌低吟。台下的叫好,摊贩的喊卖,吵杂一片,分辨不出主属与宾从。鱼调已是许久没有再听到了,记得以前家鄕里,旧年前后,多有沿门叫唱的鱼歌手,他们怀抱着长长的竹筒装造的鱼,一只手不时的拍敲著,也发出颇有节奏感的声来。另双手还拿着两片窄窄的木条作成的板,不时的配合著声,叮叮咚咚的和音合奏。所唱的词调,多是传流民

  • 文章對日抗戰「台兒莊大捷」述略——暨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台儿庄 台儿庄大捷 鼓舞全国军民 提高国际地位

    付出了惨烈的牺牲,在台儿庄六万参战部队中,伤亡二万余人,但是也换得辉煌战果:歼灭日军一万六千余人,击毁坦克车三十余辆,装甲车七十余辆,汽车一百余辆。这是日军侵华战争以来的首次战败。对日军而言,不仅是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是日军自明治建军以来第一次战败,但更重要的影响是—精神士气的挫折。2、奠定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如果包括周边阻击战在内,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国军投入兵力二十多个师计十二万人;日军投入两个师团八个联队约五万人,其中台儿庄方面七个联队。国军击败日军

  • 文章抗战回忆儿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鴻飛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抗战回忆 鼓儿词 平词说明 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蒋介石

    昔年我曾看过一些民间流行的通俗小说,其中有平词和儿词,平词也叫平书,在最精彩的地方,有诗有赞,儿词有五字、七字、十字之分,讲求通俗压韵,但不像诗句那样重视字音的平仄,就和今天的打油诗差不多。在每段词的前后,都有平词说明,词句可以随意加唱腔,所以也叫唱书,有人说中原很多地方戏剧如河南坠子等。大多由儿词小说演变而来,尙待考证。今置日寇投降五十周年,缅怀国运,感慨万千,试用儿词写此回忆,留作纪念:美哉大中华,建国在东亚。文化五千年,物博地又大。同胞

  • 文章時雨春風六十年

    来源期刊:《同安》 第60期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陈烈甫 四川大学教授 梅思平 厦门市鼓浪屿寻源中学

    陈烈甫教授,福建省同安县人,学富五车,通今博古,毕生献身教育事业,历任四川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授。抗战胜利之后,学人清望膺选厦门市议会议长。嗣因大陆变色,木铎渡南,主持菲律宾侨教垂卅二年之久,春风化雨,桃李满门。亦曾担任监察委员,职司风宪,誉满柏台。先生著作等身,曾获菲国中正文化奖、嘉新优良著作奖,中山学术文化奖,华侨著作奖。其立身处世,林林有容,玉洁冰清,足以廉顽立懦,作乡邦之表率。陈先生生于民前四年(公元一九〇八年)而予十八岁毕业于厦门市浪屿寻源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