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魏長城與畿上塞圍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绥远 黄河 工程

    二年改秦之九原为五原。后魏置,故治今甘肃省盐池县境。后魏又置,在今山西省寿阳县地。西魏置,在今山西省沁县地。西魏地域考补正:「五原,盐州大兴郡,后魏置郡曰大兴,西魏仍为五原,复又改为大兴,虽未明言置五原县,然魏置郡当兼置县。」舆地广记:「五原县,汉马领县地,后置五原县。元魏立大兴郡,西魏立盐州,则西魏有五原县。」隋志:「五原县,后魏置郡曰大兴,西魏改为五原。」按隋时之五原不在黄河之北,而迁于河南,但昔日九原及五原均在黄河之北,且位于今包头市附近,光緖二十九

  • 文章黄河小浪底工程竣工后调水冲沙实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黄河小浪底工程 水利工程 调水调沙 “三条黄河 水文监测技术

    九七年秋,笔者曾就「黄河小浪底工程胜利截流」写了一篇短文,概括其规模效益,吿慰旅台的毛正方老师,承蒙刊登在《海州文献》总七十五期上。已于二〇〇一年底全部完工的此项工程,它不同于一般水利工程,除供水、灌溉、发电、防汛外,更重要的是积水冲淤,又称「调水调沙」。也许是在竣工前受严重旱情影响,竣工后不能立即进行试验。今年黄河流量恢复正常,黄河水利委员会及管理小浪底的专家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在进行小范围实验,曾小结出「三条黄河」,首次「联动冲淤沙」的经验。该三条黄河

  • 文章黄河(一)——河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黄河 河源 历史文献 梅溪 源流考

    孕育中华民族千万年的大河源头,经过了近五百年的考究、探测,竟然矮了一截,少了一段,已经够人气馁,怎奈俄国大鼻子也来臭了我们一手,眞是……。一、黄河,我国的大河,中华民族藉他繁衍,他也孕育了万世不朽的中华文化。提起他,就叫我们骄傲,就叫我们对他肃然起敬。「黄河之水天上来」,不仅源远流长,在世人的观念中,他还意味着上天的恩典,宇宙的慈爱,泽被万物,无休无止的荫育者。河源究竟在那里?我先引敍几段历史文献:禹贡:导河自积石。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史记·大宛

  • 文章古黃河畔一古鎮——北沙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孟澤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黄河古镇 北沙镇 龙王庙 革命传统

    日寇败北,丢下了二十多具尸体,队长多山那颗罪恶的狗头还被悬挂在孟滩一棵大槐树上。这就是著名的北沙人民自发的抗日战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日历翻到九十年代,古鎭展开新容,北沙在腾飞。井字形街道,高楼栉比,工商繁茂;阔大的农贸市场,货源丰裕,千摊竞销;新建的淮河大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高矗的抗日纪念碑,气势雄伟,傲视东方;迤逦的古黄河大堤,万木葱茏,古闸交映。这一切组成了古鎭绚烂夺目的风情画。北沙,一颗镶嵌在古黄河畔的明珠,曾经有过昨日

  • 文章蘭州第一名勝五泉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兰州 五泉山 浚源寺 白塔山 黄河

    重修,淸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回乱,全山尽付一炬,所留者仅有千佛阁、五龙宫、藏经殿、赛楼等处,屡经当地官绅重建,稍复往日面目,后更经淸末理学大师刘尔忻之悉心设计复建,这才有今日的规模。民国十三年,陆洪涛督甘又曾大葺五泉山,工峻之日,只见亭台阁榭,精致曲折,颇擅山林之胜;入门即为紫云关,上为玛尼寺,其西有崇文阁。拾级而登,凭栏远睇,黄河襟带,水光接天,城市烟火,罗列眼前;再上为三圣殿,红楯碧瓦,隐现于山坳林杪间,景物绝胜。前行是千佛洞,过去是淸晖阁,甘露、掬月诸泉过

  • 文章黄河(三)——泥沙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黄河 荷兰 水患 流量变化 含沙量 治理方案

    黄河的泥沙,给我们塡造了华北大平原,孕育了中菙民族和中菙文化。假如我们处理得当,今天带「海」字的省份,不止西边的「靑海」一个,恐怕在东边还有「渤海者」和「黄海者」供我们……。一、说到黄河,我就想起了荷兰,我曾两次去过荷兰,知道荷兰人最羡慕我们的黄河。荷兰人说:「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他们又说:荷兰人造地,値得骄傲,但也太辛苦了。你们中国有个黄河不知不觉中塡造了比荷兰整个国土大了百十倍的肥美土地,你们不知感激,反说「黄河百害」,未免太没良心了。荷兰地形

  • 文章地靈人傑看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衛永紅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黄河文明 山西历史沿革 人才杰出

    山西,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勤劳淳朴的人民,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文明,更有许多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人杰。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炎黄于此融合、繁衍、壮大,「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开创了华夏文明之源。芮城的西侯渡遗址,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纪录者,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半个蚕茧,证明了华夏祖先农桑的开始,而后稷于稷王山教人稼穑,仓颉造字,以及汾阴祭祀后土等等,使这块热土成为中华文明的「直根」之所在。文明是人创造的,从

  • 文章黄河(二)——河套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黄河 河套地区 地理范围 文献说明 鄂尔多斯草原

    黄河百利,更富一套」,我很欣赏这句话,但是我们若再加努力,「更富的」不仅是现在的「一套」或二套、三套,而是比二套、三套更大更广濶的鄂尔多斯草原………一、一般人常说:「黄河百害,惟利一套」。这是一句不辨是非,忘祖、忘本的话,容另文辩正。我倒觉得「黄河百利,更富一套」的话,反而切合实际,値得欣赏。说到「河套」,我们应该先了解他的位置和范围,在这里,我们先引证两段文献来说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河套,今绥远南部,即蒙古鄂尔多斯。其地东、西、北三面拒黄河,南

  • 文章崑崙山脈萬山的根幹、千水的源頭 西北的頸項、全國的脊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昆仑山脉 古今文献记载 地形图 长江 黄河

    亦高达七千八百二十公尺,穆斯塔格山亦高达七千二百八十一公尺。**窃据大陆后,为了加紧控制边疆,除在南疆修了一条环绕塔里木盆地的大公路以外,还从该公路的重站,新疆西南角的叶城,向南转东,经赛图拉,过普沙山口,再南折经大红柳滩、海吉兰加、直到藏境,再过碟木珠尔山口及丁果山口以至罗多克,修了一条相当高级为世界瞩目的公路,把新疆和后藏连为一体,曾引起了印度的极大不安。这是唯一横跨喀喇昆仑山的战略性公路,它把新疆和西藏连为一体,値得注意。四、长江、黄河,是我国两大

  • 文章世界最大象化石近在陝西省出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大象化石 陕西省 考古发现 出土化石 黄河古象

    据中共「新华社」报导,在陕西旬邑县近年出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中,有一具鲜为人知的完整古象化石,体型之大,超过世界上目前出土的个体最大的「黄河古象」。据悉这具古象化石门齿长达三·一七公尺,直径最大处有〇·四一公尺。如果把整个骨架复原,估计体长约十三公尺,高四·七公尺,超过十四年前甘肃合水县出土的「黄河古象」化石。中共古生物专家进行合作硏究后初步认定,它属各为剑齿象,生存年代距今约二百至三百万年。据悉,与该古象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犀牛、豹、虎、羚羊、鹿、野猪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