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工程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代表海老專訪報導之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抗战救国 水利工作 黄河工程 回忆录

    恺)出任。此时各水利机关纷纷撤至后方,导淮、扬子江、华北、珠江各会局均在重庆附近,仅黄河及泾洛工程局仍在西安及大荔。时后方军粮民食之供应,至感重要,而交通运输尤苦艰穷。乃呈准中央分别举办粮食增产及水道疏浚工程:由导淮委员会主办綦江船闸渠化工程,以利铁砂之运输,时杨君毅兄(继曾)以兵工署长兼主大渡口钢铁厂。由杨子江水利委员会主办湘桂水道,兼及乌江水道,利用湘江、漓水之衔接,下达梧江,与广洲相通。利用乌江水道与湘水之沟通,开发黔东湘西之资源。再成立嘉陵江

  • 文章黄河「断流」与一河两江「截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夏天馬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黄河 断流 工程建设

    媒体继续披露有关单位所提出目前已经知道这次黄河「断流」对流域地区所陆续引致的部份后果如左:一、农业(指牛年夏作)失收,不久定有粮荒;二、工业停顿减产,不到预期之半;三、人民生活所需飮水用水,均无着落;四、原先期望中的排沙工程的功效,完全停摆;五、河床淤沙(堤岸风蚀崩摊等)有增无减;六、河床增高(多处河床高过两岸地平线七公尺);七、黄河中下游五省(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由于防洪施设,完全失效无用,一遇暴雨,多处堤堰溃决,引致洪涝水灾,粮荒、水荒、病疫

  • 文章北魏長城與畿上塞圍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绥远 黄河 工程

    二年改秦之九原为五原。后魏置,故治今甘肃省盐池县境。后魏又置,在今山西省寿阳县地。西魏置,在今山西省沁县地。西魏地域考补正:「五原,盐州大兴郡,后魏置郡曰大兴,西魏仍为五原,复又改为大兴,虽未明言置五原县,然魏置郡当兼置县。」舆地广记:「五原县,汉马领县地,后置五原县。元魏立大兴郡,西魏立盐州,则西魏有五原县。」隋志:「五原县,后魏置郡曰大兴,西魏改为五原。」按隋时之五原不在黄河之北,而迁于河南,但昔日九原及五原均在黄河之北,且位于今包头市附近,光緖二十九

  • 文章黄河堵口工程实录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李儀祉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黄河 水利工程 档案资料

    民国二十二年夏秋之间,泾渭暴涨,黄河大溢,陜州水文站实测河流超越已往最钜洪量倍余。八月,温县兰封考城东明长垣等县溃决至五十余处。其时开封震危,徐沛吿急,大河南北,运堤金堤之内,俱泛滥无遗,人民生命财产,漂泊荡毁,损失最钜,详见黄河水利委员会之黄灾统计表。国民政府迅谋救济,设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于账灾救生而外,兼事工账,司防堵。派予为总工程师,予适病未能兴,推宋君达庵(希尙)以自代。豫冀之间分三区,各设一工程处。于是分段堵筑,以工地情形之特殊,工各异规

  • 文章黄河的决口、堵口与龙王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8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08-25
    关键字: 黄河 决口 堵口 工程 龙王爷

    不禁囘忆起那滔滔的黄涛,令人仍有心悸之感!每年一遇汎期,沿河居民即如大难临头,而么代政府亦视同不可敉平之国家大患。所以中央设有黄河水利委员会,直鲁豫三省各设河务局以专司其事,堤上设立巡防队,并分段配置河兵驻守,用防决堤。黄河决口为害之惨,堵口工程之艰苦卓绝,除河务人员外,鲜有人能知其详;尤其金龙大王之神秘,令人望庙而莫知其底蕰,益显其神成。不见故鄕的黄河已四十六年矣,那浪涛汹涌黄流之恐惧,早已黯然的忘了。顷读我国著名工程专家宋希尙先生所著之値得囘忆的事,谈

  • 文章黄河下游防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郝守英 高克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防洪 堤防工程 水库

    撰文:郝守英 高克昌黄河历史上洪水泛滥闻名于世。据文献记载,在建国前的二〇〇〇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五〇〇多次,其中重要改道二十六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黄河决口改道淹没的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波及黄淮海平原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给广大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九四六年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在下游恢复和培修堤防工程二、一二九公里,土方近七亿立方米(其中放淤固堤土方约二·四亿立方米),石方一、三〇〇多万立方米

  • 文章黄河小浪底工程竣工后调水冲沙实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黄河小浪底工程 水利工程 调水调沙 “三条黄河 水文监测技术

    九七年秋,笔者曾就「黄河小浪底工程胜利截流」写了一篇短文,概括其规模效益,吿慰旅台的毛正方老师,承蒙刊登在《海州文献》总七十五期上。已于二〇〇一年底全部完工的此项工程,它不同于一般水利工程,除供水、灌溉、发电、防汛外,更重要的是积水冲淤,又称「调水调沙」。也许是在竣工前受严重旱情影响,竣工后不能立即进行试验。今年黄河流量恢复正常,黄河水利委员会及管理小浪底的专家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在进行小范围实验,曾小结出「三条黄河」,首次「联动冲淤沙」的经验。该三条黄河

  • 文章记李仪祉一近代水利工程的导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宋布尚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水利工程 李仪祉 黄河 治学

    在德,勤奋攻读,每日黎明即起,午夜始睡。星期日,必出游,即无伴,亦常一人携书山林中,耽自然之胜。尝吟曰:「一卷相随势不孤,林中偃卧鸟相呼,醒来神色忽顚倒,误认靑天作碧湖。」除游历山林外,凡柏林之宫殿、寺观、园囿、博物馆、美术院,亦时见先生踪迹。同学以先生好学不倦,循规蹈矩,均以「圣人」目之。假期中,约友游历欧陆,参观工业。见各国对水利事业之重视与研求,不遗余力,而各工程师之埋头苦干,奋勇精进,与水患相搏鬭,为人民谋福利之精神,深受感动。尝曰:「人生几何?黄河

  • 文章(鄉情報導)我從故鄉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河南博物院 水利工程 猴山 黄河

    今年五月因事到郑州一行,为时短暂,来去匆匆,但仍然于办事之余,抽空参观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博物院,一个是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由于这两地一属文化,一属建设,对家鄕河南有特殊的影响与意义,特作一扼要报导,藉飨鄕亲。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旧址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市三圣庙街,是我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一九六一年随省会迁到郑州市人民路,馆藏丰富,被誉为我国八大博物馆之一。馆藏部份文物,曾先后到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丹麦

  • 文章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补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1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84-01-03
    关键字: 黄河 《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 堵口工程 引河 花园口

    关于花园口决口、堵口经过,已详卅六年四月「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光彩因亲历其境,知之较详,特将其重要数事补述如下,以期完整:一、堵口工程至卅六年元月间进行顺利,但所需大量石块供应不及,电请中央主管机关设法增加运石列车,但往返费时,无济于事。而时不我待,稍纵即逝。于无可奈何之中,不避越级言事,自工地密电最高领袖,恳请转饬有关军政机关,增拨铁路运石列车以免贻误。电去后,不三日,平汉路局夏局长光宇偕同专员钱宗渊等到工地,准予增拨列车。从此得以供应无缺,故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