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麻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孝感蔴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孝感麻糖

    論生活吃的藝術咱們中國享譽國際,以吃的講究來說很顯然的代表了一個國家文化和歷史的悠遠。這裏所談到的是我中國大陸地大物博各地的特產,那許多豐富的特產因氣候不同南北各異,或據技術上的秘竅仿效其古法相傳製作,或地理環境不同,然而各地區的特產却有它的造法和「出類」之處,不但名聞遐邇,而確能相傳不衰,於是地以物傳,物以地誌,相得益彰,如經過特產地的旅客們莫不以先嚐爲快,然後購些餽贈親友,受者感覺禮厚,而購者所費不多,因而,經過那裏不買盒把,就難免令人有虛此行之感。...

  • 文章吃在安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7期  作者:牛智庭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豆沫 麻糖 酥肉 桂花蛋 驴肉

    張委員明誠談起家鄕的吃食,使我垂涎欲滴;他談一樣,我的嘴裏便有一樣滋味咀嚼了半天,不禁搖搖頭,祇不過空回味而已。臺北市上偶爾也能找到一兩樣類似的東西,但畢竟不是地到貨,吃着不像那回事。南人食米,北人食麵。是順乎各地天然產物、千百萬年積習而來的。李敬齋先生說,南北之分,是以淮河爲界,不是以長江爲界。不錯,淮南淮北的產物的確大有差別。南方人吃麵,多半是當點心吃,像鎭江的小籠松枝包,廣州飮茶時的各色麵點,全是早點或宵夜的食品;北方人吃米,總要配上點好菜,有雞鴨...

  • 文章故鄕的甘蔗與蔴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2期  作者:馬濤 出版时间:1985-12-30
    关键字: 甘蔗 麻糖 制作流程 糖姆 蔗糖

    甘蔗中原幅度遼濶,佔整個大半部份的北方,俗云:「民以食爲天」,農村中主種穀麥雜糧,甘蔗是菓蔬副食品種外的副產品,微不足道里碑,旣不十分重要,因此未爲大衆普及而推廣,此是農村與工商社會的分水嶺,有顯著不同的劃分。甘蔗一物,中原家鄕多叫「甜桿子」,有!故不能說俯拾皆是,每逢秋冬廟會,常見大拉小推,延緜不絕。甘蔗爲製糖之源母,黃淮平原,全爲肥沃冲積面段,細沙封壅,種出來的甘蔗,節長皮薄而汁多,列入水菓銷費大衆食用供應而已。這銷衆食用的甘蔗,有靑、黃、紅三種皮色...

  • 文章憶黃縣(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黄县 故乡风貌 特产肉盒 麻糖 白条糖

    黃縣是一個三等小縣,但銀兩則爲一等縣,城南部與招遠縣接界處多山,有黑山、萊山、虎山、豹山,狗兒山,土地貧瘠。東、西、北爲平原,土地肥沃,農作茂盛。北臨渤海,敎育普及,村村有小學,縣有初紙中學,另有私立志成中學,而後倂入縣中。敎會在小灤家疃設有初中、高中、醫學院、醫院。地少人多,在戰前據說有四十萬人口,故多外出經商,做工,以東北最多。有人說東三省(現爲九省)各市鎭內,只要有招牌之商號,均有黃縣人,不是自營,就是大,二,三掌櫃或夥計們,所以財源興隆,有「金黃...

  • 文章故鄉的年俗

    来源期刊:《江津》 第23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蜡烛制作 麻糖 年货置办 刨猪汤 《江津县志》

    半斤、斤烛……等不同的尺寸大小。)三、按麻糖(音读同「汤」)麻糖,也叫炒米糖。种类很多,有芝麻、花生、核桃(胡桃),馃子麻糖。按麻糖就是制作麻糖,大多选在腊月初八左右,也有迟到二十三以后的。按麻糖的过程,先在六、七月间将糯米蒸熟,阴干后叫阴米。按麻糖前先将阴米渗入特制的油砂中爆炒胀大,叫炒米。然后,起油锅加糖(水糖和红饴糖水)煎化,火候不宜太老,老了有焦味;也不能太嫩,太嫩糖汁凝结力不够,麻糖按不拢。再加入适量炒米和人们喜欢吃的芝麻、花生或核桃,搀拌均匀

  • 文章(乡土风情)忆念归绥小吃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0期  作者:余仁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归绥小吃 祭灶麻糖 家乡风味 酱牛肉 大碗奶酪

    ,顾名思义,就是用小米面做的窝头,其色米黄,其形如馒头,其味甜而松软,热气腾腾。早晨买几个作早点,既有营养,又易消化。较之烧饼油条,更胜一筹。确为价廉物美之首选早点。可惜今已失傅。而代之以小米面蒸饼,其味与米窝窝相比,有天渊之别。「祭灶麻糖」,每年夏历腊月廿三日,相传的迷信活动,送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故有联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但恐不能事事均善,所以想糊住灶神嘴,同时也给些甜头。使其言善而不言恶。因而届时大供麻糖。市场所售麻糖有多种:白色脆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