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麻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索州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刘华顺 常州 传统小吃 传承

    有着一〇〇多年历史的最传统的制作大麻的桶炉;二〇〇八年,在『服务奥运,江苏有我』活动中,获得了『最値得向全球华人推荐的十大江苏名点』的称号::常州大麻制作技艺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常州传统小吃获得的又一项珍贵荣誉。实事求是地说,常州人对大麻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但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来认识常州大麻文化,让这一传统美味小吃得到历史的传承,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和我太太商量后,决定在麻糕外形上有所创新。通过努力,目前已经创造出卡通形象

  • 文章一块麻糕十八个「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常州 龙城习俗 方言 口头禅

    常州人喜欢吃麻糕,常州麻糕特别好吃。在历史的长河中,「吃麻糕」已构成了「龙城习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麻糕是常州人的语言,也是常州地方语言的一种独特体现。常州人吃麻糕越吃越精,在常州民众之间,流传着用常州方言品评麻糕的口头禅,「一块麻糕十八个佬」。大麻的形状:大佬(大的)、细佬(小的)、长佬(长的)、圆佬(圆的)。表面的芝麻:多佬(多的)、少佬(少的)。麻糕烘烤的颜色:焦佬(焦的)、老佬(烘烤得正好)、嫩佬(欠火候)。手摸上去的感觉:冷佬(冷的)、热佬

  • 文章常州麻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常州 老味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因为一种味道,记住一座城市。不因时间的远离、空间的转换而模糊。思念的味道常在,城市扎根在心中。想起幼时学校门口的鸭蛋脆饼、花花糖人;想起儿时父母家中宴客时做的网油卷;想起秋风乍起时货眞价实的腻蟹糊的香味;更想起双桂坊的常州大麻::这些老味道,是历史,是文化,更是传统。承载了江南一辈辈人的记忆,记录了过往与现在。非遗传承人教做麻糕严玉华,常州大麻的又一代传人。除了非遗传承人,严玉华还有好几个响亮的头衔:扬州大学烹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武进职业教育

  • 文章补述吃年年年高升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7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 年糕 年食 年年高升 风土习俗

    在过年时候,无论省内省外,吃年是我们中国人过年不可免的年食,因为相传,人们一吃年,意味着:「年高年高,步步升高」。年在台省人家是属于「粿」之一种。而新年是一年之中「粿」发行量最多的时候,而所谓甜粿、碱粿、发粿、菜头粿、红豆粿,统统出笼,到「大年夜」达到「最高潮」。大约从腊月廿一、二日起,是家庭主妇开始忙做年的时候,过去许多妇女们聚在石磨子周围,莺声燕语,有说有笑,确是年俗的一个热閙镜头,然而在今天,这种情景可眞稀罕的很呢!我们所见到的是商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