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鸿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9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梅村 鸿 农业 工业 交通

    鸿声鄕,位于无锡市东南,距市区二〇公里,全鄕总面积二五.五平方公里,六七七二户,二三三一八人。有鸿声、茅塘桥,西仓三个集镇,鄕政府设在鸿声镇,辖十三个行政村,二七八个村民小组。鸿声鄕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市内公交十九路车频繁往返。有直达上海、苏州的长途公共汽车,农民班车、招手车不计其数。现代化的邮电大楼有近千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国际直拨电话四十四门,六部用户传眞机。医疗卫生事业设备精良,商业服务网点功能齐全,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完备,全鄕有完全中学一所,中心小学

  • 文章今曰梅村与鸿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5期  出版时间:1996-01-20
    关键字: 梅村 鸿 商业 交通 风景

    今梅村镇与鸿声乡都在古梅里境内。宋代,梅里建乡,梅村与鸿声同属梅里乡。现(1988)梅村镇,全镇33031人,其中农业人口31683人,占总人口的95.91%。劳动力中40%进入工厂。全镇总面积3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032亩,人均耕地1.18亩。梅村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平原高田,盛产稻麦、乔麦。全镇有水旱田38900亩。70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以地下渠道为骨干,沟、渠、路、林、村综合治理,改明渠为暗渠,结合整田平地,做到格田成方,灌排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7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梅村 鸿 人口 经济 交通 医疗

    今梅村鎭与鸿声鄕都在古梅里境内。宋代,梅里建鄕,梅村与鸿声同属梅里鄕。梅村鎭全鎭三三〇三一人,其中农业人口三一六八三人,占总人口的九五·九一%。劳动力中四十%进入工厂。全鎭总面积三四·八五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九〇三二亩,人均耕地一·一八亩。梅村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平原高田,盛产稻麦、蚕茧。全鎭有水旱田二八九〇〇亩。七十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以地下渠道为骨干,沟、渠、路、林、村综合治理,改明渠为暗渠,结合整田平地,做到格田成方,灌排分开,路渠结合,渠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8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10-20
    关键字: 梅村 鸿 教育事业 生活水平 旅游 工业

    创汇一七三万美元。一九九一年全镇外贸产値达二七〇一万元,比上年增五七.四%。外贸收购额一八二〇万元,比上年增七·一%。一九九一年全镇工商业上交国家税金一〇〇八万元,成为全县税金完成较好的鄕镇之一。全镇用电情况良好,一九九一年全镇变压器五十七只总容量一二七六〇KVA。低压出线二八六路数,年供电量二〇二七·三四万度。各厂、各村都有自发电设备,基本上能保証照明、生产的用电量。鸿声,以鸿山美景著称。鸿山原名铁山,而因泰伯葬此而更名为古皇山,后因东汉文学贤士梁鸿

  • 文章同乡会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9期  出版时间:1975-07-20
    关键字: 助学贷款 同乡会 颁奖典礼 姚和声 鸿

    颁奖典礼,曾晤丁熊照鄕长,除代理监事等致意外,并报吿本会最近会务状况,对筹建无锡会舘至为赞许。姚老和七秩荣庆 无锡鄕亲设筵庆贺十月十一日(农历六月初三),为姚和鄕长七秩荣庆,本会理监事、名誉理事、顾问、各种委员会委员等特为撰庆寿屛,分往祝贺,至亲好友于当晚假今日公司五楼天福楼设筵欢聚,无锡耆硕,大多参加,至为愉快。高老伉俪七秩双庆 乡耆名流欢聚祝寿本年八月十二日(农历七月初六),为高监事鸿勋鄕长伉俪七秩双庆,本会理监事、名誉理事、顾问、各种委员会委员得悉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