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鳓鱼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鳓鱼的烹饪与加工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三鲍 荷包

    鳓鱼,是舟山渔户人家制作家常菜的一种重要种,也是现宴席上一道时鲜海味。鳓鱼腹有硬刺勒人,故名之。其状如鲥,小首细软鳞,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状。鳓鱼可鲜食、刨盐淸炖、醃制、晒鲞,尤以「三刨鳓鱼」的制作历史悠久,具有传统的工艺。「三刨鳓鱼」的加工制作颇为特别,在醃制前,先用尺把长的细竹竿从腮孔直捅腹腔至肛门部位,以保证醃制过程中盐水能渗入整条体内。需要加工之新鲜鳓鱼,凡是过僵硬期的,先要入咸卤中,或是先用一〇%盐抄拌之,此乃鳓鱼的头刨工艺;接下来

  • 文章舟山海產的過去和現況(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海蜇

    续上期)鳓鱼鳓鱼也称作力或肋。汛期,在淸明以后,羣进入渔场,在水色澄淸、水深三十——四十米的海域集羣产卵,立夏开始陆续见苗。夏至前后为旺产期,与大黄参差并发,发一般都在小水和起水的时候。鳓鱼性敏感,怕强光,早上和傍晚活动的水层较浅,易于捕获,所以有「五月十三力会,早上勿会夜里会」的渔谚。但鳓鱼游速很快,渔民说它是:「小小鳓鱼无肚肠,一夜游过七爿洋」。鳓鱼羣体虽小,但很密集,羣众称为鳓鱼排。发一般在潮水将涨未涨,将落未落的时候,所以渔民说它

  • 文章鲜咸皆宜的家乡海错——鳓鱼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3-06-30
    关键字: 家乡 海产 渔场

    居住在浙江沿海边的民众及海岛渔民,均对鳓鱼颇为熟悉,并且十分喜爱品食,它是一种重要、著名美味海产,为现今筵席、宴会上一道时鲜佳馔,也是一种传统的经济价値较高的类。鳓鱼身长宽,呈椭圆形,体侧扁薄,腹部更薄,个体较大,成一般长度在二二·五—三三米厘,最大的可达五〇—六〇米厘;体两侧及下方均为银白色;头小而侧扁,头后部略凸,口中等大,口裂几垂直。下颔较上颔略长,前端尖并突出,嘴斜向上翘,两颔、颚骨和舌上密布细小牙齿。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彼此分离,眼

  • 文章舟山海產什記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5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2-12-3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能。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吐血、肾虚遗精、疮疖痛肿、无名肿毒、乳腺炎等疾病的治愈。㈡东白莲的「串鳓鱼」每年四、五月间,正是普陀区湖泥鄕东白莲岛渔民用串网串鳓鱼的季节。东白莲的「串鳓鱼」颇有名气,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传说在十八世纪末年,东白莲岛上有个叫乐阿岳的渔民,平时生活依靠在岛上种点蕃薯,海边捞些虾蟹,拾些海螺来维持。有一次,他看到在滚滚而来的潮水中,常有鳓鱼冲出水面,就把平日从海滩上拾来的破网衣,拼补装成了「渔网」,趁落潮时,在岛南部临近老鼠山

  • 文章五月十三鳓鱼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3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定海 流网作业 汛期 渔业

    端午节前夕,定海市场中常有鲜白鳓鱼出售。与河鲫相比较,鳓鱼的价格较为实惠,而且肥大鲜嫩,营养可口。舟山谚语:「鲜白鳓鱼无肚肠,一夜赶过七片洋。」「五月十三鳓鱼会,日里勿会夜里会。」由此可见,端午节前后,正是品尝鳓鱼的最佳季节。《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曰:「鳓鱼,又称鲞,为舟山渔场的主要种之一。其体形侧扁,长为高的三·五~三·七倍。口大,向上倾斜,假腮发达。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腹部有锯齿状棱鳞。背鳍、尾鳍及体背均呈淡青色,体侧及腹部呈银白色。」又云

  • 文章舟山海產什記(續)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6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海蜇 黄鱼鲞

    公斤),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因海洋污染等多种原因,温州海蜇和本洋海蜇已多年不见踪影了。人们企盼国家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整治力度,让「海蜇」重现舟山渔场。㈣舟山传统海产食品舟山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有不少久负盛名的传统水产食品,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当数鲞和糟。鲞中的佼佼者是黄鲞和鳓鱼鲞。黄鲞又名白鲞和勺鲞。是用整条新鲜大黄开背清除内脏,漂洗干净,加盐腌制后再漂淡晒乾,营养价値颇高。经测定每百克黄鲞肉中含蛋白质五十四克,脂肪一·一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 文章螺门薧头与三鲍鳓鱼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1期  作者:周翔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螺门乡 三鲍 梁横山 渔业

    位于舟山本岛东北部的螺门鄕是舟山著名的渔鄕,出产的薧头与三鲍鳓鱼名闻遐迩。早在四十年代,当地的行主就想办法将小用盐醃在自家的大缸里,待天晴时到外面的空地上曝晒,晒成的干制品,分类打好蒲包贮藏在家,等待温州、福建等地的生意船来收购。这便是「螺门薧头」的来历,并演变成当地捕人的代名词,也表示螺门人食性偏咸的意思。解放以后,薧头的加工技术有了一定改进,产品除了继续外销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卖给附近百姓的。但后来随着大捕船作业的逐步消失,薧头的生产也渐渐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