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鲍鱼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邑人來台探親記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文質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邑人 探亲活动 孔庙 鲍鱼

    宁项廷声吴扬燕等作陪,席间他说第一次尝到洋酒、龙虾、鲍鱼、海参、鱼翅等名菜,感到宝岛的物质丰富,但是消费也大,如房租(有自用住宅例外)水电、交通、生活必需品各项费用较大陆开支大,收入低的家庭,也非一般人所想像的那么富有。本来邀请他十月八日参加闽侨恳亲大会午宴,因为他居南投县中兴新村省府所在地,适逢双十庆典期间,机关团体休假三天,车票三天之前预售一空,无法前来参加,实感遗憾。此次来台与家人团聚同享天伦之乐,感到非常满意,十一月二十五日高高兴兴的乘机返回故里

  • 文章民以食为天 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2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1-02-10
    关键字: 鲍鱼 饮食文化

    认为「国外」食客均不计较,其实「外国」客确能入境随俗,但「国外」客难免会讲究一些。其次谈到「鲍鱼」,无论「鲜鲍」、「干鲍」均价格不菲,如果吃过「干鲍」恐怕对「鲜鲍」就会兴趣缺缺,我们一般在酒席上吃得多半是「鲜鲍」,厚实有余,鲜味不足。香港有位「名厨」杨贯一先生是烹饪干鲍的名师。一般俗称吃几个「头」的,其实是一斤几个的简称,一斤三个,叫「三头」鲍,一斤九个叫「九头」鲍,席上所食大部分「九头」鲍鱼以下,因为头数越小,鲍鱼越大,干鲍上席,持刀叉横切即可知其不擅鲍鱼

  • 文章嵊泗縣的海味八珍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8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0-10-20
    关键字: 嵊泗县 海味 鲍鱼 干贝 鱼翅 鱼肚

    鲍鱼。在嵊泗的枸杞岛、嵊山岛、绿华岛等东部清水海域养殖的绉纹盘鲍,系工厂化人工育苗,自然海湾笼子放养。鲍鱼其实不是鱼,属贝类软体动物,因其壳象耳朶,故称「海耳」,古时唤其为「鳆」、「九孔螺」、「千里光」和「石决明」等。古渔书《闽中海错疏》载鲍鱼「附石而生,惟一壳而无对,大者如手,小者二三指,傍有数孔」,自古以来,人们都将鲍鱼列为珍品。传说西汉后期新朝皇帝王莽,特别爱吃鲍鱼。《五杂俎》中记载,王莽吃起鲍鱼连家都忘归。而现今养育鲍鱼的嵊泗渔民舍不得吃鲍鱼

  • 文章嵊泗的海味八珍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4期  作者:郭振民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嵊泗 海味八珍 鲍鱼 鱼肚 淡菜

    海味八珍在嵊泗比较齐全。海味八珍之首为鲍鱼,属贝类软体动物,其壳像耳朵,故又叫「海耳」。古渔书《闽中海错疏》载:「鲍鱼附石而生,唯一壳而无对,大者如手,小者如二三指,傍有小数孔。」鲍鱼喜群栖在盐度较高的浅海潮一带,在流急藻密的岩礁中,昼伏夜出,靠嗅觉灵敏觅食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等红、褐藻类植物。鲍鱼全身是宝。其肉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和罐头,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其腹足肌肉肥大,肉质细嫩,爽脆柔滑,肉味淸香鲜美,蛋白质含量在二四%以上。用淸水文火蒸熟,辅以

  • 文章鲍鱼王子」梁诚威 广东人之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鲍鱼王子 梁诚威 梁鸿英 广东同乡会

    赠予梁诚威先生(左)「名誉理事」聘书。)梁诚威的师父杨贯一,是香港、甚至全球有名的「鲍鱼大王」御厨,1948年十六岁时从家乡广东中山,以仅有的五十元港币到香江闯世界,从冲茶侍应生到酒店经理,1974年集资开饭店,发展迄今拥有「阿一鲍鱼」庞大的餐飮集团;杨师有句名言:「吃得苦的人,比神仙还有力量!」所以「名师出高徒」,梁诚威亦一步一脚印,纵然直至1979年,他已在香港知名企业做经营管理,1985年新成立的亚洲飮食联盟,更推选他任要职;但在1993年梁诚威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