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驼铃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遥忆驼铃声——附带说明几点有关骆驼的趣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光裕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骆驼趣闻 驼铃声 驼运客栈

    的摇钱树,平时娇生惯养,专人侍候,一旦出场运货,那就财源滚滚而来,因有「驼铃一响,黄金万两」之说。[1] 练子——骆驼管理组织的名称,有大练和小练的分别,大练每练有十五只或十三只,小练最多九只,最少五只,每练均指定一个专人喂养管理,出差运货时酌情增加人手。驼界一般相询:「你家几练骆驼」,不说「你家几只骆驼」。[2] 驮运重量——普通公驼每只驮重二百五十至三百斤,而犯毛潮的雄驼,要加重四百斤以上。[3] 价値昂贵——每只骆驼可以换六匹马。[4

  • 文章驼铃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0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梦驼铃 云山 遥寄乡愁 人生感悟

    驼铃」,这首初听使我不解的歌名,及至听了歌词后又赚了我不少眼泪的流行歌曲——我为它感叹!我为它失眠,我为它低徊不已!它的歌词句句激荡着我的思鄕情怀,它的歌声,声声撩起了我失去的梦境。我爱听它,却又怕听它,多次听它,多次流泪,流不尽的眼泪,解不开的思鄕愁绪。「攀登高峰望故鄕,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这不就是塞外故鄕的写照吗?那广袤的平原,那一望无垠的沙漠,那脖子上套着铜铃的驼队。那是多么辽阔的天地,那是多么独特的景观,那里没有

  • 文章(鄕土风情)竹篱笆内的春天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蚊子 驼铃 家庭副业 眷村

    习惯上有些随父母,但已无长辈们那种鄕愁,对长辈口中的「家鄕」自己的「祖籍」,仅是一点浮浅槪念,无甚感情,生于斯,长于斯,可谓:「他境即吾境,他鄕即故鄕」了。然而,尽管孩子们对自己从未见过的家鄕没甚感觉,而当年来台的第一代长辈们却不因岁月的流逝,隔离的久远思鄕递减,相反的与日俱增更为殷切,记得民国六、七十年代台湾流行数首歌曲:「梦驼铃」、「三百六十五里路」、「古月照今尘」等,不知赚了多少异鄕人眼泪,深恐愈老体力渐衰有生之年回不了自己家鄕。幸而政府于民国七十六年

  • 文章埠子集趣聞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陸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埠子集 民间故事 夕阳古道 驼铃 龙王庙 白果树

    通皖鲁豫晋甘陕,下达淸江浦淮阳兴泰,在从前交通不甚发达时代,它可说是东来西去商旅,贩运皮毛、药材、盐丝等货通行大道,沿途上也有不少便于商旅停息之处,那便如以往驿站样的大集小鎭,其附近人家从早到晚,也不断听到赶驿车,骆驼的商旅鞭稍声,喝骡马「 哈」及驼铃叮当声,来来去去,而这些集鎭上,有不少开档子舖人家,他们整天忙个不了,要对过往商旅供应食宿,骡马草料,使商旅们到来感到宾至如归,心情愉快(详情甚多不述) 宿迁城南偏西廿华里处有个大鎭叫「埠子集」,它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