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路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親抒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8期  作者:春燕 出版时间:1992-08-10
    关键字: 家乡 黄岩 乌岩长潭水库 机场 马路

    特制的专用渡船,驭运汽车过江,才可来往通行。现在可好了,有此新建的钢筋水泥跨江大桥,人车畅通,公路亦从此衔接而成,交通自然更方便多了,看起来又多么风光壮丽呢!③飞机场——座落在距县城东方三十华里的路桥鎭,系中共初期即着手兴建而成。虽然目前班机不多,唯对于空运上确有不小便捷。④拓宽马路——这里还仅指城内而言,老旧的五支河,早已成为藏汚纳垢的废河道,不但令人讨厌,也有碍交通及市容。现在将它塡实为平地,即作为马路拓宽的部份,于是大路宽敞毕直,交通既较先前流畅,且显得壮丽

  • 文章(鄕情采風)滬上的臺灣地名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2期  作者:劉巽明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台湾路 上海 五福弄 袖珍马路 高雄路

    有趣的台湾路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路与北京路之间,更确切说是天津路与宁波路之间,夹着一条很不起眼的「隐匿性」马路,很短又很窄,叫台湾路。其东起南北向的五福弄中端——呈「丁」字路口,西至福建中路,全路才六十多个门牌;长一三五米,宽六~八米,实际车行道宽四~六米。据载,一八六〇年代初筑,清同治四年以台湾命名至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路龄了。◆台湾路东端是五福弄,成丁字路。◆台湾路西端的牌楼,而且设铁门。◆五福弄很小,路牌却很正规。◆台湾路上的菜市场真热闹非凡。◆台湾

  • 文章受潑水之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0期  作者:嚴震銓作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马路 雨天 积水 路面 漫画

    马路凹凸不平,雨天凹处积水。步行者常受泼水之苦,筑路时应使路面平整为要。

  • 文章温州「马路」、「街路」今古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温州 高速公路网络 公路 马路 驰道

    称为中国较早的公路。然而,当时并不称为公路。春秋时期,「公路」一词是指主管皇帝路车的官名。直到唐代,「公路」才有了公众之路的意思。自二十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近代化公路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辛亥革命后,于一九一二年从长沙至湘潭建成了一条可通汽车的路,按其使用性能称为「汽车路」,后来又称「公路」,这大概是中国国土上出现的第一条公路。国人也常将「公路」称之为「马路」。「马路」一词顾名思义,应指供马行走的路。那么「马路」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呢?一说它是土生土长

  • 文章寧波東門口今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7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宁波 东门口 面貌 商业中心 马路

    逛街(宁波人叫做荡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宁波人逛街,首先要逛东门街(今中山东路),尤其是东门口,因为它最繁华,最热闹,是宁波的商业中心。因此,宁波人对它情有独钟,并且常常以此自豪。这,过去是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但东门口也如同一个沧桑老人一样,曾经历了不同时代的风雨和坎坷遭遇。三十年代末,我曾在宁波城里生活过。我居住的老实巷以及我岳父陈兰荪先生居住的西马巷,都紧挨东大路(即东门街),距东门口也不远。那时候,正是抗日战争中期,宁波作为

  • 文章定海今昔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4期  作者:許培章 出版时间:2001-02-20
    关键字: 淘金沙 定海 柏油马路 状元桥 助听器

    垃圾,虽然有「清道夫」扫地,但只在大街上扫,小弄是不管的。几经日升月落,岁月匆匆流逝,弹指一挥间,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已做了奶奶。在定海有一一个孙女,一个是中学敎师,一个是小学敎师。今年暑假,二个孙女结伴来邀我去定海住一段时间,我去了,可是一到定海,我看得呆了。过去熟悉的地方不见了,有宽敝的马路,过去的石板路变成了柏油马路;有人行道,有草坪,来往车辆穿梭不断,两边房子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每幢房子都有七八层,整洁美观。房子周围都种著各色各样花木:有芙蓉花

  • 文章憶往日上海市光景(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4期  作者:莊市人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上海 南京大马路 大东门 八仙桥大世界 江西路

    阿拉寗波人与上海市,好似关连亲切,我家村庄周围数十里内,多数是在上海谋生,而寗波帮在上海,生意做得大,颇具势力,曾先后推出数位商界巨擘,如虞洽卿、刘鸿生……等前辈,声望很高,再者,本刊同鄕作者,于探亲返台后撰文报导的,首先提到的亦是上海市的光景。笔者先父往昔亦是在上海做事。因之,我对上海亦特感兴趣,这次返鄕,目睹上海市内,满街是汹涌人潮,有的是为工作在奔波,然则,有的年靑人驻足人行道旁,口啣香烟,好像无所事做,而马路两旁的店舖,除了南京路、金陵路、淮海路

  • 文章沈家門鎭濱港路今昔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82期  作者:王蘭生  出版时间:2000-10-20
    关键字: 沉家门 镇滨港路 今昔 沿港马路 “小上海外滩” “中国舟山第一路”

    伏虎路南端,全长二·三千米,呈东西走向,平均宽二十米,主行道为混凝土结构。该路位处沈家门港北岸,沿港岸而筑,一九八二年大修后定名为滨港路至今,俗称沿港马路。原来是一条狭窄的街路。分为东滨港路、西滨港路、龙眼路、荷外路。从一九六〇年开始,先后拆除路两侧和沿港的旧建筑,进行修建拓宽,至一九八〇年完成,前后绵延历时达二十年。南岸沿港一带,建有航运、水运、客运、渡口、商业、渔政等十余座码头,是全鎭货物集散,人员上下的主要地段。北侧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众多,商店林立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