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抗战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仲和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高仲和 人物事迹 革命抗战

    高仲和原名维松;兄弟五人,因排行老二,故更名为仲和,字重源,1876年(淸光緖二年)生。世居枣阳南熊家集,耕读传家。早岁应试即中秀才,淸末废科举,兴学堂,乃入湖北方言学堂学习。1904(光緖30年)经考选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习法科。其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界,革命思想高涨。1906年冬,萍鄕浏阳醴陵起义爆发,留日学生达万数,羣情振奋,合议撰一檄文,声讨满淸,号召民众。以仲和长于文章,乃请其撰写。仲和即挥毫疾书,写成长篇檄文,词意慷慨激昂,气势磅礡。于中国

  • 文章半生戎馬記(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王青亭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革命 洗禮 抗戰

    四、革命熔炉受洗礼 吃苦受难为抗战吾等一行抵达宜昌之后,因沿途均为徒步,且背负着自己的行囊,连日下来也实在疲惫不堪。惟一的心愿,便是先找家客栈休息休息,及充实一下已经饿㿜了的肚皮。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尽管仍很疲劳,但还是先去找战干团的报名处,完成报名手续。因为我们来这裏的目的是为了报考学校,决不能因贪休息而躭误了期限。否则岂不前功尽弃?那个时候传播事业并不发达,即使有无线电台,我们也没有收音机。因此招生简章之类的文件,多半只是以手书写的吿示,派人各处张贴

  • 文章林遠村逝世十四日大殯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林远村 革命 抗战 退役

    本刊讯)林森县候补国大代表林铮(远村)先生于本年元月七日下午七时■终荣民总医院,享寿六十二岁,已定元月十四日上午八时至十时在本市民权东路市立殡仪馆设奠受吊。林远村先生早年参加革命抗战军兴主持对敌作战工作,著有勋绩。胜利之年,随严露峰市长担任福州市政府■任秘书■年,来台后先后在保安司令部及台湾医备总司令部及国家安全局任副处长处长等职,对于肃奸防谍工作,筹划良多,年前以体弱多病退役。林氏长男武及长女文均留学美国,次男斌及■女苹随侍在侧。未亡人卢端珍女士为

  • 文章周故榮譽理事長開慶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津》 第37期  出版时间:1988-01-31
    关键字: 周开庆 革命军 抗战 国民大会

    国父经济学说、国父的民生思想、总裁思想体系硏究、中国经济政策、民国川事纪要、四川与辛亥革命、四川与对日抗战、民国四川人物传记等,皆为皇皇巨帙,取材之丰,析论之审,创见之富,虽专家学者亦叹有所弗及也。 先生则谓:「自念各种编著多驳杂不纯,不足以言著作。」抑何其谦哉。先生平易近人,乐与人交游,而无所希冀;尤喜奖掖后进,而期其有成。律己綦严,治事唯谨,自奉俭约,待人宽厚,凡公义所在,无不锐身当之。尝曰:「吾生行事,但求心无愧作,足矣。」然而在台数十年中,始终不能

  • 文章七七抗战五十周年忆往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7期  作者:黃炳麟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抗战 革命 党务 金塘 六横区

    不一定是在战场上杀敌致果,发动羣众参加抗战建国行列,更重于浴血沙场,这正合于报效党国的素愿!遂擧杯与志行各飮三大白,以示投身抗战洪流的决心。是晚留志行宿,晚饭后继续详谈,因我对党务完全陌生,既决心许身党的工作,至少得先了解大概——工作要领、以及如何适应,不得不作简要的请益。翌日一早,我略为安顿家务,辞别老父,并说明去处,即束装从志行奔向革命大道。此后奔走于敌前敌后,无暇返家;且不久沥港亦吿陷落,敌寇、伪军进驻,故在抗战期间,一直没有机会囘去。自抗战、戡乱至撤退

  • 文章(历史)八年对日抗战一甲子纪念感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1期  作者:金其康 出版时间:1997-08-10
    关键字: 对日抗战 纪念 感言 革命 抗战实况

    一、引言韶华易逝,尺波电谢,曾几何时,对日八年抗战已届满一甲子矣,回溯这一次长期抗战,乃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民族神圣抗战,也是生死存亡绝续,在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以弱敌强的战争。在整个过程中,幸赖我黄埔先期学长与全国军民同胞在先总统蒋公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奋斗,视死如归,终于赢得最后胜利,这是革命魂对国家的贡献,也是黄埔精神充份发扬的铁证。二、八年抗战前的革命情势分析我国在满清鸦片战争后的积弱下国势日蹇,幸赖我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推翻腐败

  • 文章締造另一個精神勝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王寿南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八年抗战 抗战成功 台湾光复 历史 国民革命

    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这本书,就内容来说是本简洁、流畅、有系统、可读性极高的历史书籍。就整个国民革命史来说,八年抗战更是中华儿女铭记在心的血泪史,凡我同胞不敢一日或忘。何应钦将军所著关于八年抗战的书籍中,另有一部以军事角度来看八年抗战的书,两者相较,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是较通俗、易懂的。这本书对年轻人是深具敎育意义的,因为很多年轻人不晓得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的关系,认为台湾光复是八年抗战后才得到的结果,其实两者是有很大的关连性,八年抗战和台胞抗日更是息息相关

  • 文章四川同胞对于抗战的贡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四川同胞 抗战贡献

    同志皆殉难于此役。而彭家珍等同志之炸良弼,其事蹟尤为壮烈;此皆国民革命中最光荣的史诗。至于这次抗战期中,我们四川的武装同志自李总司令家钰王军长铭章许师长国璋以下,各级官长和士兵,为守土衞国而牺牲的更是不胜枚擧。所以本人以为这次抗战的胜利,我们四川同胞的输财输粮,征工征兵的数量和成绩,都在各省之上。但是现在抗战虽已胜利,而建国的工作尙待开始。我们追溯四川已往对于革命抗战关系的重大,更觉建国期间四川的地位重要了。中国从前有一句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这当然是

  • 文章韓故立法委員振聲行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韩振声 人物事略 革命事业 抗战

    韩故立法委员振声先生,籍隶河北省邢台县,民前十九年四月十四日生。父廷玉公经商山西,携眷同往,因此之故,先生小学及中学,均在太原就读。民初赴北京求学,毕业于法政专门学校,学行成绩,均列前茅。十八年复奉派赴日,入明治大学进修。德配王冬珍女士河北省任县人,自幼聪慧过人,赋性开朗,胆识魄力,不让须眉。民国九年毕业于直隶省立天津女子师范学校。与先生志同道合,遂结连理。此后数十年,与先生共同致力于革命事业,为典型之革命情侣。先生远在民前一年,由党国元老丁惟汾、王法勤

  • 文章革命志士妇运先进朱纶(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譚憲幹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革命志士 妇女运动 抗战妇女》 人格修养

    世间最令人感动的是不怕犠牲,而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最为人仰慕的是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士;最使人崇敬的是默默奉献,不求显达。在革命鬪士和妇运先进中,鄕贤朱纶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注:时代呼声)从事革命和妇运工作的妇女先进们,国家多半付给他们应得的报偿,有的选为民意代表,有的担任中央要职,只有朱先生为了尽忠职守,争取整体妇女的福利,而忽略了个人的权益,未曾得到应得的酬报,很多人为她不平,但她却心胸坦荡,不以为意,她曾说:「我们参加革命和妇运工作,完全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