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面食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的面食面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怀乡 面食 馄饨

    在广东叫做云吞,在四川叫做抄手,在河南叫做扁食,在台湾叫做便食,在我们青田叫做面食的——面食汤,这其实就是馄饨。这玩意儿,在温州是鼎鼎有名的温州大馄饨了,我去年往大陆探亲,因乘往江心寺及雁荡山游玩之便,与亲友四人在温州吃了二碗馄饨,一碗是一元、另一碗是一元二角,确实名不虚傅,无论馅、汤、皮都是上上之选,鲜度很够,虽然表面很小,看不起眼。囘到杭州,再吃馄饨就不是那麽囘事了。早期在中华路巿场二楼开有二间合并之一间「温州大馄饨」店,吾人常带小孩去光顾,数年

  • 文章魯西北的旋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昭晴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鲁西北 面食 旋饼

    我們都知道以麵做成的食品甚多,除了包子、饅頭外,只「餅」一項卽有多種,如燒餅、餡餅、千層餅、大餅、鍋餅、薄面餅、荷葉餅、肉餅等,而故鄕(山東西北部恩縣)及沿運河一帶之武城,河北省之故城等地之「旋餅」,在他處則甚少見。「旋餅」在他處少見之原因,除了做法之技巧外,與燃料也有關係。而從事此種手藝者多爲河西人(運河以西,河北省之淸河等地),工具有兩個,前面是小鐵鏊子,後面是一平底鍋(兩者直徑不過一尺),均在地面修築之爐灶上,高不過二尺,做餅者卽坐在地上,一面添火...

  • 文章鄢陵小吃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期  作者:王祥森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小吃 面食 小菜 甜食

    鄢陵县居中原中心地区,黄河平原一望无际,物产极为丰富,唯民众生活简朴刻苦,旧时的飮食小吃都非常简单,不像现在市面上所贩售的各种小吃那麽精致繁杂,只是以面食点心为主。离鄕数十载,家鄕景像历历在目,不能忘怀,谨将儿时吃过的各项小吃记述下来,大致可以分成面食小吃、点心小菜、糖食三类。一、面食小吃:⒈火烧 2焦饼 ⒊煎饼 ⒋油菓子(油条) ⒌䭛子 ⒍油二馍 ⒎油饺 ⒏麻花 ⒐烧麦 ⒑水煎包 ⒒酸面条 ⒓杂面条二、点心小菜:⒈荞麦凉粉 2热豆腐 ⒊切驴肉 ⒋切牛肉

  • 文章故乡面食(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2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面食 故乡 惠山 特产

    家庭裏常做的是餛飩,我們不知道有餃子的名稱,餛飩有薄皮和厚皮不同,都是四四方方的,薄皮的名叫小餛飩,厚皮的名叫大餛飩,小餛飩包的餡少,在麵皮上加入少許肉餡,用手一捏即成,煮的時間也短,煮好撈入高湯內外加香干和蛋皮切成的絲再加蔥花就好吃了。大餛飩則不同,無論暈素,都用多量的餡包入皮內,對角一折再灣過來沾點水將皮角黏緊,如用蒸的,就是蒸餛飩,也是別處所講的蒸餃,用水煮的,撈起來放在盤子裏吃,我影象中記得最好吃的時候,不是在起鍋時,而是等他冷卻一點再吃,那是餛...

  • 文章槓子頭自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杠子头 自述 特色面食

    俺叫槓子頭,外貌黑皺皺。打從山東來,武大是俺友。※ ※ ※別瞧俺貌醜,入嘴香滿口。細嚼酥鬆脆,口爽心樂透。※ ※ ※小姐吃變瘦,身材稱一流;免用減肥藥,窈窕又輕柔。※ ※ ※跛子吃下後,田徑上競走;耐久不會餓,生病不耽憂。※ ※ ※山友帶俺走,不畏斷糧愁;祇要喝泉水,可登玉山頭。※ ※ ※抗戰八年久,隨軍南北走;一人帶兩個,不怕餓昏頭。※ ※ ※大戰喜峰口,送俺到壕溝;若無俺獻身,陣地早失守。※ ※ ※論功俺沒有,戰史將俺漏;因爲名不高,委屈心難受。※ ※ ※不是俺吹牛...

  • 文章山西面食在台北表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山西面食 台湾美食展 面食表演

    二〇〇四台湾观光年,第十五届美食展,自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台北市世贸一馆展出四天。山西面食团一行六人,受主办单位财团法人台湾观光协会邀请,提前于十日到达台北市,住进圆山大饭店后,就各自露了一手,十日晩间电视新闻,十一日各大报都有报导,而十二日至十五日在美食展「技艺活动表演场」,一天表演五场,更是场场爆满,精彩非常。六位师傅都是来自山西省太原市,领队史先锋女士与副领队邵卫红女士,是山西省烹饪协会干部,编辑出版「山西面食」一书,史为主编之一,邵为编委。史先锋

  • 文章家鄉味河南扶溝蛤蟆虼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秦公讓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小吃做法 面食

    家鄕河南扶沟,叫靑蛙的幼虫为蛤蟆虼蚪。每年入夏之后,我们家鄕有一种面食叫「蛤蟆虼蚪」,因为作成之后,与蛤蟆虼蚪很相似,所以这种面食取名为「蛤蟆虼蚪」。工具—漏斗一个备用,其漏斗下面钻若干小洞,但粗细以小指为准。家鄕是以老圆胡芦作的。做法—将面粉调成糊,特别注意,不可太稀,也不可太稠,要适中,因为太稀到锅中不成型,太稠漏不下去。等锅中的淸水大开之后,将面糊倒在漏斗中,漏斗在锅上摇动,而面糊从漏斗的洞中漏锅中,每一个小面球有一个小尾巴,如同蛤蟆虼蚪在锅中

  • 文章由吃麵想到中原小麥季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元濱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小麦 面食 中原 气候 农作物

    我國北人吃麥麵,南人吃米飯,這是當地生產,個人習慣。說到吃麵,自然想到小麥。華北地區,大都產麥,尤以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黃壤鬆土,肥沃深厚,氣候適度,種麥最宜。論品質豫東商邱、豫北安陽,確屬第一。論產量豫南郾城許昌一帶爲最。麥爲六穀之一,俗稱麥子,有小麥、大麥兩種。小麥一名來;大麥一名牟」。詩經有句:「貽我來牟」,卽給我小麥大麥也。中原種麥,以小麥爲大宗,約佔「夏作」百分之九十。大麥與豌豆、遍豆等,僅共佔百分之十。所以中原稱夏季爲「麥季」,稱小麥爲「正...

  • 文章故鄉之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饮食 故乡 回忆 美食 面食 凉粉 稀饭

    吃起来很爽口。据说有个村塾,老师下午因事外出,校门口来了位买凉粉的在吆喝,有四个学生各凑一文钱,合买了一盘,正要你一口,我一口分而食之的时候,老师回来了,学生就礼让老师吃,没料到老师眞的吃了,他们心中很不服气,经商量过后,每人说一句打油诗写在校门口,诗云:四个学生,兑钱四文;打盘凉粉,先生独呑。当时农村困穷的状况,由这个故事不难想像。北方的吃食,自然是以小麦为中心,也就是面食,变化很大,可以作成很多种的食品,最常吃蒸的有馍、包子、花卷等;烙的有油饼、烙(薄)饼

  • 文章杭州的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如果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杭州面食 虾爆黄鱼面 虾爆鳝鱼面

    淪陷前筆者住上海,那時春游,多數去杭州,次之是蘇州。在駛往杭州的火車上過見朋友,問到杭州後如何會面?多數是說:「明天一早奎元舘見」,再補充一句:「想喫蝦爆鱔麵一定要早,一過七點鐘,就沒有座位了」。到杭州去游西湖的上海客人,到奎元舘吃麵已列為必要節目,可見知名度之高了。奎元舘開設在新民路與官巷口的轉角處,三開間的老式店面,對正馬路砌着一口三眼大灶,旁邊二間擺放着十幾隻方枱,大概可容納四五十個吃客。麵是自己做的刀削麵,喫起來一定比機器麵好而爽,功夫同北方舘子...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