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开心老人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陳邦仁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吴静如

    上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鲁迅墓畔,活跃着一支「地书」志愿者队伍,有数十人之多。每逢双休日(星期六、日),祇要是晴天,「地书」志愿者都云集在中央衢大道两侧,挥毫练习书法,字体有正草隶篆各体,在全国颇有名气。队伍中,有一位精神镢铄的奇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杨浦区阜新小学退休教师吴如,去年她刚过米寿,今年已届八九高龄的耄耋老妪了。她用塑料飮料瓶,装上海绵头,做成特别的「地书」用笔,在地上练习书法。她弯腰躬背,在演练赵孟頫笔意的「赵体」字,她非常喜爱赵

  • 文章成功之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成功

    读萧县文献第十期「悟从中来」一文,幷由孟鄕亲繁超加注,嗣又读他书,偶感而制「成功之道」易、、动之图说,作座右铭。此图以易之「艮卦」为轴,大学中之「」,与中庸中之「动」,分挂两侧。得以平衡者,可为成功之道也。试列图说于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易时止则止,时动则动,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民国八十一年二月四

  • 文章坐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静坐 诗文 方法

    坐皆自得 子后午前行 常行不间断 练成金刚身一、闭目冥心坐,握固思神,长呼吸廿四次。(注:双腿盘坐,双手握拳放于肋下,尽量吸气尽量吐出)二、叩齿卅六。(注:叩齿者即大牙上下相对也,双手握拳放于肋下)三、两手抱昆仑。(注:双手叉起,托后脑,面仰起,双目圆睁,平常呼吸廿四次)四、左右鸣天鼓四十八度闻。(注:用两掌心对着两耳门,用两中指左先右后轮流敲后脑门四十八次)。五、微摆撼天柱,赤龙嚼水津廿四次。(注:赤龙即舌头,两手握拳左右摆虎口相对,舌尖撬起抵住

  • 文章悟从中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穎悟 宁静 杂念 神明

    人类的「眼、耳、口、鼻、身、意」谓之「六根」,亦即六种肉体官能的感觉;花花世界,千姿百态,六根不能淸净,灵性岂能澄明。有人把六根比作六个窗户,藉著「视、听、嗅、触、尝、想」等管道与外界沟通;于是五光十色,音韵缭绕、香息阵阵、繁华温柔、酸甜苦辣及悲欢离合,纷至沓来的像是一具巨大的罗网,兜绾缠束,使得心为形役,不得安宁。白居易诗云具「欲得身心倶好,自弹不及听人弹。」李侍御亦有诗云:「端居有地唯栽药,坐无时不忆山。」朱熹尝言:「读书闲暇且坐,敎人心

  • 文章浅谈空闲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制动 空闲淡 历史典故

    :《四书·大学》第一章中便说:「……定而后能而后能安……。」语云:「以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是。晋朝的时候,苻坚率百万大军,以「投鞭断流」之势,入寇东晋,京师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先命谢玄、谢琰率八万精兵赴淝水拒敌,他自己却悠闲自在地与人下棋。谢玄从前方传来捷报,谢安看过报告,一句话也不说,随即转回棋局,照旧下棋。有人问:「淝水胜负如何?」谢安答曰:「小儿辈大破贼兵。」神色举止,一如平常。若非谢安能「」,焉能定民心、振士气

  • 文章夜思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森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静夜思 感怀 诗歌

    镜花水月原是空,碌碌此生红尘中;五十余年浑如梦,惆怅夕阳几度红。夜思前人明知身后事,看破生死关;怎耐尘索牢,难登九重天。

  • 文章挽谭泳女士千古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許鶚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贤妻 怀旧 永诀 千古

    内子谭泳女士,生性温良,贤德端庄,举止安详,人咸尊重,不幸于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凌晨溘逝,悲痛欲绝,为寄哀思,赋诗词挽之:诗七律二首:(一)顿传噩耗浑然梦,痛失贤妻不意中。独对遗容悲泣血,双喁细语杳无踪。春闺历历卿何在,人去凄凄室半空。昏夜衾寒灯作伴,鳏夫泪丽别离衷。(二)阴霾驱散温馨送,卅载双飞任自由。我我卿卿情未减,喁喁卿唧语无休。纤尘不染咸尊敬,玉殒香消泣泪流。痛悼贤妻悲永诀,遗容空对逝难留。词四首:菩萨蛮(生离)小园荒漠苔藓蚀,寒梅老木先人植

  • 文章波老和尚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作者:釋南亭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清凉寺 波和尚 佛教 捐赠

    我从来对写作没有感过兴趣,所以于人于事素不留心。因此,和波老和尙虽同住在一个庙里五六年,但一年见面的次数很有限,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写出一点来供养大众!波老和尙的略历:波老和尙,别号淸海,江苏盐城人,世系与出家的经过皆不知。据闻曾参学于常州天宁寺,亲近某老和尙,于向上一着颇有心得。且曾任维那,管理禅堂大众。因此,名闻于地方士绅,受请住常州南门外淸凉寺。波老和尙接住淸凉寺:大槪是光緖二十几年的事。淸凉寺位于常州南门外德安桥下数十武。据传说当波老和尙

  • 文章女畫家余馥培女士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3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1-01-25
    关键字: 余馥培 女画家 林贤

    同鄕余馥培女士,雅好绘事,公余之暇,尝师岭东林贤敎授习画,林敎授为当代名女画家,早岁负笈申江,专攻美术,于悲鸿海栗诸大师之作品,悟其设色西法,引注于国画,所作别具创格,而于岭南兴象画风,又过殊其境界,频年擧行画展,享誉国际,蜚声艺林。余女士之习画也,硏精覃思,无间寒暑,不五年而得窥其奥秘,花卉翎毛,挥毫自若,每有所得,輙携呈林师评正,盖知补拙,用资惕勉,以故深获林敎授激赏,勗之敎之,因益精进焉;余女士本其师承,勤黾匪懈,偶亦别出心裁,竟境飘逸,引以自娱

  • 文章(靑年園地)花不可採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7期  作者:古山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登山队 花园 郎静山

    登山队要出发时,领队照例要简介此次路程及沿途风光,然后叮咛道:「一路上,我们不可以践踏人家的茶园,不可以折树摘花,不可以乱丢东西和烟头!」有一次,在领队交代了这些话之后,有人接上一句:「郞山不可以爬的!」顿时,引发了大家的灵感,你一句、我一句地接着叫:「齐白石不可以坐的!」「芙蓉草(已故国剧名旦)不可以踏的!」「马白水不可以喝的!」「高幸枝不可以折的!」中辍了一下子,突然又有人高喊一声:「杨丽花不可以采的!」哗得一声,满山廻响起朗爽的笑声。(完)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