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巴人輯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选集 蓼园诗集 根齐诗草

    眉山兄弟擅文事;落落汉宋二千年,今人岂云与古异!吴家有女戴有季,发之乎情止乎义!读陶诗天地英灵气,陶公得其淸;悠然超物外,尘网不可婴。沧海歌孺子,濠濮乐庄生;耒耜非所贱,轩冕非所荣。时或哀荆轲,慷慨黜强赢;时或伤鲁叟,低徊在六经。避世桃源意,忘言山鸟情;尚论逾千载,执鞭神为倾。

  • 文章(悼念鄉賢)懷念與哀思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钱玉峰 系年 中岳文物 八秩大庆

    初一出生,忆及去年方与友好多人假永和市提前一年为兄祝贺八秩大庆。尊夫人温文贤淑持家有方,为人诚恳豪爽。四子如阜、如浩、古钧、如衡、二女古琴、如玲及孙辈等皆英俊秀丽,头角峥嵘,事业鼎盛,且各有自用轿车代步,诚为满堂福贵之家。兄文笔酣畅,报张杂志时有大作鸿文刊载,兄与余合编「中岳文物」,幷手著「陶诗系年」获国家文敎基金奖,堪可作垂范。兄曾住医院检査多次,最近一次于年前除夕日出院,元旦来电话云:「我已出院了,需要动手术,尙在与家人会商之中……」等语,次日去电话,嫂夫人

  • 文章元珍先生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元珍 遗诗 文化 救国

    编者按:川籍名敎授元珍先生于民国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病逝台北,其生平事略已载本刋第一七六期。兹承黄欣周先生抄示先生遗十余首,特为录志如次:读钱宾四先生海滨闲居率成奉慰讲学从来重自由,私立官办孰为优?廿年苦志难中辍,炉灶何妨再起头。剑桥私立比牛津,官办殖民岂足荣。公道尙存公论在,赵氷殖院见公心。(注)赵氷先生,新亚书院董事长,苦留先生不获,旋即去世。昔到台湾遭闭关,久留香港亦艰难。美洲应有新新亚,大陆重光始再还。卅年期许意良殷,倚重轻材付托频。多难养

  • 文章一个退隐者的深情赋写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5期  作者:汪國華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家乡 生平介绍 退隐 诗歌

    就扎根在意识之中。回到定海,回到生养的故地,面对大海,亲近浪花,看木欣欣向荣,听泉涓涓而流。他似乎可以放情山水,不问世事,惟以作文吟为乐。然而,一种归乡游子的情韵,和著千年的大海的血脉一起流动,让他在平静的心中涌起蔟蔟心浪,故乡啊,我该为你做点什么。这时,一位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却无故被削了职的余姚人王守仁,来舟山这海上仙境游览散心。于是两个曾经各闻其名的有识者相逢昌国,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恭陪王守仁游览舟山,边观光边介绍舟山。听着舟山的史事,王守仁

  • 文章自比谢眺的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4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咏双白鹭 张端义 唐诗 南蛮俘虏

    一有唐二百九十年中,四川的的人想来不少,但成名的人却不多。除我以前说过的以外,尚有朱湾、雍、唐求、刘郇伯等。女子有张窈窕、方外有广宣等!皆一时知名。现在,单说雍,其余以后再说,或不必说了。「全唐」载字国钧,成都人,进士及第,曾自毛国子博士,出刺简州。他是中唐时人,风与其时代相近。陶诗最为人所称的是咏双白鹭。云:双鹭应怜水满池,飘风不动顶丝垂。立当靑草人先见,行傍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是家物色宜

  • 文章蜀儒闿士墓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歐陽漸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闿士 墓志铭 诗词精选 四川儒士 陶渊明

    不复得吾闿士而再与之论狂狷学矣!闿士姓,名闿,四川江北人,家世生殁葬地详墓志,不再出。(附)和闿士闿士(用原韵)鄕愿同尘我见山,螺音狗行野狐禅;何当霹震撼天地,惊破横流烂圣贤。是说三玄又三要,解人无却亦无前;因缘和合毋相强,但冀寒灰痛拨然。不管吴山与蜀山,一条生命一灯禅;死生今此止呼吸,寂寞古来几圣贤。岂为钟期音奏妙,应多智炬(智炬如来)暗除前;相如工病冯唐老,身世沧然宁独然。和闿士(赵尧生韵)五柳先生传,田园归去来;如今更萧瑟,大幻起楼台。鎭日

  • 文章忆景中心小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9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中心小学 学生活动 胡菊仙 诗词 海外佳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由定海市区向北行约十华里,便是马岙,为景鄕中心地区,田畴相望,人口稠密,设有景中心小学。三十八年,我在此任小学教师,早期生活,印象深刻。学校原是一座巨大的庙宇,飞簷灰瓦,黄墙朱门,中有凸出的戏台,方形的穿堂,两侧辟有四五个教室,后面房间及西面一栋平屋,供教师宿舍及厨房之用。再向西是操场,西南边有清浅的小湖,湖心映现著天际云霞和篁竹倒影,增添景色的多种形貌。学校门前,横跨一条灌漑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