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瓷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广东省 陶瓷学校 陶瓷业 丘渊

    广东省大埔陶瓷业,是粤东人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停滞在古老、落后、保守的手工业状态,其手工制作,靠天吃饭(太阳晒坯),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发展缓慢,早期深受吾埔各界人士和旅外乡贤丘誉,刘禹轮等人的关注。一九四二年,成立筹建陶瓷专科学校的委员会,推举热心教育的丘启明先生为主任。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省府在大埔县高陂创办《广东省高陂陶瓷职业学校》,这是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首任校长丘渊,字退庵,梅县人氏,曾留学日本,攻读陶瓷专科。学校

  • 文章陳少文與瑞安孫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陳群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陈少文 瑞安 孙氏 陶瓷业

    陈少文(一八五八—一九三四)系顺溪陈氏古屋第四份组作仁之玄孙,是清末民初平阳实业家、慈善事业家、教育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为乡邦振兴实业,发展文化教育,而奋斗一生。他为南雁建设发展旅游事业,人们称誉「南雁主人」,与近代北雁荡山的开拓者蒋叔南并称「南陈北蒋」。为振兴顺溪陶瓷业,因创业艰难赔垫白银千余元,终于完成了振兴家乡陶瓷业的宏愿;乡人为纪念少文的功蹟,在他逝世后,于沙垟建立祖师庙,奉祀他的灵位;平阳学者刘绍宽先生撰有《顺溪陶瓷厂记》一文,对少文

  • 文章黃金有價鈞無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夢虹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黄金 钧瓷 陶瓷 窑变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曾为宫庭御用瓷,居于五大名瓷之首。公元一一二七年靖康之后,宋室南迁,钧瓷生产毁于战乱。元明时期传世宋钧已成连城之宝。民间盛传:「纵有家资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宋朝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光辉时代,钧瓷占有独特的地位。钧瓷所以名贵,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窑变釉色、细润滋媚、历古如新,乳光晶莹、类翠似玉、亮丽逼人,直为寳石含英。钧瓷的造型有强烈的民族倾向,体现出一种纯粹的民族精神,与唐代的陶瓷大不相同。唐朝的陶瓷艺术,广采博收、新鲜活泼,充满了

  • 文章王修功瓷藝作品觀後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黄祖蔭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王修功 陶瓷艺术 王修功陶瓷 观后感

    二十九年前,我国故宫国宝应邀赴美国巡廻展览,英国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id陶瓷专家,一九三五年中国古艺术品伦敦展览的主要策划人)闻讯,再三连络,不惜衰年扶疾,万里迢迢飞往纽约,以老得发抖的手抚摸了一下宋汝窑粉青华奉尊,然后称心如意的宣布:今生可以说毋负泰为中国瓷器专家之名了。我对陶瓷艺术是绝对的门外汉,在国立历史博物舘主办「王修功陶瓷展」结束的那天(六月十二日),我特地去观赏了一个上午,不禁对陶瓷艺术萌发了欢喜赞叹,生为瓷国子民

  • 文章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简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7期  作者:萍鄉市湘東區台辦 出版时间:2009-11-01
    关键字: 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 中国工业陶瓷之都 基地简介

    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位于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基地于二〇〇六年八月动工兴建,三二〇国道和浙赣铁路贯穿其中,距沪昆高速出口仅五公里。二〇〇七年六月,江西省政府正式命名为「江西萍乡陶瓷产业基地」,同年九月被列为全省重点工业调度项目,享受省级工业园待遇。二〇〇九年一月,湘东区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称号。基地总体规划面积二一·五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规划面积四·五平方公里,位于下埠镇长春村和杞木村一带;二期工程规划面积一三·五平方公里

  • 文章中华陶瓷公司出产变体陶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趙硏如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中华艺术陶瓷公司 变体陶瓷 窑变

    中华艺术陶瓷公司上星期曾经出产一批与众不同的变体陶瓷,引起了国内外陶瓷家的注意。这种变体陶瓷陶瓷艺术中的一项奇葩,艺术价値也最高,是正规的制窑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变所致,变出异样的色泽,史称「窑变」。当这批窑变成品陈列于展示架上后,立刻引起日本陶瓷专家的注意,争先以高价收购,因为窑变的陶瓷绝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所以随着年代的增加,其价値也就不可限量了,所以凡是窑变的产品,都会成为收藏家的宠物。这次窑变中出色的约有二、三十件,经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吴玉璋处长

  • 文章近代山东陶瓷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莊維民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山东陶瓷业 历史沿革 传统手工陶瓷烧制方法 博山陶瓷业改进

    山东陶瓷业起源于北宋,产地集中于博山、淄川等地。当时在博山等地开采的煤层下发现陶土,当地人即设土窑以制造缸罐碗盆,销售鄕间。后来又用「药土」(俗称「黑药」)作瓷釉,制作黑盆、黑碗等器皿。明末,淄川人发现当地白石碾细可作白釉,于是又发展出白陶制作。淸代,博山陶瓷业已具规模,产品行销省内外。民国初年,博山及其周邻地区共有陶瓷工场一〇六户、窑一〇九座,工人约二、〇〇〇人,陶瓷年产量约一万余吨,产値约五〇万元,产品销路遍及本省各地以及河北、山西和东三省。但是

  • 文章廣東的瓷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鄧通揚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陶瓷文化 石湾陶器 枫溪陶瓷 广东彩瓷 地方传统工艺 广东陶瓷

    前言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在英语中,CHINA一词既是「陶瓷」也是「中国」的拼写,可见在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中,陶瓷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陶艺历史悠久,在佛山河宕旧墟的贝丘遗址,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有十五种,纹饰有廿多种。其中的云雷纹,比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还早一千多年。广东陶瓷中最著名的要数广州彩瓷、石湾陶瓷和枫溪陶瓷,但三者的风格迥然有别。广州坐落于珠江入海口,因为地理的优势,占了接触外来文化的先机,所以广州彩瓷不尽在造型装饰上

  • 文章吉州古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景德镇 古窑 瓷器产品 陶瓷

    星罗棋布。我在窑包旁俯下腰去,极力寻觅当年工匠劳作的场景。那在陶瓷艺苑中竟放异彩的黑彩瓷是出自哪位巧匠之手呢?那兔毫斑、玳瑁斑、鹧鸪斑、虎皮纹是怎样烧造出来的呢?那木叶纹和剪纸花又是怎样贴上去的呢?想着想着,人们传说中的能工巧匠舒翁、舒娇的形象,竟栩栩如生地涌现在我的脑际。吉州窑产品如此精湛绝伦,无怪乎封建帝王、文人学士都击节赞赏。「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这是宋徽宗对茶具兔毫盏的评价。「道人晩出南屛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开春瓷鹅儿酒」「石开

  • 文章古陶瑣語——對中國民窯發展上的幾點看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王修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民窑艺术国际研讨会 中国陶瓷发展史 古代民窑 陶瓷演变进步原因 景德镇

    为参加「民窑艺术国际研讨会」而作(二〇〇〇年十月十一—十四日在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期间举行)提要: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部份,可惜在中国历史进入夏王朝后,竟而失传,何以会形成传承历史上的断层?2.民间的陶瓷作坊,约当周代末期,奴隶制度将崩解,奴隶在追求他们自己审美的需要下兴起。3.唐代除了著名的「唐三彩」外,在长沙的铜官窑,也有了初期并不怎么成熟的「釉下彩绘」技艺的诞生。4.历代相传的柴窑、东窑,至今仍没有它的蛛丝马迹。5.从河南宝丰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