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陵山共返回1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韓陵片石」考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期  作者:牛智庭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片石 定国寺 庾信

    记所载徐语气较为合理。诚然,文人相轻,自古皆然,但「惟韩一片石堪共语耳」,似过于轻薄,以一代文人之庾信而言,尙不致如是无雅量。二、韩陵山寺碑文〜共三九一字,其原文如次:昔晋文尊周,绩宣于践土,齐桓覇世,威著于召陵,并道冠诸侯,勋高天下,衣裳会同之所,兵车交合之处,寂寞消沈,荒凉磨灭,言谈者空知其名,遭遇者不识其他。然则树铜表迹,刋石记功,有道存焉,可不尙欤?永安之际,数钟百六,天灾流行,人伦交丧,尔朱氏既绝彼天网,断此地纽,录去公室,政出私门,铜马竞驰

  • 文章豐縣人的發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永貴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廉颇墓 豆腐制法

    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袭父淮南王刘长之孙封爵,都寿春四十二年,继称淮南王,寿春即今之安徽寿县,历代名称屡易,东晋时期称寿阳,明代时期称寿州,淸代亦如是,至民国以后始名寿县。刘安都寿春凡四十二载,社会安定,物阜民殷。他召集许多门客硏讨治国之道,著有淮南子一书,提供了当时治国的理论纲要。因之,刘安可算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刘安在寿春附近肥陵山建筑了一座别墅,在那里颐养天年,生活安谧。麓风景幽雅,战国名将廉颇墓即在间,芳草肥美,故称肥陵山有十一

  • 文章知非草堂集

    来源期刊:《沭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夏紹吉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游建 夏夜 赏月 膝痛

    所著「知非草堂集」,民國二十五年初版,六十六年在台二版。七十五年夏,承作者哲嗣峰雋先生,以此書見贈。展讀之下,覺得其文簡古,逼肖司馬;其詩沉鬱,則又近似杜甫;此在沭陽,我還沒有見過第二位。在此,我們選載他的若干詩文出來,供讀者一覽。

  • 文章憶平湖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馬嘯風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平湖 湖中名产 旋网捕鱼 冠绝辽北

    靑林随远岸,白氷满平湖。」平湖像一面椭圆形的水晶盘子,平放在法、康之间陵山的东麓。陵山因葬蒙古王而得名,俗名王陵山。周数十华里,层峯叠嶂,林木苍郁,风景绝佳。平湖在的东脚下,由西北向东南,长约二十余华里,宽:两头约四、五华里,中间在十华里许,成椭圆形。湖西北部砂底,不生水草,水深二、三丈;东南部泥底,蒲苇丛生,水深数丈,由东南出口泄入辽河。因其波平如镜,故名平湖。湖中名产:鲤鱼、白鱼,仅此两种,别无杂鱼。鲤鱼全为金毛鲤子,金鳞红尾,重有至七、八斤者

  • 文章點將台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蔡耀亭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点将台 青墩子 古玩 典籍

    点将台」在本邑八区距城北廿五里「晓店鎭」迤东一岭之隔丘陵下。高可六七丈围约三百尺的一个大土墩。与徐州南关范增墓相仿佛,荆棘丛生四季长靑,鄕人俗称之为「靑墩子」。先严曾告余曰:「靑墩子」实名「点将台」常有古物出现,与「老营口」毗邻相传是古时屯兵之所,鄕人不知,因其四季长靑,故相沿以「靑墩子」呼之,余亦曾拨荆斩棘登临其上,西与晓店一岭之隔互不相见,三台屛障其南,老营口白马涧之丘陵沟壑一目了然,东北则村落栉比一遍平原可远眺白茫茫的县东湖,墩立南为沈家庄约十

  • 文章认识南京——谈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0期  作者:劉驊南 出版时间:1978-01-31
    关键字: 南京 金陵 四望 马鞍山

    沿革—古名金陵山,汉称钟,宋及明初因之。孙吴时避祖讳,更以汉秣尉蒋子文死于此,改曰蒋。晋南渡因上有紫云时见,谓之紫金,复省称金。南朝齐时,以在城北,号北,明嘉靖中,孝既宅,因又改称神烈。支脉—黄北支,经由句容华铁帽峯来。南京东北面诸,皆此一脉,而以钟为之鎭。位置—中门外。形势—周围三十四公里有奇。高四百六十余公尺,东接靑龙,西接靑溪,南有钟浦下入秦淮,北接雉亭。双峯蔚起,上诣靑冥。第一峯偏北,曰高峯,最高。第二峯位于

  • 文章读仇圣绩先生马概述有感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馬七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仇圣绩 陆家墓园 河道拓宽 龙脉凤穴

    读仇鄕长大文,忆及故鄕事,不胜慨然,往事斑斑,一一目前,仇文役役略谓:「马陵形如走马行龙……有陆姓祖茔葬斧,势如走马行龙等。」马七昔年旅居井儿头时。因陆氏墓园即在井儿头西北数里之处,以致有对该墓地种种传说,其内容与仇鄕长所云大致相同,但有小部份较异,兹将其所传各节分述于后:据传云:「井儿头西北方位,有陆姓官家祖茔,系龙脉凤穴,前以马陵山(正庙)为头,后以三为尾,墓园两侧长形坡地为凤之两翅,因系贵地,陆家将有三斗三升芝蔴官,但其家有陆奋飞者,乃皇帝

  • 文章马陵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20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真武山 白马涧 司武山 三仙洞 五华顶

    高低起伏,对人们的心理上,确实是一种诱惑,不知这隐隐一线中,埋藏些什么珍宝?或者稀奇古怪的神仙故事。,是地壳不平常的变态,总是有宝藏的。以上便是马陵色的写照,以及它所蕴藏的故事。眞武眞武为马陵山最南端,屹立宿迁城北外圩内。以顶端建有眞武大帝庙得名,县人亦称马陵山。宿迁八景中「马秋月」即在此处。红墙琉璃瓦,掩映绿树丛中,景色如画。阶前有石级一百余磴,直达下。左右建有六角亭两座,一名竹树、一名烟云。登临其上,全城万家,鳞次可数。黄河流经西面,水虽涸而

  • 文章陵山概述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5期  作者:仇聖績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历史沿革 地方餐饮 民间传说

    一、沿革:马陵山,泰之余脉,自东郯城由北向南脉行本邑至县城北郊而止,绵连百余华里,在本邑境内脉峰很多,大小不一,连绵起伏,每峰各有其名,南自城郊正庙向北有眞武、灵赭与斧中间为六塘河,运河所断,由斧向北连绵三台,朱南、嶂、 峿、五华顶,至黄花岭,境内各峰以五华顶为最高峰,为海跋约七百公尺,该石质不一,不善耕作,仅能采石,采砂,作为制器之原料。 二、景象正庙上建有正宫庙而得名,该庙建筑宏伟,千佛诸圣,香火鼎盛,上有一砖井

  • 文章故事十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5期  作者:郜興武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夜明珠 卢沟桥事变 鬼怪书籍 神仙托梦

    什么?他说我姓郜,那衞兵竟暗暗的把纸包上写了个高字,带着他去见县官,立刻升堂,询问事实,他说我来城里完粮,并有粮票为证,那包东西不是我的,那个衞兵把纸包亮出来说,纸包上有你的姓,你说不是你的可以吗?他一看在纸包上写一个高字,他说县长大人我姓郜呀,那纸包是个高字,那不是我的东西呀,那县长一看把手一摆,去去去,这件栽赃的事,算是没有栽成。四、智擒偷棉贼我的故鄕盛产棉花,我家的棉花地有四十亩,西南地有三十六亩,西北地有五十二亩,每年秋季棉花开大的时候,我父亲整夜

共114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