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陈氏家族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傑功德永流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呂宗望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陈氏家族 家族明贤 人物简传 陈寅恪

    修水 吕宗望在赣西北修水县义宁鎭桃里竹段村是一个享誉世界的陈氏家族的发源地。在短短的一〇〇多年的历史中出了五位太师,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和汗水,乃至鲜血,为国家的强盛,尤其是中华文化血脉的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四名选入《辞海》,世所罕见。不仅其家族就是整个中华后裔,亦可引以自豪和骄傲。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两代人,从办团练进科考入政坛,以后陈氏数代又在文化思想艺术领域里开创辉煌,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萦绕于陈氏家人心中数代不变的是那颗滚烫的「爱国心

  • 文章陳氏世家與中華第一進士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9期  作者:陳萬豐 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宁波 进士村 村史 陈氏家族 概述

    山水千年靜,源流一派清;靜涵明月影,清濯野人纓。岸竹晴猶濕,汀煙淡復明;陳家居此境,君子不虚名。——前人鄞縣南鄕茅山鎭走馬塘村,近年經反復調查論證,確認爲寧波地區突出的生態村、文化村——「中華第一進士村」。右錄之詩,是該處的幽恬景色與卓越村史的高度槪括。發軔於隋唐,迄止於清末的科舉制度,是乃國家選拔人才以備任用的主要手段。一層又一層次第考選,最後中得進士,非輕容易。在地方上考得秀才,便登四民之首,公眾呼之爲「相公」;迨到省城中了舉人,身價百倍,公眾刮目相...

  • 文章香港最大古蹟「三棟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楊光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三栋屋 香港最大古迹 历史渊源 陈氏家族

    一座充滿典型傳統客家農村生活方式的博物館—「三棟屋博物館」,去年十一月廿八日在本港荃灣揭幕開放,並將一直展出到今年四月間,不但展示了香港最大的一項古蹟,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參觀興趣。這座博物館座落在荃灣古屋里,鄰近爲地下鐵路荃灣總站,面積約二千平方米,館內包括宗祠、接待室、四間復古屋室、八間用作展覽民間風俗的橫屋、一間二百平方米的多用途展覽廳、博物館辦公室及毗鄰幽美的花園,是現時香港以古蹟修建爲博物館最大的一所。「三棟屋」是一條陳姓的客家圍村,是香港歷史最悠...

  • 文章史海浮沉話義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义门陈 陈氏家族 历史渊源 谱系源流 朱元璋

    南昌王炯尧史家所称道的「江州义门陈」,是北宋时江州浔阳县太平鄕永清村常乐里的陈氏家族,在今江西省德安县东桥鎭义门陈村。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典型的封建家族组织。现在,一些陈姓村落的门首,尙可见到「义门世家」的匾额,也流传着「天下陈氏出义门,离开义门不姓陈」的传说。古家族的遗址中心地—义门南至南昌巿一二五公里,北往庐山、九江巿六〇公里。站在残垣断壁、古柏高耸的义门堂台阶上,极目四望,绿树蓝天,山峦重叠,虎踞龙盘,气势雄伟。现存的遗迹有「义门陈氏」的始祖墓、两

  • 文章大埔陳氏源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陈氏家族 源流考证 家族派系 开创义门

    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把南越族与汉民族融为一体,开发了南方,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陈朝的建立,是陈氏族群史上光辉的一页。2旺公开创义门七十世旺公,由庐山圣治峰前迁居西江州德安县大平乡常乐里艾草坪义门开基,为义门始祖,德安县知事,宋仁宗天圣二年追封晋国公。宋太祖三年,重新旌表,倍其义制,筑高台二丈余,御笔亲书「义门陈氏」。义门陈氏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八三二年)开始聚居至宋仁宗嘉祐七年,经三朝,十代同房,发展至三、九00余丁。因义门陈氏过于集中

  • 文章(尋人啟事)尋找親人陳瑞珍或陳寅之後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8期  出版时间:2014-11-10
    关键字: 寻人启事 名单 通讯地址 宁波同乡会 陈氏家族

    现有家乡人胡长虹先生,急于寻找亲人陈瑞珍或陈寅他们的后代。胡先生表示,陈瑞珍及陈寅是他奶奶的大哥陈延殊的儿女。早年,陈瑞珍一直与老家有电话,并要求他父亲看祖宗墓地。胡长虹先生的奶奶名叫:陈异玉(他表示:「异」字由父亲胡谱承在过世前,用抖动的手写下,但因字体模糊按字型的上下结构和「玉」字组合的理解有90%把握)。奶奶的娘家地址是:余姚县浒山镇南城区(南门)的陈氏家族,属第五房,其五房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奶奶是二女。奶奶公婆家庭住址是:余姚县横河镇(浒山

  • 文章阜寧傳奇(風水篇)——傷翅的鳳凰——陳家姑奶奶十不全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陳憶慈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阜宁陈氏家族 姑奶奶称谓由来 陈氏姑奶奶十不全 陈氏墓地风水

    阜宁陈氏家族中,我们称呼父亲的姐妹们,应称呼为姑姑,可是我的母亲,或是婶婶们,都称呼姑姑们为姑奶奶,当时年纪小,弄不懂为什么同母亲平辈份的姑姑,被称为姑奶奶,因为奶奶是祖母,为什么祖母的女儿,被称为姑奶奶呢?后来年龄渐长,读了唐诗。三朝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时才了解,姑姑在家庭中,有她特殊地位,因为奶奶这时都已年老,懒得走动,可是家中一切情况,都在掌握中,才知道姑姑们是奶奶的眼线,姑姑们年青,整日穿门入户,家中大小事务,都向奶奶

  • 文章千年九江東佳書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东佳书院 陈氏家族 家族义门 兴盛原因 家族社会

    东佳书院(书堂),后称「义门书院」、「敷阳书院」,系义门陈氏家族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初建,唐大顺元年(890)确立完备的建制。原址在江洲浔阳县东佳山下(今德安县爱乡岩泉村),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其地位和作用,对义门陈氏家族兴旺发达,对我国书院教育的历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义门陈家族、以义聚族,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东佳书院为陈氏家族所建,同样,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有其社会和家族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社会文明

  • 文章梅县南口陈氏家族抗战忠勇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陳杭升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史料展 梅县南口陈氏家族 抗战事迹

    的「云松围」「大家人」互相辉映,为代表南口陈氏家族的最佳形象。十五传至复录公,生四子一女,勤俭持家,创办南口星聚学校及梅县东山中学均蜚声于岭东。四公兄弟四人,分业士农工商,分工合作协调无间,财丁日旺,原住老屋,已不堪拥挤;乃情商云松围原住民陈、潘、赖、武、田五家,说服收购费时八载始完成营建一栋二堂三横一围大屋,名「云松围」号「慎俭堂」。是时全家七十余人,分两批八、九桌开饭,中午因从事农作者有远在三、四里外,需吹向螺集合开饭,故乡里习称吾家为「大家人」。四公晚年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