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陆九渊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陆九渊与朱熹鹅湖之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陆九渊 朱熹 鹅湖书院 治学讲学 历史趣闻

    铅山 王立斌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号象山(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年)江西抚州金溪人,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因结茅讲学于贵溪象山,人称「象山先生」,其学与兄陆九韶、陆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并提出「心即理」之说,认定天理、物理、人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他的学说后被明代王阳明所推崇发展,形成了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陆王心学派」体系。一、陆、朱鹅湖之会的前因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是当年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朱鹅湖之会」的辩论场所。鹅湖寺

  • 文章陆九渊与兄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費海璣 出版时间:1968-10-02
    关键字: 书信 陆九渊 君子行事 理学

    某拙鈍不敏,豈不自知,然物莫不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若其深思力考,究事理之精詳,造於昭然而不可昧,確然而不可移,則竊自信其有一日之長,家信中詳言事爲者,非是矜誇,政欲以情實達於長上耳。某常謂三代而下,有唐虞三代遺風者唯漢趙充國一人而已。宣帝問曰:「誰可使者?」則曰:「無踰老臣」,其客勸其歸功朝廷與諸臣,則曰:「兵之利害,當爲後世法,老臣豈嫌伐一時事以欺明主哉!」臯陶曰:「朕言惠可底行,」禹曰:「予曁益播庶鮮食艱食,蒸民乃粒,萬邦作乂。」又曰:「予决九川距四...

  • 文章篤實踐履陸象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陆九渊 心学 朱陆之争 鹅湖会讲

    宋代的朱熹讲学同时对立,分主坛坫的是江西陆九渊。九渊字子静,学者称「象山先生」。他和其兄九韶,九龄,合称「三陆」。籍金豁县,累世义居,家政井然,其学问俱从家庭环境笃实践履而来。九韶字子美,学者称「梭山先生」。主家政。九龄字子寿,学者称一复斋先生」。兄弟处家,互相师友,所以全祖望说:「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九渊幼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乃大悟曰:『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 文章(人文风情)朱熹与陆九渊在阅读方法上的差异试析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陳明德 出版时间:2013-01-20
    关键字: 陆九渊 朱熹 阅读方法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

    浅谈〉,《大众文艺》,二〇一一年第一期。24.卫阿利:〈《朱子语类》之读书法〉,《文学界(理论版)》,二〇一一年第四期。25.高侠:〈朱子读书法之反思〉,《现代语文》,二〇一一年第四期。(作者现为嘉南药理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1] 第一次鹅湖论辨,发生在宋孝宗淳熙二年(西元一一七五年),当时由吕祖谦邀约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与朱熹会于「鹅湖寺」;第二次,发生在淳熙十五年(西元一一八八年)后几年,大抵以彼此的书信往来论辩为主。[2

  • 文章孔子學不厭教不倦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76-01-02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学而篇》 陆九渊 韩非

    一、學不厭功在成己不佞向嘗草有一文,謂「孔子之道所以爲大,在強誠不息」。強誠不息者,天地之所以化育,陰陽之所以運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所以爲聖,擧不越乎此矣。雖然,「仁」與「聖」,孔子固素所謙避,而無敢自居也。是故子貢問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敎不倦也」。(註一)論語記孔子語公西華亦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註二)爲之,蓋謂爲仁爲聖,孔子之所謂學,舍爲仁爲聖,而有他乎?斯二者,淺言之,所...

  • 文章陸象山先生事略及其學説槪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友桃 出版时间:1976-10-02
    关键字: 陆九渊 学说概要 王阳明 周敦颐 孟子

    ㈠事略先生諱九淵字子靜自號存齋。姓陸氏。因講學貴溪之象山而得名,學者稱象山先生。金谿縣靑田橋陸坊村人也。(民國年間設陸公鄕後改爲象山鄕)出生於宋紹興九年二月間。聰敏異常,豪邁不覊,幼問其父曰:「天地何所窮際」?父奇之,嗣讀書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已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少時聞人誦程子伊川語,卽覺其孔孟之言不類。乾道八年登進士第。淳熙元年授靖安主簿。二年與季兄復齋先生會朱元晦諸公辯學於信州之鵝...

  • 文章贛學篇(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璨瑳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先贤史略 思想发展

    五贛學篇講陸子象山,當然該多講一點。陸象山是金谿人,陸氏宗譜裏説他們姓陸的是齊宣王之後。這是否確實,姑且不論。這陸家在江西却是頂括括人家。他父親陸賀,是一位學者,他兄弟六人,均是天分很高的,二哥陸九叙是一位實業家,四哥陸九韶是不以進士在懷,甚為脱俗的人,和朱子是好友。在二哥的經濟力量支持下,他們均得到很好的教育,中擧,登進士第,或做隱逸型學者,濟濟一門,在當時,擧世無雙。象山三歲喪母,由余氏嫂撫育成人,幼卽穎慧,八歲便説有子之言支離,伊川之言不類孔孟。十...

  • 文章江西先哲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4期  作者:曾似極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历史明贤 陆九渊 宋朝 名贤事略

    晩年,以恩授从仕郎。陆九渊—字子静,宋朝金谿人,九龄、九思之弟,乾道中举进士,历国子政教,迁将作监丞,不久奉诏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还乡;居贵溪之象山,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光宗立,除知荆门军,务以德化,民俗为变,其学以尊重德性为主,不事著述,尝与朱熹会鹅会论辨,所学多不相合,为无极而太极之辨,贻书往来论难不置,故言宋之理学者,有朱、陆之别。陆九叙—字子仪,宋朝金谿人,九渊之兄,善治生,总乐寮以给家用,诸弟有四方游旅者,为治具;或论事未决,出一语折衷之

  • 文章贛學篇(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璨瑳 出版时间:1968-03-02
    关键字: 心理学 哲学观点 陆九渊 伦理学 阳明学

    陸子在心理學上,删去孟子的「性情才」等枝葉,只取孟子「先立大者,其小者不能奪」,「道一而已矣」,等最基本的原理。他把凡聖之心,等量齊觀:「心一心也,理一理也,此心此理,實不容二。」並非讀了聖賢書方明此理,何況聖賢之書又非出自聖賢自已之手,該删去的支離話太多呢!明理亦不在格物,宇宙內實無物,格什麽物?理本備於心,而不在物上。只要本心一明,一切的理便明。所以孟子説:「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仁義禮智,非自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皆為至理名言。...

  • 文章歷代鄉賢事蹟摭述(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馮際春  出版时间:1976-01-02
    关键字: 乡贤事迹 曾巩 陆九龄 王安石 陆九渊

    廿四、曽鞏曾鞏字子固,宋南豐人,自幼警敏,十二歲作文,語已驚人,日試六論,援筆立成,甫冠,名聞四方,登仁宗嘉祐二年進士第,歷集賢校理,爲實錄檢討官,積十年,自求補外,據南豐年譜載,於神宗熙寧三年,出通判越州,(今浙江紹興)五年改知齊州,(山東歷城)齊州民俗驃悍,曲堤有周某,財雄里中,其子周高,賊害良民,姦汚婦女,服器上僭,力能攀動權貴豪紳,州縣官吏,嘗莫敢詰問,公至,首置之法。歷城章丘莠民,聚黨村落問號「覇王社」,戕埋盜奪,無敢正視者,公擒致,悉黥徒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