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阿房宫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安古蹟憶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藍守仁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阿房宫 华清池 档案资料

    等,就中以牛肉泡饼颇别致,色、香、味俱全,诚面食中的佳品。再则,西安因系历代故都,故名胜古蹟颇多,玆就记忆所及,分述如次:长安胜景长安胜景,不仅驰誉我国,抑且扬名海外,列下:秦汉遗迹阿房及未央,两宫周都镐京,系长安旧城,在今西安城西五十余里处的斗门鎭附近,周武王时称为宗都,又称西都。该城周围仅三十里左右,面积非常狭小,谈不上有什么伟大的建筑。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徙全国豪富十二万户于此后,因而人口激增,始向渭水南岸发展,当时秦始皇的阿房宫,就筑在渭水

  • 文章阿房宮苑(選載)△秦始皇的地上享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夏元瑜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阿房宫 秦始皇 考古天堂

    。就是通货膨胀的现象。大槪秦代法律严,政府先得取信于民,钱当然得份量十足。阿房宫建在渭南山麓,必然朝北。广场之前有座大门,称为北阙。东西都有空中走廊向北通到磁石门——许是在镐水入渭水之处。磁石门是纯用大块磁石做的,来朝的四夷君长如身怀利器,或暗披铠甲,到了这儿就被吸住,易被发觉。三十七年始皇死了,阿房的工程未完。二世仍逼着民夫工作。另外又在甘泉县的山上建了甘泉宫,据说周围有十几里。又打算造个和南山相齐的云阁。这时天下叛秦,只好叫章邯带了这些工人去打仗,所以秦军

  • 文章阿房未央建章三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期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阿房宫 未央宫 建章宫

    位在陕西关中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宫」,我没有读「史记」一书以前,只知读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常有「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感。于今始知阿房宫不过是许多宫殿中的一个前殿。殿大东西广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上层可坐万人,下层可树五丈高的旗子而已。至于史称关中大大小小的宫殿虽有三百多个,都非始皇一时所建,事实上始皇倂六国后不过十几年便亡,那能兴建如此多的宫殿。就是阿房宫前殿在二世胡亥时还在赶建,最后不但没有建好,反而被项羽放火烧了。杜牧连阿房宫的残骸也没看到

  • 文章詩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白壁 冰心 综艺 阿房宫 焦土

    贈節目名主持人白冰(本名月娥雙親健在兄弟姐妹十人女名曉燕)蔡鼎新白璧是珍,慶椿萱并茂,昆季十全,掌珠慧果曉飛燕。冰心自潔,羡影劇雙栖,綜藝獨步,隽語歌聲月裏娥。讀史雜咏—張則端阿房宫樓閣連雲望未央,御溝風送粉脂香。楚人一炬成焦土,殃及阿房百里長。楚漢興亡到此分,檥舟漁父意殷勤。若教歸去争終局,秦展鹿知不屬君?

  • 文章絲綢之路紀遊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1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5-01-15
    关键字: 丝绸之路 炳灵寺石窟 黄土高原 阿房宫 刘家峡

    第二十九首 炳靈寺石窟其一 劉家峽壩遊盡頭 炳靈禪寺現眼前大佛面向長橋上 大小石窟依山排其二 釋迦牟尼中間坐 老少弟子立兩旁依山雕石刻佛像 間有泥塑木石胎第三十首 黃土高原保護水源有妙法 此間梯田依山發滿佈自然石洞穴 能避風雨可儲藏註—黃土高原引山上水耕作,收成後以碎石覆蓋梯田以保護水土,雖是土法堪稱用,山中洞穴很多,農民不時存放農具又暫避風雨,一舉兩得。第三十一首 西安新建機場在咸陽 阿房宮殿早燒完還好有賦追以往 否則歷史難再傳

  • 文章唐继尧与阿房宫瓦当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世昭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再造共和 倒袁运动 纪念日 阿房宫瓦当研

    七十岁,合之为百龄冥寿。滇之人旅台者,议于是日擧行纪念会于台北市,不佞推以秦代阿房宫瓦当研进。此研为唐氏生前所用,忆癸已年(西纪一九五三)即中华民国四十二年,筱蓂兄(唐公哲嗣,曾任国民大会代表。)入台,以其尊翁唐公用研赠不佞,砚属瓦当,当口有篆书「长生无极」四字,论者多以汉代瓦当研当之。不佞按:秦阿房宫有信宫,宫内有「极殿」,极殿为天子登极之所,简言之,即皇帝即位登基之所在。以故所烧瓦,篆「长生无极」四字于当口。秦始皇帝曾云:「朕为始皇帝,传之千世万世以至无穷

  • 文章从「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引起赏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阿房宫赋》 唐宋诗词 名篇诵读 音乐会 《人民日报》 教育工作者 美文赏析

    兔年新春,北京文化部举办了一场「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国家领导人与首都一千多名观众一起观赏了这场演出。最高领导对此颇为赞许,他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这一演出也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积极反响。《人民日报》为此报导了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的谈话,认为这些古典文学名篇是爱国主义的不朽教材,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笔者仅就朗诵会中杜牧的《阿房宫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