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铜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邱致泽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7期  作者:黃寶實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邱致泽 铜山县 乡贤

    邱致澤,字同甫,民國前十二年,淸光緖二十六年,庚子,閏八月十八日生於湖北興山縣響灘,爲寄蘋先生之元子,出繼叔世。興山舊屬秭歸,響灘則漢明妃故里也。寄蘋先生留學日本習法政,歸國爲法官,歷任河南開封、鄭州,浙江寧波,江蘇吳縣等地方審判廳及地方法院長。復員後于鄭州地方法院院長任內退休,卜居開封。君幼隨寄蘋先生于任所。民國七年秋,自寧波回武昌,入文華書院五年級,時余方肄業三年級。君喜修飾,髮型布衫必整潔;自寢室至敎室,常傾首拉風琴,陶然自得。七年春,君以學校代表...

  • 文章铜山县长耿继勋惨烈成仁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6期  作者:馮子固 出版时间:1964-04-25
    关键字: 铜山县 耿继勋 行状

    徐州地當南北要衝,爲京畿屛障,抗戰軍興,省府選派徐屬黨教人員,擔任各縣縣長,並令組織地方武力,從事抗戰。而奸匪蓄意叛亂,尾隨敵後,流竄徐北。幸各縣黨政一體,軍民一家,於敵匪交侵下,仍能屹立不搖,奮鬥到底,其犧牲之壯烈,實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僅就領導人而言,被戕者專員一人,縣長六人,另傳說殉職縣長一人。專員董漢槎成仁之經過,已有傳略,載本刋第十一期。茲又承馮子固先生見示徐屬各縣縣長之壯烈犧牲事蹟,頗多可歌可泣,爰再陸續披露如左:—玉麟附識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02-29
    关键字: 江蘇 銅山縣 各縣市

    铜山县(附徐州市)(沿革) 禹贡徐州之域,为大彭国之地,春秋时属宋,为彭城邑。秦置彭城县,楚覇王建都于此,谓之西楚。汉为楚国,后汉为彭城国,三国魏始移徐州来治,晋亦曰徐州彭城国,南朝宋曰徐州彭城郡,北齐置东南道行台,北周置总管府,隋废行台及郡府,复曰彭城郡,唐复置徐州治之,兼置总管府,寻罢府,复曰彭城郡。元省县入州,改为徐州路,明复曰徐州,淸升为徐州府,置铜山县为府治。以县东北四十八公里处有铜山产铜也。民国废府存县,别称锺吾,春秋时小国名也。三十四年十月

  • 文章豐銅大官道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铜山县 丰铜官道

    一从我们县城走到徐州旧府治——铜山县,依官道里程约一百五十华里。另外有两条路:一是出南关向南经宋楼李寨到黄口搭陇海路火车直达徐州。另一是搭汽车出东门,经张五楼鹿楼沛县县城,折而南,过郑集唐沟拾屯平山口到徐州。这两条三角曲折,距离都不止一百五十里,本文所说的,乃指当年的大官道。二距今五十年前,老大官道,除了步行,还有四轮太平车,也偶然有走驾辕和拉捎子的轿车大辕车,所谓坐人的东洋车尙不常见,小土车和装货的洪车子却不少,至于官道上待雇的脚驴在敬安集以南更见

  • 文章我在江蘇(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7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剿匪计划 铜山剿匪胜利 淸剿区 江北剿匪

    并未照案执行,即已获致效果。最后并以屡次饰词抗辩为由,自请处分!其时军委会已经了解情形特殊,未予置议。此攸关剿匪成败的特殊行政技术问题,实尙値得一提,然亦非其技术本身之如何高明,而「自我牺牲的精神」当时发于至诫,其妙用为无穷耳。剿匪计划,于分报军事委员会曁江苏省政府之同时,即予公布施行,系应客观事态之迫切需要,不容不断然采此权宜措施。盖其时匪于疯狂嚣张公然抗拒官兵逞之后,震于铜山剿匪胜利之余威,及淮阴大擧淸剿之决策,乃化整为零,先图自保,然后待机而动。匪首

  • 文章施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5期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施琅 神话 金豹精 铜山 八闽轶史

    施琅乃金豹精转世。安溪李文贞靖海纪事,又以施琅为虎精,大抵文人纪述,多喜附会,而谓某精某精,又类似神话矣。其实当施家属之被杀也,琅夤夜逃之所部苏茂家,捕者至,茂假一舟一剑一竖子,夜渡五通入安平,久之,降淸,授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擢水师提督,四年挂靖海将军印,疏请伐台;二十二年春大治舟师,六月十四日发铜山,会于八罩屿,遂克澎湖。乃刑牲奉币告于成功之庙曰:「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巖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夫子之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

  • 文章東山島旅遊景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1期  作者:陵人 出版时间:1995-01-15
    关键字: 东山岛 铜山古城 关帝庙 东门屿 黄道周

    只完当日精忠。字蹟劲秀,高悬座前,分灵台湾各地关圣帝君庙均相仿凿刻,以志炉香一系,奉祀尊神。每年,海内外善男信女,香客游人,前来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历六百余年不衰。铜山古城铜山古城位于东山岛铜陵鎭,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为明清时期闽海五大古石城之一。戚继光多次在此抗倭立功;明崇祯六年(公元一六三三年),古城军民两次打败荷兰舰队入侵;郑成功曾把这里作为抗清复台基地之一,东征收复台湾后,还以铜山古城为前哨,派郑经驻守。古城几经修葺城堞箭

  • 文章介紹海屬中青代青年才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孫廣超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吴育升 地方选举 主持人 官员 铜山 军人 青年才俊

    吳育昇君,灌雲縣籍,年三十六歲,是吳建華鄕長公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硏究所碩士,三民主義巡迴敎官,革命實踐硏究院講座,空中商專講師,國民黨中央助講團代表,擅長寫作、演講、辯論,屬名嘴之流,現任中國廣播公司編審,熱心話題節目主持人(新聞網),國台語都很流利,今年年底有志尋求國民黨提名參選台北市議員,如此海屬第二代優秀青年、才華橫溢,猶如錐處囊中,終必脫穎而出,凡我同鄕應予愛護與扶植,今後使其在政治舞台上能有美好的一片天空,爲同鄕增光,拭目以待。徐銅山君,沭陽...

  • 文章王公璵先生與海州同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富家子弟 省立第十一中 学习优异 铜山县 县长 保安司令 抗日战争 民政厅 隐居生活 照顾同乡 人物追思

    交界处,又靠近洪泽湖,股匪经常出入县境,治安堪虑,乃亲率保安队下鄕清剿,在半年之内,县境股匪肃清,萧县的治安奠定了,开始从事地方建设,并以民生为中心。民国二十三年江苏省政府又逢改组,陈果夫先生任省主席,改派公璵先生为铜山县县长,地属徐州外围,公璵先生即以治理丰县、萧县之经验,来治理铜山,屡建奇功,肃清烟毒,乃工作重点,结果政绩出众。民国二十五年升任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地址设在松江。是年公璵先生年方三十四岁,青年有为,按第三行政区,辖松江、上海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