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钧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钧瓷(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钧瓷由来 钧窑 钧台 古钧与均通

    壹.钧瓷名称之由来及质疑一、按朱琰陶说所载;「钧窑宋初所造,因禹州昔号钧台,钧又讹作均,相沿已久。」二、钧瓷产禹州,因禹州昔为钧州,故称均瓷。三、古钧与均通,诗曰;「鍭既钧」、「射礼左右钧」、「盂子钧是人也」皆同均义。四、明神宗名翊钧,为避帝讳而称均。五、误把湖北之均州,当作河南之钧州,后发现湖北均州不产瓷,河南钧州产瓷器。按以上诸说,除第五项外,把均解作钧,理由似均牵强。很明显是犯了不熟悉地理之弊,钧窑既系宋初所造,似不可能因阳翟有古迹钧台而称钧窑。以

  • 文章王灿藜函蒋复璁院长辨正钧瓷产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2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王灿藜 钧瓷 产地勘误

    本文系王代表灿藜函蒋复璁院长辨正禹县钧瓷产地之原函,特交本刋公布,以免误传。

  • 文章蒋复璁院长函覆王灿藜代表辨正钧瓷产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6-02-25
    关键字: 钧瓷产地 学者论辩 历史考古

    灿藜代表先生大鉴:十一月廿七日 六十四台博器字第九九五号大函敬悉,承提供本院瓷器展览说明意见,盛情甚感,按钧窑产地之神垕鎭本院系依据禹县县志所载。惟据近世调查报告在距神垕鎭十里之野猪沟(现属郏县)亦为古钧瓷重要产地之一,并于该两地发掘出来宋代物品及碎片甚多。自元以后钧瓷作风甚盛,窑场遍及于黄河以北各地,在安阳、汤阴等地,各窑址中,亦多有此类器物碎片遗存。至于扒(爬)村窑之出土物,据说以白釉与白釉黑花及绿釉等为多,纯靑釉者较少,且与修武、密县、登封等县各窑

  • 文章致敬本會榮譽理事長李秋眉女士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李秋眉 鄢陵县旅台同乡会 钧瓷

    敬献礼品系河南省禹州市钧瓷(月是故乡明)、中华文物瑰宝。文献记载始于唐朝,盛于宋代,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从此打破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首创铜红釉自然窑变艺术,造型高雅、釉色莹润、色彩缤纷,以神、妙、奇,绝异特点名冠天下,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自宋徽宗起因列为御用珍品,禁止民间收藏,素有(黄金有价、瓷无价)。当代人人皆云: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美誉,传颂天下。钧瓷堪称中国陶瓷的奇葩,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自古到今已成为中国外交

  • 文章钧瓷(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甚多,改良失败;但恢复烧制钧瓷有很大成就。据禹县县志记载;「因钧瓷烧制之法,失传已久,神垕窑匠卢天福,经曹广权告以各陶书所述之法,细心钻硏,采料配釉,久之始成。以充古瓷,射重利,其技甚秘,传其弟天恩。久之渐泄,能者日多,新钧名于世。泰西赛会,亦估善价,天福所赐也,但窑变之烧法,外人仍不得而知。」当时曹广权以所烧钧瓷较好者,呈送淸廷。现古宫博物院存有此物。曹广权去禹,城内窑址封闭,而神垕卢氏弟兄相继经营此业。民国十八年余出任禹县职业学校校长,学校原有蚕桑、织染

  • 文章钧瓷(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庚、古钧窑窑址,钧瓷之新发现余于七十一年赴美,在华盛顿博物馆阅**刋物文物,内有中共河南省博物院赵靑云,所撰之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一文,文曰:「禹县位河南中部,是钧瓷的故鄕,考古工作者,曾在这个瓷鄕进行多次的调査,发现了九十六处窑址,采集了大量标本。尤其在禹县城门内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以下简称钧台窑址。)其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均为禹县之冠。近两年来,河南文物工作者,对钧瓷窑址,进行了全面钻采和重点发掘。根据钻采材料,该窑址东西长约一千一百余米,南北宽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