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重阳节登高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熟舊時習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子和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旧时习俗 接灶 真武诞日 盂兰盆会 重阳节登高

    称谓稻生日,宜晴。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用粉或面和脂蒸之,曰重阳糕,儿童以五色纸接为条,长一二丈,粘竿首植庭户间,曰放纸条,晴则冬无雨雪,农谚云:「重阳无雨一冬晴」,良验。十三日为小重阳,宜晴,雨则伤稼。十二月初八日,以菓实姜桂煮粥,曰腊八粥。二十四日,以灯篝为灶神之座,火举焚之,曰送灶。除夕祀五路神,祭家祠,悬祖先真容,易桃符,燃守岁烛,放爆竹,千家万户,莫不如是。

  • 文章家園戀曲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大章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登高 重阳节 恋曲 夕阳

    一面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耀武扬威,状极滑稽而可笑!这一天吃的艺术点缀佳节气氛总之;这一天的快乐,给予每个孩子们以永不磨灭的记忆,——故鄕夕阳无限好!其次:「重阳节」这一天,在福州也算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不外吃、玩两个字,前头说过了玩的方面,现在再让我补述,这一天吃的艺术吧!来点缀佳节的气氛。

  • 文章重阳节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0期  作者:髯僧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 王维 饮酒

    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过着愉快的好节日,就是一些作客他鄕的游子,对于佳节来临,倍觉凄凉!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也称重九节,是采用九月九日二个「九」字重叠。这一天,一般俗例,市民红男绿女,扶老携幼,登上高山远足旅行,或是游览名胜风景,所谓「重九登高」。更有些雅兴的人,三五成群,携带着好酒和便菜,在山上飮酒高歌;骚人墨客,相约吟诗作赋,不一而足,各适其趣,直到夕阳西下,才走上归途。这个重九节登高飮酒俗例的来源,根据吴均续齐谐记的资料内说:「东汉汝南桓景,一向跟随

  • 文章乙酉年重阳登高乐无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2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5-08-30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 抒情 敬老

    秋高气爽好风光,你文我武名更扬,含饴弄孙天伦乐,玉桂绽放满园香。寒风习习透凉意,百岁人瑞不老仙!高歌同飮三杯酒,九月初九是重阳!少壮打拼天下闯,成家立业子孙旺,敬老尊贤老人节,登高欢畅醉一场。花开花落催人老,岁岁重九步步高!老骥伏枥志弥坚,清风邀呤白头章!

  • 文章重阳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1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 史话

    日本侵略者无地自容,狼狈不堪。最后,又把「九」字说囘到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俗称「重九」,因两九相重,故称;又因「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又称「重阳」。魏文帝曹丕《九月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因「九」字为「久」的谐音,故意味年岁长久。九九「登高会」重阳节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起源很早,宋高承的《事物纪原》云:「齐景公始为登高」,是说战国的时候已有登高活动。不过当时的登高并不固定在重九。重九登高

  • 文章健康讲座重阳登高活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9期  出版时间:2012-09-10
    关键字: 健康讲座 重阳节 登高 通知

    阖家欢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上午8时00分~下午2时00分活动地点剑南捷运站二号出口←→剑南路郑成功庙活动对象65岁以上长者暨其家属活动内容时间 内容08:00-08:20 报到08:20-08:30 健康暖身操08:30-10:30 登高健行活动10:30-10:40 休息时间10:40-11:00 长官暨贵宾致词11:00-12:00 名人开讲:潘怀宗 药学博士主题:用药安全暨健康促进讲座12:00-14:00 联谊餐叙(典华餐厅)14

  • 文章(浮生小记)重九登高访冯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6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8-11-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 拜访 同乡会

    据说此间治安很好,山下路口有警卫日夜看守,禁止闲杂人等进入,当然房价也相当可观。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山居静养,再好不过。祗是出入交通甚不方便,如果自己没有车子,叫计程车也不容易。我们在冯宅停留二十分钟,即告辞下山。回程车上王理事长问我:假使山上房子免费给你来住,你要不要住?我说;我是俗人,恐没有那种清福,今日偶然来此算是重九登高吧!

  • 文章锡山登高最难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期  作者:胡爲  出版时间:1971-10-20
    关键字: 锡山登高 龙光寺 重阳节

    故鄕人士,在重九那天,都有登高之擧,笔者在家时,每逢重九,除非满城风雨,也一定要和内子及邻人相偕登高,效桓景作避灾之擧,邻人都登惠山,我和内子则登锡山,因为惠山峻峭,爬登甚累,锡山高仅惠山之半,由斜坡走上,不甚费力。登上锡山山顶后,就在龙光寺中龙光塔下,徘徊一囘,再到寺前的定心泉畔,略坐片刻,最后去右边的石浪庵盘桓一番,然后信步下山,将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走过五里街进西门,已是万家灯火时了。锡山登高,为笔者在家时历年旧例,陷匪以后,避祸来台,转瞬已二十三

  • 文章佳節閒話——重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潘樹森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 放风筝

    风俗逐渐漫延各处,成为习俗。而且这天秋高气爽,不冷不热,也是登山赏风景的好气候。杜甫九日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淸沙白鸟飞回;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淸圣祖幸景山登高做诗「佳辰欣客赏,满泛菊花杯。」唐时江西洪州阎坐鎭在重阳节设宴于滕王阁,座中王勃才十多岁,即席为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佳句,四座称赞!各地传诵,滕王阁因此得名,为重九登高作赋争游胜地。揷茱萸—重阳节

  • 文章龍燈菊釀話重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5期  作者:陸彦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节日习俗 赛龙灯 登高 食俗

    铜山县,刘裕曾在此处会宾戯马,所以亦名「戯马台」。淸高宗南巡时,还一度登临,御制戯马台诗。可是世变沧桑,此台已湮没草莽,而我鄕的倣制品宋武台,却巍然独存,供后人凭吊。足见我鄕先贤珍视历史文物,不以其为模拟而轻忽,逈非他处所可企及。周诗对此亦因是现成的景物而借用了这个典故。再从登高来说,如果在慈谿,可登浮碧山(即浮鼈山):如果在鎭海,可登招寳山;如果在定海,则登鎭鼇山,距城都很近,风景也秀丽。全国各地在重阳节都还食糕,因「糕」与「高」同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倒也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