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宜黄 杨寿明缘自一九九六(八十五)年本人回鄕探亲时,有远房宗亲数人来我住处探望,谈及有关杨氏子孙散居各地,成家立业,但对自己来自何处,不明其详,因而兴起修宗谱之议,当时我问大陆当局政策如何?有一位曾任县政委杨国荣说:「不鼓励,不反对,不干预」三不政策。于是商议成立重修宗祠及宗谱筹备委员会,推举本人任名誉主任,舍弟杨寿庆任执行主任,下设访编、财务、印刷、行政等组织,分工办事。经费除收红丁费外,其余开支由本人赞助,历经两年时间,计参加入谱人数竟达二千八百多人
的旨意,自动自发,出钱出力。平时双方如有重大事故,均能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如民国二十四年冬(一九三五)东园宗祠重修落成,在举行盛况空前的奠安典礼之时,青屿族亲则杀猪宰羊及备办隆重的祭品,并选派专人,前往参与盛典。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发动侵华战事,金门首当其冲,就被那凶恶的魔掌伸入窃占,那时青屿部分族人为躱避日寇残暴的摧残,不得已纷分离鄕背井,扶老携幼,渡海避居东园,借住族亲住所,以资栖身,虽因生活关系,逐渐疏离自谋生计,但最后在东园
来往船舶,咸栖息于此,是以商业茂盛,亦为南北货物聚集吐纳之地,吾支定居于此,故多以渔农商为业,吾之宗祠,即为河北街巨大当舖改建而成,规模宏大,为邻近各族宗祠之冠,惜于四十年前半毁于抗日砲火,三十年前又为防洪修堤全毁,嗣后子孙星散,且多自顾衣食不暇,自无力集资修复宗祠,余流居海外,每以祖宗不血食而感悲伤,故以年耄余年,竭其全力,独资修建本祠,以传后代,愿我代代子孙,毋忘祖德流芳,及余缔造宗祠之艰苦,善为保守,聿修厥德,是以为记。第十七世孙世荃字季宽 谨识
故适时修谱,则是族中大事,更有必要矣。査以往重修宗谱,皆委由专业修谱者承编,不仅工资不赀,且多依样抄袭,未予详细核对,累积文抄,错失必多,基于实情,今特配合重建宗祠,公推由十六世孙孙德勋君担任主编,除协同核对户丁资料外,依据传统精神,参酌时流,予以诸多革新增列:「世系简单扼要图,为易査考计,加排目录页,因合实情需要,特予岁次旁注公历,并求永久纪念起见,在现存户主上方加印照像,尤予配合国家节育政策,凡独生女者,则视同男丁继承,益增生生不息,繁延后嗣,乃为一大
虽年代久远,幸存文公墓址犹存,仲超为光大始祖德泽,乃出资重修,期能庄严宏伟。复鉴于我族历经战乱。谱牒待修,因宗祠早无遗迹,乃独资建一钢筋水泥之宗庙,前为二层,后为大礼堂,因当时地方当局尚未开放宗祠重建,乃名之为祖母纪念堂,修谱印刷费用,亦悉由仲超负担。盖国非史,不足以见治丕之要,县非志,不足以显钟毓之奇,族非谱,不足以明流脉之源。孔子有云:「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民以慈睦,则民贵有亲,教民以敬长,则民贵用命,敬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8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