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板桥与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高學江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满山青竹 童年记忆 耸峰山 岁寒三友 郑板桥 咏竹名句

    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山庄内现有休闲场所2幢,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有可观赏的珍禽兽类,名贵花木,也有可食用的绿色菜果之类,是游客融入自然,休闲观光,恢复体能,陶治情操的最佳自然环境,更是娱乐理想之处。自古以来,松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许多诗人喜好将「三友」中的「」写入诗内。宋代才子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无肉令人瘦,无使人俗」。著名「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不仅擅长画,在生活中还以自喻。他曾在《》的诗中写道:『一节复一节,千枝

  • 文章「咏」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5期  作者:劉光弼 出版时间:1982-05-06
    关键字: 咏竹歌 板桥三绝 郑板桥 水墨竹画

    梁氏姊妺从素描入门,继临马寿华先辈之苍劲,摹叶公超大使之潇洒,倣陈丹诚名家之气势,终从姚江袁天一大师之神韵。每周例假,春秋年节,恒去故宫观摩文同、梅道人、柯九思、夏仲昭、郑板桥等历代先贤神品,坐对竟日,不知飮食。二十年来出门唯观、临,返室唯读、写。身为丈夫者,每不知究竟谁为一家之主;是人还是。卷帙堆积满室,几无处不皆是!久而久之,竟也受所感染,但见其可喜,而不嫌其厌烦。两年前,内子因更换心脏瓣膜,而停笔不写。只观而不临,读而不写;但为同仁怂恿

  • 文章郑板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0期  作者:宋念祖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郑板桥 扬州人 范县知县 善画兰 多才多艺

    谈到郑板桥,不禁使人想到他那种飘逸潇洒,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气质。他的一生,正是代表着许多中国文学家的同样命运。关于板桥的轶事流传的很多,至今仍为人所传诵着,我们且从头来介绍这位淸代最杰出的,大艺术家和大作家吧!郑板桥,本名爕,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他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卒,享任七十三,在历代诸作家中,他应算是一位高寿的了。他是扬州人,出身农耕之家,板桥四岁时,母亲便殁了,乃由乳母养育他。他的乳母费氏对他爱护备至,唯因后年闹了饥荒,生活

  • 文章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黃成彥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郑板桥 诗书画 画竹 笔墨风格 “板桥体”

    清,张维屏在其「松轩随笔」中曾有「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郑板桥长于画梅、兰、、菊,松,石,其中最常画,画得最出色的是水墨兰子枝叶碧绿,姿致挺拔,寒暑不凋;兰草茎叶修长,柔韧舒展,生于山野而幽香四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兰与梅菊,称为「四君子」。借以自喻或颂美人格的高洁。郑板桥画兰,上承古人遗意,又扩展了以笔墨抒情遣兴,自赏自娱的传统,把画,赏与他对社稷民生的思情联系在一起,赋于作品更广

  • 文章秆挺直傲铮骨 溪水甘甜源自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5期  作者:汪漩 出版时间:2013-05-10
    关键字: 郑板桥 《登走马岗访钱肃王遗迹》 竹溪 《晓起望诸峰积雪》

    的高洁骨气。刘禹锡:「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李贺:「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清·郑板桥:「春雷一夜打新篁,解蘀抽梢万尺长。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青影照襌床。」「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痩,秋风江上作渔竿。」「衙宅卧听萧萧,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