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避讳字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及其整理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胡嘏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体例纲目 文献内容 避讳

    既方便了一般读者的阅读,也能予学人以启发。当然,倘若不揣吹求,整理本在某些方面也稍有缺憾。如旧志难免存在的一些刻误、本误,整理本可在注释中订正;旧志较多的避讳字(如避孔丘讳改「丘」为「邱」),可考虑回改,校对及版式上间有的疏忽与不统一,本可避免;另外,作为大部头的旧志整理本,还应该有整理体例或细则的具体说明。不过,瑕不掩瑜,《嘉庆志》整理本确为目前所见最完善的版本,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 文章浅谈避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避讳 文字避讳 历史例证 姓名 客家文化

    讳」,已死尊长之名号,或把事情隐蔽不宣布,「避讳」也就是因忌而避之为讳名,对尊长的名字避而不称;讳言,忌讳不谈,为不吉利的话等等。从族谱、家礼中可知,历代都有诸多避讳之原则。避讳就是对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称呼和书写。而用其他方式方法代替。历史上避讳的习俗悠久,早在西周朝时,就有两名不避讳之说,即官名和人名都和皇帝名字相同的,只避讳则可。秦汉时代,避讳规约渐趋完善。秦始王出生「正月」,改称为「征月」或「端月」。这是秦朝国讳做一项规约。西汉司马迁著《史记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