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通俗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诗歌 通俗 璞玉 诗坛

    中兴诗歌研究社丙子四十八次雅集讨论「新旧诗歌合流」建言旧诗酝藉如璞玉。白傅当年已通俗。新诗自有新气局。屹立诗坛非碌碌。冀将新旧破约束。拳拳斯旨意何笃。途径由来不相属。强使交融亦太酷。纵然勉可遂其欲。须防适履翻削足。旧诗式微难为续。新诗蓬勃升东旭。莫予新旧以荼毒。任其自然无桎梏。殊途同归要远瞩。愿勿相非且相勗。

  • 文章豫剧通俗精致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5-04-30
    关键字: 豫剧 文艺评论 通俗精致化

    现在国军文艺中心正在上演河南梆子,由飞马豫剧队演出,这是一支在台北颇得人缘的艺工劲旅。演员个个都敬业乐群,并有尊重观众的好习惯—在台下是彬彬有礼,上了台更是全力以赴,务期把剧艺发挥到尽致—这固然是深受大众欢迎的原因;而河南梆子本身的通俗、易懂,与眞实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也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先说它的通俗,它可以通俗到不必看幻灯字幕,就能使大家听得懂台上演员的唱词。尤其是有些重句的唱法,很别致;这也许是原属民间的地方戏,当年为野台式的演出,场面大,惟恐远处

  • 文章福州最通俗的讲书场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作者:光聲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通俗 读书 《封神榜》 塔巷

    的分别一下,就是福州讲评话的,排的是直桌,桌上还要排上两盘的点心或水果。讲书的不同,它桌子是横排的,俗谓之「横案」,好像是比讲评者话者高一层。讲评话多数是流动性的,一遇到人家有喜庆的多应邀前往说书,所说的多是忠、孝、节烈的民间通俗警世小说。但讲书场即不同了,它是固定性的,它借用破庙寺,或附设在澡堂里排着几张籐椅子,因陋就简,根本谈不上什么设备,人们除非是有闲阶级者,很少去那里光顾他们,听书的坐位分做两等,一等坐位按目前币値计算不超出新台币三元,二等坐位不超出

  • 文章新创通俗诗歌二首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孔祥禎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乡情 两岸和平 通俗诗歌

    源遠流長云云家鄉客 烽火訴離情寶島長落腳 數代未回城母語藏高閣 祖輩葬山陵長樂勤招手 毋忘硬精神雙贏創富小時華城是我家 亂世離鄉未忘她雖然久戀新興地 亦思故園舊時花兩岸交流全民好 雙方創富子孫誇和平共處千載福 兄弟聯心年年發

  • 文章劉墉與俺是一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劉永銓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刘墉 通俗小说 刘氏族谱 迁移路线

    离故乡前几年,每逢冬天晩上,闲暇无事,为应老先生老太太要求,在孟宪荣家唸一些民间通俗小说给他们听。如彭公案、施公案、三省庄、济公传、刘公传等。有十字韵、七字韵,也有唸白的,唸到刘公案时,就有人说,刘公与咱是一家。来台后,为修刘氏在台续谱,在前第八、九、十次谱中,二世得源公栏内,注明「生贵、福江、清四子,福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勤王北上(似指靖难之变),住山东诸城之逄哥庄另有支谱(按系刘统勋所创修之家谱)存诸城」。永冰哥在世时,也曾提到

  • 文章通俗文学)宁波挖花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陳舟輯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通俗文学 宁波 挖花调 天牌 地牌

    天牌一、折開烏雲見晴天,蔣委員長有主意,長期抵抗打下去,八年汗血得勝利。(抗日)二、一天一天叫煩關,自從抗戰八一三,上海逃出單布衫,如今落泊做行販。(上海俗話)三、姜維把守天水關,趙雲年高多老邁,假差魏延去抄關,孔明六出到祈山。(三國)四、天子路過雙龍山,不知何人叫造反,只見旗打三邊關,害得唐家滿門斬。(倭袍)地牌一、地牌摸起兩頭光,東洋矮子打列港,一九四師來抵抗,小港房子都煤光。(抗日)二、地方疏生被人欺,鬪鷄場中遇俠義,問兄家住何地方,原來襄陽刁半天...

  • 文章闲话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顧振民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地方性谚语 教育谚语 通俗流行语

    整个中国,都有各种地方性谚语,谚语大多是属于补敎育不足,将文人格言改换通俗语流行于地方,仔细按语推考,其含意包罗万象,有社会敎育性的,也有家庭敎育性的,所以对地方民族性格,影响很深,姑且将吾故鄕部份谚语,据数则写出来大家推讨,不无趣味也。玆为时代进步,政治变迁,部份谚语,变益为害,大有修正之必要,如「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宁可独偸一只鸡,不要合偸一只牛,一个和尙挑水喝,二个和尙扛水喝,三个和尙水也没有喝,先得先着实,(乃是嘱人自私抢先利己)痴子望天坍

  • 文章蔡东藩与通俗史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李磊明 出版时间:1997-12-10
    关键字: 蔡东藩 通俗史学 启迪民众 振兴中华

    按传统标准划分,中国史学有正史、野史、稗史之分,而实际上还有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民众乐于接受的通俗史学。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从史学的发生学角度就可以得到确切证实。人类自有生以来,先民传授社会生活和生存鬪争经验,均是通过讲史的方式进行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硏究法》一书中对此作过简明准确的论述:「最初之史乌乎起。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属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长老,每当游猎鬪战之隙暇或値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姪,三三五五围炉籍草,以谈己身或先代所经

  • 文章历代通俗演义作者——蔡东藩的文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0期  作者:徐承煦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蔡东藩 《历代通俗演义》 小说主旨 四自写作方法 品格抱负

    蔡东藩浙江萧山临浦人,民国年代创作通俗演义小说作家,生于淸光緖丁丑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卒于民国乙酉年农历正月廿一日。他十四岁考中秀才,三十四岁以参加优贡朝考名列一等;心态淡泊,终身不仕。他一生淸贫,没有积蓄,没有置私产。毕生精力化在敎书著书;留给后人的是一部五〇〇多万字的历代通俗演义,有一〇四〇囘。内容阐述了从秦始皇到民国九年来的有根有据的治乱兴衰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荣辱起伏,以及人世间可悲可喜可泣可歌的形形色色。蔡东藩写这部演义体的历史小说的主旨,在唤醒

  • 文章記伍博純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1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9-05-10
    关键字: 伍博纯 社敎事业 最先倡导者 赴日考察 中华通俗敎育会

    在离开临时政府敎育部之后,便下一决心,从此绝意仕进,愿以毕生精力从事社敎工作。在中国敎育史上,淸末有过一种「简易学塾」之设立,这可以称作社会敎育之导源。但当时还没有社会敎育这一个名词。自从民元(一九一二)先叔起来组织了一个「中华全国通俗敎育硏究会」,这才是社敎事业之正式发轫。这一个会成立于上海。会址设省敎育会。其时国内名流学者之加入该会者凡三百余人。如刻在台湾之于右任院长,与已故之宋敎仁、张謇、蔡元培、马相伯、林森、张继、熊希龄、张伯苓、居正、吴稚晖诸氏,均曾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