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选址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廣西省會的遷徙說到將來省會設置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嚴光亞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省会城市 选址研究 因素考究

    南屛山外,风景优美。2柳州距桂林、南宁、梧州三大城市,远近相差不多。其次郁林、钟、贺、三江、兴、全、河池、南丹、龙津、百色等县,相去亦在伯仲之间,以柳州位置,在本省境内可算得甚为适中、理想之地位。因此上列各县市居民如须要到省会洽公或省府方面要到各县去了解民情及政务,均可利用水道、公路、或铁路直达目的地,甚为方便;至居于西北边远各县民众,因交通欠佳,有部分如田西、乐业、凌云、鎭边、东兰等县民到省洽公,稍感不便,但仍可利用田河公路(由田州至河池)到达河池转黔桂

  • 文章籌建無錫會館蒭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7期  作者:劉公正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无锡会馆 同乡会 筹款 选址 构想

    海內外同鄕歷年來期望籌建之無錫會館,已於今春會員大會通過定案,此一意義深長偉大建設性之善舉,正由理監事會審愼策劃辦理,西德愛國僑領丁文龍鄕長,首先捐款響應,意在抛磚引玉,早底於成,但以茲事體大,究應如何竟其全功,謹將可行性之原則粗見,試提蒭議,尙祈各同鄕惠賜高見,俾可集思廣益,以供會方參考!一、預定目標:爲建立千秋基業,一勞永逸,以後一切公益善舉,均可自給自足,不再向海內外同鄕樂捐,假定購地三百坪,建築十二層樓,招商合建,會方供給土地,廠商出資建造,按照...

  • 文章公墓用地 確實難覓 看定兩處 又有變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公墓用地 选址 保长坑 价格

    無錫公墓用地,由丁仲涵鄕長等,不辭勞瘁,經過年餘之尋訪,看過山地近百處之多,始於上月看得兩處合適之地,一在三峽附近,一在新店過去小格頭山區,詎前者地主不願賣作公墓,後者經復勘與地主在第一次原指看之位置不符,地主雖願意跌價,但土地大半在公路下坡,不適於用,只得作爲罷論,現在尙有一處,亦由丁鄕長等看定,地點在五堵保長坑,距離臺北十八公里,乘公路車至保長坑站下車後,彎入山區約三公里石子路,可通大卡車,卽抵現場,山地全部八甲有餘,索價五十五萬元,位於路之上坡,地...

  • 文章辜夫人説:『我愛福州』,言行一致福州洋嶼臺泥碼頭啟用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5期  出版时间:2005-06-30
    关键字: 海峡都市报 台泥洋屿码头 选址原因 辜振甫

    海峡都市报5月26日报导:昨日上午,福州市口岸办组织有关部门,通过了台泥水泥有限公司2万吨级配套专用码头的验收,从昨日开始,台泥洋屿码头正式启用。据福州台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铭祥介绍,福州台水泥有限公司是台泥集团在大陆设立的首家独资子公司,总投资3000万美元,其中洋屿码头投资1000万美元。当初公司为何选址长乐,卢总经理说:一从地理位置考虑,码头位于长乐市洋屿村,地处闽江口工业区,距离台湾只有160多公里,且水路运输成本最低,而通过青洲大桥到福州市

  • 文章預見同鄉會將有會所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作者:龔祖遂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沟通中心 探亲证明 私宅公用 急需购置 会所选址 劝募基金

    我們海門人祖先大都在洪楊之亂時,由江南(句容一帶)移民。使用同一方言,具相同習俗。當初大都落脚崇明,而後北移江左,終以海門為故鄉。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後,本籍海門的鄉友,因任職軍、公、敎等來台者不少,民國卅七、八年間避赤禍轉輾來台者更多。在台定居四十年後,由於第二代第三代海門人的成長,鄉友人數約達二千人。但因婚嫁、求學、就業的環境變化,及老、青年的消長,鄉誼觀念似有逐漸淡薄之趨勢。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回歸故鄉探親者仍屬少數年長者的鄉友。復由於海峽兩岸經分...

  • 文章舟山最早的一家醫院——公立存濟醫院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6期  作者:蔡勇 出版时间:1992-06-15
    关键字: 乡情 舟山 公立存济医院 选址 简介 意义

    清朝末年至民國初期,由國人創辦的浙東最早的四家醫院乃是慈溪的保黎醫院(創辦於清宣統二年)、寧波的普仁醫院(創辦於清宣統三年)、鄞縣的公立醫院(創辦於民國二年),以及沈家門的公立存濟醫院(創辦於民國六年)。存濟醫院——作爲舟山最早的一家醫院爲何建在沈家門鎭呢?眾所周知,沈家門鎭歷來爲水路交通要口,漁商匯集,人員集中且繁雜;再說沈家門地處海島,民鮮蓋藏,一遇疫病來侵,輒徬徨無計,故歷史上均有不少醫家尋病而來,施診而至。相傳秦朝時有琅玡鄕(今山東膠南縣)人安期...

  • 文章西高穴大墓是否為曹操墓?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牛潤珍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选址朝向 墓葬类型 墓葬特征 高陵 曹操

    摘要 曹操高陵在魏晋邺城西偏南、西门豹祠之西,距邺城与西门豹祠分别为三十里和十五里。高陵座西朝东,西枕天城山,面朝邺城,陵墓选址、建造、规制都由曹操确定,是一座带有袝葬墓的合葬墓,不仅葬有曹操,还有武宣皇后卞氏。西高穴大墓在地望、方位、朝向上与曹操高陵基本一致,墓葬类型亦大体相仿,其左下并列有一大墓,似为卞氏之墓。西高穴大墓后室葬有两具女性骨骼,似是曹操先前的两位夫人丁氏、刘氏。地望、方位、朝向与墓葬类型基本相符,两具女性骨骼也能在文献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 文章從化縣立塘肚鄕小學建校經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塘肚乡小学 建校选址 化解矛盾 建校经过 从化县

    自七七蘆溝橋槍聲一響,揭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日敵挾其優勢的海陸空軍,以百萬之衆,入侵我國,在兩、三年間,已佔領我國沿海地區之通都大邑,如天津、北平、南京、上海、福州、廣州、相繼失陷。幸得民國廿八、九年間,有薛岳將軍指揮之下的九戰區長沙大捷、余漢謀將軍指揮之下的七戰區,有兩次粤北大捷,才阻止了日敵的西進。在廣州方面之敵,龜縮在神崗太平場間,不敢妄動(從化境內)。我七戰區憑藉英翁線山岳地帶(英德——翁源間),重重設防,深築工事以資防守,整個戰線以良口、橫...

  • 文章梅香堂建設紀要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梅香堂 纪念堂建设 开禄敬德楼 选址建造 贡献家乡

    築好「鄕情橋」,又建「紀念堂」。一九九六年春,接海外叔父蔣禩炆先生來信,擬在村中爲我們的祖父母建一棟「紀念堂」,大廳兼供村內鄕親們開會、辦喜慶宴客之用。並寄來同鄕唐景田老先生爲他父母建的「開祿敬德樓」的外觀圖樣,要我們兄弟籌劃辦理。由於唐老先生的「開祿敬德樓」只有外觀圖樣,沒有平面圖和結構圖,我們五兄弟和大侄,決定去台盤巿參觀「開祿敬德樓」建築的實況。四月中旬,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我和內子王海靜、大弟正生、五弟武生及大侄發元等五人(大哥年老體弱、四弟...

  • 文章嶺南客家文化風情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林源昌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风情村 文化建设 岭南文化 设计思想 建筑简介 选址

    文化体系,岭南文化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分支,既是三足鼎立,又是三维一体,共存、共享、共荣。客家人处处为客,四海为家,是独行侠人。一、设计思想遵循「民族才是世界的」思想,将岭南客家文化传统永久继承和保存下来,并按客家的传统习惯继续发扬光大,建造客家建筑博览园山环水抱理想家居地,使特色民居今人叫绝,客家风情万世风流。将岭南和泛珠三角客家文化溶汇、浓缩在一起,使之万古长青。二、选址山青水秀、有山有水、青出绿水、有山坡、有田地、有鱼塘;在广州市属区、市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