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送年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难忘儿时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1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过年 跪拜 天官赐福图 祭祖

    放著一对烛台和一只香炉,桌下地上是拜凳,上铺厚厚的拜垫。这就是所谓送年或谢。我家人少,自父亲病故,男的就剩下我一个,跪拜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身上。从上第一道荤菜起,就开始跪拜,一直延续到午夜,把旧和祖先一起送走。这中间,每次跪拜,焚一炷香,叩三个头。母亲则在旁边低声祝告,请列祖列宗保估我这根独苗早日长大成材。除夕的送年相当累人,腰酸背疼,自不必说,特别是熬到半夜,眼皮打架,直想睡。也顾不得守岁什么了。不过,毕竟还是乐多于苦。首先是祭祖时的庄严肃穆气氛

  • 文章故乡过三部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6-02-01
    关键字: 过年习俗 风土乡俗 思念故乡 腌菜 做年糕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五十五国历新甫临,乙已岁农历关又届。回忆昔日旧宁波府属各县,稍为寛裕的家庭,在农历腊月中,例须演奏:醃菜、做糕、送年三部曲。然后等待「爆竹一声除旧腊,桃符万户更新春」之来临。醃菜(制咸菜) 每一家庭,至少在百斤以上,因为咸菜乃家家户户常必备之副食。醃制方法,先将靑菜洗净,阴处晾乾,放入缸中,一层菜,加上一层适量的食盐,双足力踏。加一层,踏一次,越紧越好,将来制成咸菜之好坏,全凭足力到家与否而分别。最后上覆巨石,以免松动

  • 文章扬州过新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掸尘 除夕 财神 上灯

    神庙就在我家住宅的同一条街上。淸晨起即有鱼贩大尾的话鲫鱼来,称之为「大元宝」。还有财神的将泥制的财神小座像沿门托叫做「财神」。到财神庙烧香的,由早到晚,肩摩踵接。初七日是眼光菩萨的诞辰。我们家里早上吃油煎糯米饭,说可以终不患眼疾。正月十三日是上灯的节日。扬州的灯市在桥大街,在上灯的前数日,即有灯贩将各种花灯布满了大街的两侧,花灯的分类是够复杂的。我们小的时候,最常玩的是走兽类的灯,如兔灯、狮子灯、马灯……等,那是最粗的一种。另外精细的有飞禽的挂灯

  • 文章热河人的一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4期  作者:王化通  出版时间:1971-01-31
    关键字: 家乡习俗 新年 守岁 拜年 家堂

    —守岁—大初一—拜—招待拜人—玩法—老人家拜—妇女拜家堂—破五—剪春—拜新—会茶—打春—尝解—办热閙—赛灯—閙元宵—打灯虎—散路灯—放燄火—跑黄河阵—吃巧妙饭—摸纸牌—上工酒—撤供—开市—出车—观音菩萨生月—扫墓—说书—天仓节—二月二—系五色丝与串龙尾—学生上学—开犂与动土—种地—三月三—望靑与跑靑—捞地与开苗—拔苗—春社酒—拴娃娃—跳墙—放风筝—编草帽—不倒翁与泥人—作酱—四月十八—午睡与贴晌饭—五月单五—扎叠胡卢—缝老虎枕与

  • 文章家鄕的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1-02-15
    关键字: 丹阳 年景 春节 拜年

    正月初一淸晨五点钟,大家便要起来,由小辈向长辈拜,然后恭送天地,的时候,除放爆竹外,家里备有锣鼓的,还要打锣打鼓,以表示热烈的敬意,凡是居在鄕村的妇女,还要到邻右各家去拜,和做节(向祖先叩拜)。拜做完了,再囘家吃早饭,吃的是圆子,以讨圆满的谶语。上午九时左右,城市的商店,便派伙友学徒或子侄,分持家长或店东名帖或名片,到各亲友或有往来的商店投送,因为岁首这天,大家都关着门,所以只将名帖名片由门缝或信箱投入,并不照面。而名帖或名片一律都用红色,写的或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