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进士考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清湘籍历科进士名籍纂录(上)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明清时期 湘籍进士 人名辑录 科举取士 进士考试

    缙绅虽位极人臣,非进士出身者终不为美。淸季国事日非,务新者急于求变,遂将一切祸乱,归罪于厉行千余年之科擧,谓为败坏人才。愚以为科擧最大贡献,在确立考试用人制度,实已具备公正公平公开三大原则。士子无论贫富,若身家淸白,均可怀牒自进,所谓:「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专制政治之下,而有此民主措施,岂不难能可贵?至其试法之内容与技术,未能与时俱进,可议之处,诚为不少。然法可变而制不可废。谓为败坏人才,语亦近诬。宋欧阳修早于新唐书选擧志中有云: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

  • 文章文天祥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周承忠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文天祥 人物传略 进士考试 爱国就义 爱国诗词

    編者按:作者現任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館長

  • 文章江苏的考试(续十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68-05-31
    关键字: 江蘇 考試 進士

    分部,中书到内阁,即用知县给凭赴省,其名次最后的则以知县归班候选。此外国家为储训大用的人才起见,对于翰林进入翰林院之后,掌院学士例须分派教习,教以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月有考课,不容荒疏,并且还有皇上不定期的「大考」。凡属考列一等的,即可超三级外用;考列二等的,亦可连升三级任用。每届鄕试或会试的年头,还有「试差考试」,录取者按期简放主考、学政,更可以迳放巡抚。可见进士翰林这一般,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因之许多政治家、学问家,都是从翰林里出来的,这

  • 文章淸代的广西武举与武进士(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清代 武举考试 桂籍武进士名单 武科的废止

    三淸代的桂籍武进士武鄕试中式的武举,例须参加于丑辰未戌年举行的正科或特别举行的恩科武会试,无故越过三科不赴会试者,令由学政查明,小则戒饬,大则咨革。期届会试的一年,各省于四月以后,八月十五日以前,发给武举文批盘费,限于九月初五日以前赴兵部投文查验,逾期不准会试。武会试设满汉提调官各一员,知武举官一员,外场考试官四员、监试御史四员,内场正副考试官二员,同考官四员、另收掌试卷、受卷、弥封、印卷、监门、巡绰、搜检、供给官等各若干员,都由兵部于事先照例开列

  • 文章清代考试制度概述

    来源期刊:《鄉音》 第11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考试制度 秀才 举人 进士

    淸代科擧制度,大致是由童生考秀才,由秀才贡监考擧人,由擧人考进士三个阶段。秀才考试方法分为三级:一为「县考」,计考四场或五场;二为「府考」;三为「院考」,分为「科考」、「岁考」两种,都是童生考秀才的阶段。县考是由知县主持,凡县属考生,名为童生,须具备三种保结:①由当地鄕约地保具备保结;②由邻居各具保结,证明该生身家淸白,并非娼优隶卒的子孙,亦无冒报籍贯和冒名顶替的情事;③由考生自书亲供,塡写祖宗三代姓名,并另请廪生一人作保,名曰「认保」;更为防范认保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