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运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孫大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孙绣章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运盐

    满」,「樽中酒不空」!但他除不时添购新式鎗支外,并救济外来「抗风」之三山五岳绿林朋友,自己却未添置丝毫产业。所谓:「好景不常」,在民国九年春天,孙大爷又运盐十多船,浩浩荡荡,由堆沟开出,至九队附近,不意被盐务署新来缉私营吴排长遇着,勒令将盐包卸下,吴本欲分一杯羹,而孙大爷数年来,从未遭到阻挠,今忽遇此局面,更因面子关系,不肯让步!假如吴排长,好好向孙情商,定可达成愿望。吴见交涉不成,恼羞成怒,命令士兵开火,此时活射手孙三爷擧鎗将吴射死,并又射杀士兵

  • 文章五分巡道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成绵道 滇黔官运盐 通省巡警道衙门 建昌道 永宁道

    淸代成绵道即川西道,驻省城,故又称首道,系冲繁难三字要缺(淸时以冲繁疲难四字,定道府厅州县之等级)。辖:成都、龙安两府;松潘、理番、懋功三直隶厅,绵州,茂州两直隶州;兼管都江堰水利。盖成都等级数十州县之田,悉恃内江之水以资灌漑,关系民食至重。每年春季栽秧前,成绵道必亲赴灌县,监视开堰,以受内江之水之各州县需水多寡,酌定拔去马又之数。少则拔一二马又,多或拔至三四马又。成绵道每县养廉银二千两,滇黔官运盐局拨给公费银一万二千两,此外规费为数无多。光绪三十四

  • 文章沧桑运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吳成芳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盐仓古城 运盐 历史资料 文化遗产 名胜古迹

    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时,与几位友人驱车百多里,从市区去赣榆县海头的盐仓古城。这里曾有一条傍城绕过久已湮灭的中国最早的东部沿海运盐河—游水,后来唐朝在其源头淮水又疏浚、开挖径直入海,至今奔腾流淌的新运盐河。今去寻觅历经沧桑的那条河,令人遐想连连,它见证了逝去岁月的诸多往事啊!●因盐兴水游水这条天然形成的河,它从几百公里外的上游漫过大地、漫过河流、漫过湖泊,向下湖漫游至靠海的盐仓附近入海,古人称作游水。从春秋到隋唐,这条黄金水道,既使南北经济得以交流,也让

  • 文章五州縣三拆龍溝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趙小齋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运盐 拦河坝 维持航运 民商纠纷 水灾

    这是淸朝光緖末年的事。海州有一条人工河,是专为运盐而开辟的,叫作运盐河简称盐河,下游从海州城东甲子河起,向南经板浦、大伊山、张店、龙沟、新安鎭到涟水县城西大关折向西南,一直到淮阴城北西坝为止(当年西坝是海州盐的集散地),全程大约有相近三百华里。这条河的上游河头,在早是在西坝以南穿过黄河,通连运河。淸朝咸丰六年黄河回老家(改道),黄河心淤高同运河隔绝,盐河上游就没有水进来,成为秃头河了,祗凭着南北六塘,前沐河以及其他几条小河的水宣泄到盐河里,维持盐的运输

  • 文章從韓江到汀江·長汀崇祀「蛇」探源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白廊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韩江下游 蛇王滩 灵蛇山 蛇王石炉 运盐疍民 疍民崇蛇 上岸定居 经济文化交流

    边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即蛇王崇拜与水边居住的居民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水边居民是何族群呢?古代汀州的食盐供应原先来自福州,即先从福州溯流到南剑州(今南平),再转陆运到汀州。由于路途遥远,陆运艰难,关卡繁多,耗时费力,盐价也因而昻贵,民甚苦之。因此,汀州及相邻的虔州(今赣州)人民往往成群结队到广南盗贩私盐。南宋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〇年),宋慈出任长汀县令,他经过调査硏究,发现从潮州运盐较方便,便征得郡守李华的支持,决定停止从福州运盐,改道汀江、韩江、从潮州运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