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葬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懷古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2期  作者:徐金土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返乡祭祖 迁葬 纪念园 追悼

    被迫要全数迁移,然当时已是无山地可作安葬,且法令亦已禁葬。惟有将祖先遗骸集放瓦缸暂厝。同时一方面得设法另觅山地建造小屋,作为集中安放祖骸,以避免惨遭风吹雨打日晒之苦,自当是为上策。三、建纪念园安奉祖灵个人自八〇年返乡祭祖行回到台湾后,次年即获忠武堂弟告知:我家祖坟为配合更新,地方要建设,故急需要全部迁葬等情。于此我立即委托忠弟全权处理。记得忠弟在雇工挖墓穴时,惟吾叔坟墓是单穴,其他皆是双穴。为此忠弟还有疑问查询,我即相告是吾叔坟墓。感叹的是吾叔未婚作古,又想

  • 文章无锡公墓迁葬办法将修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2期  出版时间:1999-02-20
    关键字: 无锡公墓 迁葬办法 宋今人

    本刊讯】已故宋今人乡长原安葬在无锡公墓,现其后人拟予迁葬,洽询迁葬后所留墓地之使用权问题。因过去尚无类此案例,拟先请公墓管理委员会赵进元、吴季贤两位乡长就本会公墓管理之规定,硏议处理办法,提报理事会通过后告知宋乡长之后人。另无锡公墓部分未使用之寿穴或墓地,拟请公墓管理委员会酌予整理以求公墓整体景观之统一及美化。 ⊙

  • 文章万载明代贵州左布政使易节及其身后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易节 任职经历 勤政爱民 迁葬祖山

    一四一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病逝,依其夫官品受封为宜人(明时,其母或妻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五品封宜人)。续配何氏,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八月初八日巳时生,明正统十二年(一四四七年)四月初一丑时殁,被诰封宜人。易节有二子,一为易绍,一为易缨。一九五〇年,万载县规划在坞溪关狮形山一带建万人体育场,易节坟地列入建设圈内,区政府通知易氏后裔限期迁葬。当时,易氏文信祠首士、益民书店的易颐寿召集族人商议,由易炳庚请来鹅峰严坑村的易珠妹等十二人负责迁葬事宜,棺内金银等物入为

  • 文章讀陽明先生之瘞旅文「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瘗旅文》 去台老兵 遗产继承 迁葬骨灰 申请流程

    讀明代(明孝宗及武宗年代)教、哲、文學家的王守仁(陽明)先生的瘞旅文,其意在先生被貶,任貴州龍場驛時,有來自京城掌文書收發的小官員,在赴任途經龍場驛,不日,其子及僕三人均先後客死在蜈蚣坡下,先生聞及,帶往二童子與之瘞(掩埋之意)並賦歌兩首,對該死者、子僕三人藉作安慰。大意為:為什麼祇不過是為五斗米而成了異鄉之鬼,我念及你三人皆來自中土,三骨之無依而來瘞耳!云云……我讀完過後,心中一陣悲傷,深覺該客死他鄉之三者,皆與我等于38年及39年來臺之老兵相類似,遂憶及...

  • 文章熱愛桑梓·功在國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董玉玨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王敬久 迁葬 丰县 军事事迹

    民国七十二年六月二十日王公又平灵榇自台南迁葬台北内湖,由刘安祺将军主祭,到有又公旧日袍泽多人,本县同鄕参加典礼者甚众,于是一代英雄长眠国军公墓。又公讳敬久字又平,吾丰城西南邀帝城(六区葛芭草集)人,就读于刘王楼完全小学(时校长刘叔箴先生)卒业后肄业于私立徐州中学,该校为徐州国民党先进顾子扬先生创办,后经顾先生介绍至广州黄埔军校一期攻读,同时前往者有萧县王公仲廉(字介人,现住台北)、沛县王嘉修,时人赞誉杰出军人有「山东三李,苏北三王」之谚,三王即又公、介公

  • 文章先人墓地迁葬本会拟订案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4期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无锡公墓 宋今人 墓地迁葬办法

    本刊讯】本会所属无锡公墓宋今人乡长墓,近其家属拟予迁出。因无前例,经理监事会烦请公墓管理委员会吴季贤、赵进元两位乡长研议提出具体办法提会研讨,经理监事会讨论作成如下决议,以供日后若有相同情形者参酌办理。⒈迁葬前请有关遗属(指配偶及全体直系血亲)以书面出具同意书。⒉如有乡长经与宋乡长遗属协商愿意使用此穴墓地,本会亦可予以同意。⒊如宋乡长家属于迁葬后,同意放弃使用权,则请其交回使用証明书,由本会无条件收回,如日后有鄕长向本会认购此穴墓地,本会必须说明此穴系

  • 文章探亲迁葬信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祖坟迁葬 家乡发展 两岸交流

    屈指算来,已有五年没回安阳故乡了,在此期间心中常悬念著一件事,回河南迁移祖坟。因为我家祖坟被征收后,只留数蓆大的片地,仅供先人有容身之所。如再征收,先人将无葬身之地。所以,前年汇了部分款项,在北士旺村,买了一块墓地,准备将先人葬于此处,入土为安,心里暂时安定下来,下一步就是迁葬。回家乡之前,当然要与同乡、同学打个招呼,看看是否有事传个口信,或带点什么的,这是必然的人之常情。尤其是高兄安泽,更应该前往拜访,看看是否有效劳之处。因高兄与安阳文化界交往甚广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